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來我們錯怪了唐玄宗,安史之亂只不過是一場完美的意外

原來我們錯怪了唐玄宗,安史之亂只不過是一場完美的意外

安史之亂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其來源於安祿山、史思明為首三大東北藩鎮的叛亂,並由於中央政府的武備鬆弛導致了嚴重後果。

但唐王朝實際上並不是對於這種顯而易見的後果沒有防備。 首先我們要從這一制度本身入手,唐中期在建立節度使制度時,其最初各節度使均是臨時設置,直到後來由於戰事頻繁,導致其改為常設。

而在之後的盛唐,運行正常的節度使制度令大唐受益匪淺,讓唐王朝的軍隊更為高效精悍,與募兵制一起保證了邊軍的強悍戰鬥力。 先前我們提過,中央政府武備鬆弛,實際上這是唐王朝自己國策的選擇。在邊境保持較大數量的精銳兵力,從而保證中原地區安全,因此削減中原軍力、節省開支、發展經濟這一系列政策鏈條便形成了。

而唐玄宗實際上並未對藩鎮放鬆警惕,天寶年間不同之後,全國藩鎮除安史三鎮外,有防禦南詔的劍南、防備吐蕃與回鶻的河西與河東,以及對付中亞的安西府,均位於邊境險地,雖軍政一體但由於地塊貧瘠,財力只能由中央供給。同時唐玄宗更是使用了制衡策略,即不讓藩鎮之中出現一家獨大局面,後人多指責唐玄宗令安史掌握了三鎮如此多的實力,殊不知當時唐玄宗也加封哥舒翰為河西、河東兩鎮節度使,並令楊國忠親領劍南節度使,而之前更是讓其義子王宗嗣掌握藩鎮中最強的河西鎮,因此如若不出意外,實際上安史之亂即使發生,其危害也不會如此之大。

同時中央軍力,也是因為一系列事件削弱許多。以前從玄甲軍、千騎、萬騎一路發展來的龍武軍,由於邊關戰事與自身的鬆懈,實力大減,而龍武軍大將軍、從平定太平公主時便跟隨唐玄宗的老臣陳玄禮,也早已垂垂老矣、不復當年之勇。這便導致安祿山在最後一次長安覲見時,看到的不再是以前強大精悍的勁旅,而是「武備鬆弛」。

而朝中唐玄宗也安排了能人鎮壓,且不說李林甫是否嫉賢妒能,他自身的才能毋庸置疑,在他坐鎮之下,唐王朝的整個體系還在正常運轉,且安祿山最懼者便是李林甫。而李林甫卻於安史之亂爆發前病逝,換上了無能的楊國忠,這便導致了安祿山的蠢蠢欲動,並且最後一次覲見時楊國忠咄咄逼人、覬覦之色溢於言表,令安祿山害怕權柄被奪,再結合之前得出的武備鬆弛的結論,最終令安祿山暴起食人,安史之亂爆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安史之亂前,唐朝的兵力怎麼樣呢?有沒有人了解過?
揭李隆基為什麼殺太平公主?罔顧骨肉親情也要賜死她緣由何在?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