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之父」眼中的未來教育
「2015年參加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的學生中,約有1200萬沒有達到基本的閱讀、數學和科學技能要求。」在5月29日全球公開出版發行的《世界智慧:如何構建21世紀的學校體系》(World Class: How to build a 21st-century school system)一書開篇中,「PISA之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克爾(Andreas Schleicher)先生提供了一組發人深思的數據。
過去10年間,儘管西方社會投入教育的經費增長接近20%,但其學生學習表現並未得到明顯改善。這令很多教育改革者沮喪。不過,這並非意味著教育就一籌莫展。
在深入研究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改革實踐後,施萊克爾發現,越南和愛沙尼亞10%的最弱勢家庭學生學業表現不亞於拉丁美洲最富有的10%家庭的學生,甚至與歐洲國家和美國學生的平均學業水平相當。同時,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薄弱學校都有成功逆襲的案例,特別是很多公認的優質教育體系都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這一切證明,教育改革是必需的,也是可以成功的。
教育制度設計要以學習者為中心
教育改革者需要告別過去那些完全站在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員的立場設計教育體系的模式,需要轉變觀念,以學習者為中心來開展有效教育變革。
「當然,任何一種變革都充滿了艱辛。」施萊克爾表示,阻力來自多方面,如果年輕人所接受的教育與現實世界的技能需求脫節,他們就不會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之中;如果員工隨時會跳槽,企業就不會重視員工的終身學習;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他們更願意優先考慮當務之急,而不是更重要的議題。比如教育,即使教育關係到整個社會未來的幸福感,也莫不如此。
「但無論如何,人類必須往前走。儘管教育改革知易行難,但世界上仍然有很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學習。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簡單複製其他國家的經驗,而是認真和客觀研究世界各國的優秀教育實踐、經驗,並深入研究各種經驗在哪種環境下能夠發揮作用。」施萊克爾說。
當前,在信息化、人工智慧、社交媒體等的衝擊下,學校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但我們仍然延續的是工業化時代學校模式,主張標準化和服從。例如,課程處於教學設計金字塔的塔尖,由政府設計完成,之後轉化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習環境,再由一個個教師負責講授。施萊克爾認為,這種教育體系和模式,明顯跟不上當前急速變化的時代步伐。特別是,這個時代的變化快到我們的教育體系無法及時回應,即使全球最優秀的教育部長,也無法同時公平地滿足幾百萬名學生、成千上萬教師和數以萬計學校的不同需求。
在施萊克爾看來,當前教育改革亟須轉換應對全球教育挑戰的態度。比如,必須激發教師和學校領導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讓他們參與設計高層次的教育政策和實踐。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百花齊放」即可,而是要求教育改革者精心設計環境,充分釋放教師和學校的才能,並為變革提供空間和相關支持。為此,教育改革者需要告別過去那些完全站在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員的立場設計教育體系的模式,轉變觀念,以學習者為中心,結合社會變革進行政策制定,並且通過積累的社會信任來開展有效教育變革。
施萊克爾認為,應對明天教育挑戰的答案,很難從今天的學校體系中找到。為此,只跟隨全球教育領導者的步伐遠遠不夠。而且,未來的教育挑戰之大,大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靠孤軍奮戰就能夠應對。因此,全球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必須形成合力以探索更好的答案。
