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化中醫「辨證之理與開方之法

文化中醫「辨證之理與開方之法

「文化中醫」辨證之理是一個非常龐雜的體系,為了簡而言之,這裡試圖通過一個切面對其進行略解。供大家了解。

「文化中醫」辨證之基礎:

1.「文化」體系建立完備;

2.「文化」原理於生活中被眾人認可,或者於眾人潛意識中深藏;

3.「文化」引申效果被有意識地合理運用;

前文有述,此「文化」乃人與自然關係之「道」。

於此基礎之上,梳理出一套較為系統的「文化中醫」辨證之理。具體而言,可用「物格而後知至」來解讀之。

解讀之前,先對「格物」之意做以說明。百度之,對於「格物」有多種解釋,其中以「窮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等居多。陳明生先生認為,「格物」之「格」乃「靜定」之意,即透過物的背後看到本質,這個本質不僅僅是這個事物的道理,而是更本質的「道法自然」的「道」,如同佛法所提及的「如如」,如同《黃帝內經》所提及的「一」。

舉個簡單的例子,杯子,這個物件,其物件本身是「杯子」,這是物;物的背後還有很多意義,比如,每個人看見這個物件都會第一時間名其為「杯子」,這是一種眾人的認可,潛意識;很多人看見這個物件名其為「杯子」之後,會聯想到「喝水」「水」「飲料」,這是這個物件的引申效果;有些人看見這個物件名其為「杯子」聯想到「水」之後,會繼續延伸到「容器」「包容」「涵養」等一些與人事物有關的品格與特質,這亦是更深遠的引申效果。這些引申效果雖然很廣,但仍然是有限制的,不能言其「格物」爾。

以筆者看來,若要至「格物」之境,需經歷三個階段,即「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三階。第一個階段,是「看山者」植入對物件本身的認知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看山者」拓展物件背後的引申效果階段;第三個階段,是「看山者」在了知了物件的引申效果原本存在無限可能的情況下,不再由物件向外引申,而是回歸自己內心,在特定的情景下以當下內心照見的物件含義相應之,即從內生「智」,而非從外著「相」爾。至此,方可言之「物格」而後「知至」矣。

當世之人,多處於「格物」之第二階段,即「看山不是山」。

「看山是山」者簡單、厚道,但工作生活之中難免被人評價有些「老實」「木納」;

「看山不是山」者,工作生活之中較前者圓滑、靈活,但因為其「看山不是山」而是「其認為」的某種物件或者某種意義,若「其認為」的與共事交流之人所「認為的」正好相符,一拍即合,大家歡而樂之,反之,則背而離之。歡而樂之的經歷一多起來,便促成了這「看山不是山」者在自己的認知體系里形成了一條定勢的軌跡,以「其認為」就是「事本然」,形成了一種「我執我見」;如若某一天換了一個共事交流之人,還是以這種「其認為」,卻與那新來的共事交流之人的「所認為」不相符,二人便產生了矛盾,則在這「看山不是山」者眼中,新來之人便成了「異端」,便更加決然地背而離之了。

所以,《列子》有言,「凡有貌像聲色者,皆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也?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夫得是而窮之者,焉得而正焉?彼將處乎不深之度,而藏乎無端之紀,游乎萬物之所終始。」

再看第三階段「看山是山」者,因為眼中沒有了評判,沒有了分別,如列子所言「不知樂生,不知惡死」、「不知親己,不知疏物」、「不知背逆,不知向順」,山就是山,此時,「壹其性,養其氣,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此時,方入「格物」之境,此時方是「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之景。此原理亦是文化中醫之思維模式基礎——「球型思維」的基石。

