揭掉生命中的一個標籤
最新
06-02
孔子有一句話是:「吾道一以貫之。」
曾國藩的一是「誠」;
王陽明的一是「良知」;
孔子的一是「仁」。
幾位聖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一,認為自己的一可以推而廣之,所以開班授課,帶出自己的門徒。
有一句俗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覺得幾位聖人只是把「魚」給了我們,而沒有把「漁」的技能存留下來。
他們是如何發現自己的一呢?
我想一定是從自己的經歷中來。我們能在他們的傳記中略知一二,但終歸無法準確的掌握他們的所有內心活動和變化。
每個人的一都不同,所以聖人發現的「一」只能廣而知,但很難廣而用。
為什麼呢?我想可能有這麼幾個原因:
1、學習聖人的一,首先是希望能成為他,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怎樣學?成了每個人的難題。
2、學習聖人的一,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偶爾會在某些書中看到,一個詞的理解,在過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中的理解都是錯的。哪個是對的呢?也許更符合當下人們的需求的解釋,就是對的。所以聖人的一已經成為某種工具。
3、聖人的一,也許並非是原理,很有可能是原則。
原則是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下是適合的,但原理卻是放哪兒,哪兒都適用。
原理是活潑的,原則是固定的。
原理尊重事實,原則重要的是條件。
探索是對事實最大的尊重。
所以發現自己之路,伴隨著新鮮的探索和對原理的發現。
所以我很慶幸,我有老師和同學的陪伴,一起探索、一起發現。
TAG:燕園博思合和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