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做過漢奸,有眾人多女人,比郭沫若還無恥

此人做過漢奸,有眾人多女人,比郭沫若還無恥

原標題:此人做過漢奸,有眾人多女人,比郭沫若還無恥


胡蘭成,原名胡積蕊,小名蕊生,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擅長寫作,後追隨汪精衛,抗日戰爭時期出任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因其為汪精衛執筆而被列為著名漢奸。如果說要給郭沫若找個伴的話,胡蘭成絕對是首選,因為他無原則,無操守,無氣節,並玩弄女性,以濫情自樂。與郭沫若相比,胡蘭成的無恥有過之而無不及!


1938年12月28日汪精衛發表支持對日妥協的電文即所謂「艷電「之後,遭到全國人民的唾罵,當日中午,被稱作「汪機關報」的《南華日報》社門前圍著數百人,叫罵著漢奸。1939年元旦下午,重慶召開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及中央監察委員會臨時聯席會,全體舉手通過永遠開除汪精衛黨籍,並撤除其一切職務。



當全國各界人士一致聲討汪精衛時,而胡蘭成卻於1939年元旦,「抗議」國民黨中執會及中央監察委員會開除汪精衛黨籍的決議。並在《我們的鄭重聲明》中為汪精衛辯護說:汪的「艷電」不過是「建議」而已;他的「建議」完全「合法」。胡蘭成於1939年至1942年在汪偽政府任職,主持《中華日報》的出版發行。


他還於1940年發表了賣國社論《戰難,和亦不易》,在中國抗戰最艱難的時期鼓吹「和雖不易但也要和」,並拋出了所謂「如何爭取主動的和」,即如何與日本侵略軍積極謀和這樣可笑又荒唐的觀點,為汪精衛的賣國行徑洗白。直到1945年日本敗局已定、投降在即時,胡蘭成仍堅持認為,日本不會失敗,甚至公開宣揚,希望日本戰勝。



1945年由胡蘭成任社長的大楚報社出版了他的《中國人的聲音》一書。書名中的「中國人」,其實就是胡蘭成自己,書中有一篇題為《日美戰勝對於中國》,寫於1945年2月21日。文中宣揚:日本戰勝比美國戰勝好。日本倘使戰勝,將會讓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解放。



當時離日本宣布投降不到半年,這樣講、這樣寫的人,已經很少了。就連周佛海也不會說「日本戰勝」這樣自欺欺人的話。胡蘭成在2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時局無法轉圜,頗致感慨。日本「勝利」後會讓中國「解放」,只是胡蘭成的自說自話。胡蘭成大節失虧,在個人感情上也是及不負責任,常濫情無情。


他一生中有過八個女人,情史不可謂不豐富。他自己則奉行「泛情主義」,對女人見一個愛一個,然而卻是一個又一個的利用加拋棄,用「始亂終棄」來形容可以說是一點都不為過。他跟原配夫人玉鳳共同生活了7年。玉鳳因肺病去世後,他掉了很多眼淚,顯得很悲傷,並說「幼年時的啼哭都已還給了母親,成年後的號泣都已還給玉鳳」。但玉鳳在世時,他「在杭州是曾經戀愛過一個女子」,即同學於君的妹妹於四小姐。



後來他有了第二個女人全慧文,看著胡蘭成把一個個女人娶回家,但她自己卻沒有名分,還為他操持家務,撫養孩子,仍把他當丈夫。不久胡蘭成又把他的第三個女人紅歌女應英娣娶回家為妾,當應英娣離開他後,他又看上了張愛玲。


後來胡蘭成與張愛玲婚後情愛甚篤,曾說平生只感激三個半人,其中一個是張愛玲:我是生平不拜人為師,要我點香也只點三炷半香。一炷香想念愛玲,是她開了我的聰明。但並沒有與張愛玲白首偕老的打算。結婚時,他已想到有朝一日會因「時局變動」而與張愛玲分手。



他寫道:是年我三十八歲,她二十三歲。我為顧到日後時局變動不致連累她,沒有舉行儀式,只寫婚書為定,婚書上面寫到: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願「現世安穩」的胡蘭成,一點也不安分。就在跟張愛玲結婚不久,他在武漢與護士周訓德確定了夫妻名分。在這之後不久就把張愛玲拋棄了,留下了了張愛玲的「我將只是萎謝了」這句絕望之語言。


抗戰勝利後,他改名張嘉儀,在浙江一帶東躲西藏,得到了一位姓斯的同學父親的姨太太范秀美的幫助,並與她結為夫妻。他承認:我在憂患驚險中,與秀美結為夫婦,不是沒有利用之意,要利用人,可見我不老實。他去日本後,很快將周訓德、范秀美丟到腦後。



先跟有夫之婦房東一枝以情人關係處了三年,後與吳四寶之妻佘愛珍結婚。他向佘愛珍求婚的方式非常奇特,他寫道:我向吳太太嘆了一氣,說道:火車經過鐵橋,我望著河水,當下竟起了自殺之意。男人追求女人說要自殺,最是可厭可笑,我自己明明覺得在裝腔,如今提起,渾身汗毛管還要豎起。」他與佘愛珍結婚後,又跟前妻應小姐頻頻往來。



後來逃到台灣時,他在自己寫的《今生今世》這本書里,替他自己畫了一幅桃花朵朵開的風流才子像,工筆描繪了七八個臨水照花的民國女子,正式的有八個,不正式的不計其數。1976年因其漢奸背景被迫離開台灣,1981年7月25日因心臟衰竭死於日本東京,結束了他這無恥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pero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在東京審判上舌戰聖母,將甲級戰犯送上絞刑架,捍衛了祖國尊嚴
這四個日本人用心不良,為分裂中國,不惜創造出「滿蒙非中國論」

TAG:Empero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