教育要教人從容應對未來的挑戰
回首歷史,我們的學校從未像今日這樣急需培養孩子應對快速變化的能力,為未來尚未出現的工作未雨綢繆,幫助他們面對人類還無法想像的挑戰。
施萊克爾認為,教育能改變命運和社會,教育改革不只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科學。這也是PISA誕生的原因之一,通過科學研究和全球對比推動教育政策制定。
「從孔子和蘇格拉底時代,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教育的雙重目的——傳遞過去的知識和幫助年輕人應對未來的挑戰。」施萊克爾表示,今天的教育必須轉換理念,並以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為目的,因為當前的學生可以通過網路搜索獲取知識,而且知識獲取的渠道已經越來越豐富和便捷。同時,學校的角色也應轉變為幫助學生不斷演進和成長,讓他們能夠在變化的世界裡正確定位自己。其實,回首歷史,我們的學校從未像今日這樣急需培養孩子應對快速變化的能力,為未來尚未出現的工作未雨綢繆,幫助他們面對人類還無法想像的挑戰。而且,學校還肩負其他重任,如培養學生在一個彼此依存的世界中理解和欣賞不同見解和世界觀的能力,尊重彼此並有效溝通,為世界的持續繁榮和共同幸福扛起責任。
施萊克爾在《世界智慧:如何構建21世界的學校體系》中提出,通過加強認知、情感和社會堅韌度等能力的培養,教育能幫助人類、組織和體系發展下去,並應對未知的困境和挑戰。當然,這不是說知識不再重要,而是說今天教育意義上的成功,不再注重學生能重述多少知識,而在於學生如何在新環境中創造性地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因此,今天的學校教育,需要更關注包括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判斷能力等在內的思考方式培養,包括認知和使用新科技潛能的能力等在內的工作方式培養,以及包括在一個多元世界中成為一個積極且負責任公民的能力等在內的主人翁意識培養。此外,當今社會越來越複合,需要學生熟悉其他領域的知識,也要求學校在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學業成功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2015年PISA測試結果顯示,在合作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學生能通過測試。這投射出了當前教育所面臨的現實困境。畢竟,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時間都是一人一張桌子,能與同學進行合作式學習的時間有限。然而,社會的變化需要當今的學生具備社會與情感素養,而這種素養靠學生共同完成特定任務而獲得。
在施萊克爾看來,社會和情感素養包括性格方面的品質,如毅力、同理心、換位思考、專註力、道德品質、勇氣和領導力等。過去20餘年裡,他到訪過的所有精英學校,都極其重視開發學生的這些性格品質。社會和情感素養的培養,需要與傳統不同的教學方式,也需要完全不同類型的教師。它要求教學成為一種有著強烈自主性合作文化氛圍的職業。這種職業把教師變成高級知識工作者,並且把讓教師角色轉變為稱職的專業人士、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合作式學習者、創新設計師、轉型領導者和社區建設者。作為配套,學校也應朝著更重視教師職業專業性的方向變革。
「過去,是教師教學生;未來,教師和學生是合作關係,他們是知識的共同創造者。過去,不同學生被用同樣的方式教學;未來,學校體系必須進行個性化教育。過去,學校是科技孤島,科技被限制使用在教學之中,甚至學生比學校更先接受科技產品;未來,學校要充分利用科技優勢,將學習者與知識源鏈接起來。過去,政策更關注如何投入和保障教育;未來,政策應聚焦教育產出,將目光從上級行政機構那兒轉向身邊的教師、學校和教育體系。過去,政府關注教育質量控制;未來,政府更應聚焦教育質量保障。過去,公立教育勝過私立教育;未來,公立、私立應聯合起來……」施萊克爾在給未來教育「畫像」時提出,這種教育體系變革的過程中,政府不可能直接在教室里創新,但其能夠幫助構建和傳遞變革的氛圍,並為21世紀的教與學繪製藍圖。
未來教育亟須走出九大誤區
提高教育水平就要選拔學生進行拔尖培養?必須吸引頂尖人才從教?班級規模小就好?……國際測試結果表明,這些都是未來教育必須破除的認識誤區。
國際測試比如PISA,在呈現國家與國家的學校體系表現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國際社會對於當今教育的認識誤區。施萊克爾在新書中表示,目前全球存在九大教育認識誤區。
認識誤區1:「窮人家的孩子學不好是必然的,一切都是命。」這是全球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持有的觀點。然而,這一假設並不成立。2012年PISA測試結果顯示,上海10%的最弱勢家境孩子比美國和很多發達國家10%的最富裕家庭孩子數學成績更好。同時,2015年PISA測試結果顯示,愛沙尼亞、越南10%的弱勢家境孩子表現達到經合組織成員國平均水平。事實上,同樣社會和家境背景的學生在學業上的表現完全不同,並且取決於他們所在的學校或他們所學習和生活的國家。讓弱勢家庭孩子獲得學業成功關係社會公平。
認識誤區2:「移民兒童或流動兒童拖了整個國家教育的後腿。」近年來,成千上萬的移民和難民湧入歐洲,其中包括數量巨大的兒童。很多教育工作者認為,學校並沒有準備好迎接這些挑戰。然而,PISA測試結果顯示,一個國家的整體教育表現與其有移民背景的學生表現並無關係,而且即使有同樣的移民背景,學生的學業表現也可能完全不同。
認識誤區3:「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多花錢。」這是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流行的說法。但是,事實證明,教育投入多,教育產出未必更好,而且沒錢也能辦好教育,甚至辦出高水平的教育。比如,儘管投入是匈牙利的4倍,盧森堡並沒有取得更好的教育產出。其實,教育成功不在於教育投入了多少,而取決於錢是怎麼花的。
認識誤區4:「班級規模越小,教育效果越好。」這應該是目前很多國家領導者最喜歡接納的教育理念。但遺憾的是,國際上還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實班級規模越小,教育回報越大。相反,很多國家的小班級改革都是以犧牲教育領域其他經費為代價的,比如教師待遇經費,導致錢並沒有用在「刀刃」上。
認識誤區5:「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教育效果越好。」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學生用在某學科上的時間越多,就越容易在該學科上取得好成績,這也是很多主張學校應延長教學時間的政策制定者和家長所擁護的一種觀點。不過,國別對比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教學或者學習時間過長的國家,其PISA成績往往更糟糕。其實,學習效果取決於兩個因素——學習數量和學習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學習時間越長,學習效果越好,但當改進了教學質量,不用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一樣可以事半功倍。
認識誤區6:「能否實現學業成功主要在於遺傳。」很多教育心理學家提出,學生的學業成功取決於其家族先天智力遺傳,而非後天努力。其實,一些國家學校體系始終秉承並傳遞「成功是後天辛勤付出獲得,而非先天智力遺傳」的理念,而且數據顯示,那些學生相信「天道酬勤」並且付諸實踐的國家,其學生學業表現持續保持在高水準之上。
認識誤區7:「一些國家教育表現卓越,原因在於他們的文化。」文化確實能影響學生的學業表現,比如受儒學影響的國家,他們重視教育而且學生在學業上的整體表現也很優異。然而,並非所有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學生學業表現都優異。最能反駁文化決定論的,是近年來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學生學業水平的快速提升。例如,2006年至2015年,哥倫比亞、以色列、葡萄牙、卡達和羅馬尼亞等國家學生的科學表現提升顯著。這些國家並沒有改變文化,也沒有發生人口變化,更沒有改變教師,而是改革了教育政策和實踐,這充分說明了文化決定論可以「壽終正寢」了。
認識誤區8:「只有頂尖畢業生才能成為教師。」經常有人抱怨,其學生學業表現太差,原因在於他們國家進入學校成為教師的年輕人不是國家最好、最聰明的畢業生。研究發現,教師確實能積極影響學生表現。然而,一些國家,比如愛沙尼亞和韓國,他們教師算數能力非常一般,但他們的學生在PISA數學測試中表現優異。可見,影響學生學業表現的因素,不只是教師水平,而且除非政府能像芬蘭、日本一樣花大價錢招聘教師,否則他們必須努力思考如何讓教師這個職業更受社會尊重,成為吸引力更強的職業。
認識誤區9:「按照學生能力選拔學生並進行拔尖培養,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方法。」PISA的測試結果顯示,表現最優秀的教育體系,是那些為所有學生提供平等教育機會的教育體系。其他研究也表明,通過追蹤、記錄能力的方式在學校或班級里按能力將學生進行分類選拔培優,並不能達到更好的預期。過去,讓一部分學生獲得學業成功是合理的,因為那時社會對良好教育接受者數量的要求相對不多。但隨著後進學生所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成本越來越高,再採用排他式教育的學校體系,不僅不利於社會公平,還會導致教育效率低下。
尋找優質教育體系的相似之處
所有優質教育體系都把教育作為國家政策的優先選擇,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好且取得優異學業成績,招聘並留住高質量教師,保持教育政策和教育實踐的連續性和一致性,等等。
「了解成功教育體系的經驗,並不能告訴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教育體系。」施萊克爾在新書中提出,這既是國際教育對比調查的主要局限性所在,也是為何PISA只是客觀呈現和分享別的國家的教育經驗以及分析結果,而不是直接給參與調查的國家「開出藥方」的原因。
當然,對教育政策制定者而言,他們可以分析、觀察國家與國家之間在教育質量、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方面的差異,並且思考這些差異背後所折射的這些國家教育體系方面的某些特定特徵。
在相關研究方面,典型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克·塔克(Marc Tucker)。從2009年起,塔克和施萊克爾一起組建團隊,研究美國能向PISA測試表現優異和進步顯著的國家學什麼。儘管一個國家的教育表現與其特定的歷史、價值觀、優勢和挑戰密切相關,但塔克帶領的團隊揭露了所有優質教育體系驚人的許多相似之處:
——所有優質教育體系國家的領導者都讓國民堅信,通過教育投資未來是值得的。不必目光短淺和只關注眼前的回報,而是應該認識到,勞動力質量比勞動力價格更有競爭優勢。
——既高度重視優質教育,還必須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在一些國家,學生在很小時就按成績或能力進行分類拔尖教學,導致只有部分孩子最後達到世界一流標準,但如此的擇優培養模式,只會導致更深層次的社會不公。相反,像愛沙尼亞、加拿大、芬蘭和日本,家長和教師都始終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取得好成績,效果顯著。
——頂級學校體系更傾向於在不降低或影響教育標準的前提下,注重根據學生需求的差異進行不同的教學模式實踐。它們主張,普通學生也有非凡的才能,並認為應該提供個性化教育,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此外,這些頂級學校體系的教師,不只是關注學生的學業表現,還關注他們的幸福感。
——頂級學校體系在選拔和培訓教師時非常謹慎,它們改善處於瓶頸期或者困境期教師的表現,並且合理調高教師的待遇來凸顯教師的職業地位。同時,它們創造環境讓教師養成團隊協作的氛圍,並且鼓勵教師在自己的職業領域不斷進步。
——頂級學校體系樹立遠大目標,明確學生應該做什麼,並讓教師確定自己應給學生教什麼,而且頂級學校體系淡化行政束縛,並向教育專業化方向轉變。它們鼓勵教師創新,改善自己的教學表現,並且致力於通過專業化獲得更好的實踐經驗。在頂級學校體系,重點不是來自行政的要求和壓力,而是將焦點擴散到身邊的教師或學校,製造出一種合作的文化氛圍和強有力的創新網路。
——頂級學校體系在整個體系中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從而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夠享受優質教育。為此,這些有著頂級學校體系的國家吸引最優秀的校長去最具挑戰性的學校任職,並吸引最好的教師去最弱勢的班級工作。
——高水平學校體系讓教育政策和實踐在整個學校體系中連貫實施。它們確保政策在持續時間段里是連貫的,並且實踐也是持續的。
最後,對於這些啟示,施萊克爾進行了總結和延伸詮釋,即所有優質教育體系都把教育作為國家政策的優先選擇,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好且取得優異學業成績,設立並明確高教育期望值,招聘並留住高質量教師,將教師看作獨立且盡職的專業人士,充分利用教師的時間,調整對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激勵政策,培養能勝任的教育領導者,給予學校適當的自治權,學校體系內從行政化轉向專業責任制,保持教育政策和教育實踐的連續性和一致性。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02日第4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