回到本文的主題,既然世人難以做到「用心若鏡」之「格物」第三階,能否借用這第三階的原理應世人當下的狀態尋找適當的解藥呢?即「文化中醫」的開方之法。

答案是「當然可以」。

文化中醫即是依此原理,用「看山不是山」者的「其認為」模式推導出其處於「格物」第二階的具體格式,再將該格式導致的身體記憶(具體體現為生活方式、表達方式、行為習慣、健康狀況等)一一梳理,幫助其了知自己身體記憶的緣由。如果其接受當前的身體記憶與身心狀態,便可以安然繼續當前的格式,如果其試圖對當前的身體記憶與身心狀態有些改變,或者說要換一種活法換一種生活方式,便可以有意識、有針對性地調整相應的格式,從而通過格式的調整,促成願望的實現。

至於調整成什麼樣的格式、如何調整,則根據「看山不是山」者的「根本需求」或者「本來心性」所定。這個過程便是「文化中醫」的辨證開方過程。

當然,上述所提及的一系列推導與辨證階段,均需要將「看山不是山」者的「其認為」模式通過一個具體的媒介予以呈相,這個媒介可以是一個關係、一個人、一件事,甚至是一個物件等等,只要是具體的存在、有形無形均可。

因文化中醫的辨證之理與開方之法乃一個系統,為簡而言之,筆者在此欲掀起臨窗一角,取其一點給讀者予以演示之。同時,筆者將借用各種媒介中較為直觀且常見的一種——以書畫作品為例。

先已今早偶見的一副圖形為例。

這張圖形本身而言,對於有著不同「其認為」模式的人會有各種不同的呈相狀態,比如A見到這幅圖覺得眩暈;B會覺得恐懼;C會覺得很有活力;D會感到濃濃的溫暖愛意;等等。

那麼,我們會說,這張圖與C和D兩個人的狀態比較「相應」,用這幅圖增強兩個人的能量會是一副有效的方子,配上合適的時間、地點、情景,可以讓這幅圖發揮一種正向的能量與作用。但如果A和B兩個人的身邊有類似的圖形或者能量狀態的物件,則會嚴重影響A與B兩個人的身心狀態,那於醫方而言,便要將這類圖形或者能量狀態的物件從兩人的身邊調離。

再以一副字為例。

這是李叔同先生所書的一副字,「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離苦 大方廣佛華嚴經」。

於「文化中醫」而言,此書仍是一方。看,其字形正、字跡柔、字神聚;讀,其字義慈悲,字音平穩;品,其文風整體蘊厚,個體而言每個字又各有不同,……。

所以,這幅字對不同的人亦會有不同的對應之處。如做方用,只需找到這幅字與讀字人「其認為」模式的對應處,用字之「形」「義」或「神」對應該人的能量與特質,發揮對應之效果,即可。

再以《清明上河圖》為例。

這幅圖極為壯觀,綜述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這幅圖,有的人見其繁華,有的人見其腐敗,有的人見其貧富差距,有的人見其悲歡離合……

有傳說,當年張擇端本欲用此畫獻給宋徽宗趙佶作為「諫畫」,然宋徽宗並不認可其諫言,不接受此諫畫方式,最終將此傳世名畫拱手送人,枉費了張擇端的嘔心瀝血,也映襯出徽宗之心性狀態,為其衰敗之果埋下伏筆。

用文化中醫之理解讀,張擇端的畫是好畫,諫是好諫,然在諫畫之時未找到與宋徽宗「相應」之關鍵,導致「方不對症」,「好」亦「非好」。

再說說寫。

書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講究「連」「異」與「藏」。

「連」:呂鳳子說,「筆斷氣連、跡斷勢連、形斷意連」;

「異」:講究每一字千姿百態、無一雷同;

「藏」:講究於字之間藏其力、藏其氣、達中和。

黃寶虹從太極圖論山水畫,有言,「一勾一勒可以方圓,應後千變其狀」。又強調,太極圖是書畫秘訣,是繪畫的秘要所在。其中囊括了書畫技法的全部道理,太極圖不僅是積點成線的開始,更是線、面、筆、墨、章法、立意、取象等畫法的支點。

因此,讓書寫之人執筆於紙上一書一寫,結合其身體的動靜狀態對身心的影響,於書畫之間用書畫之氣之神滋養書畫者的身心神,並從書畫者與書與畫與書畫之內容的「一、連、藏與中和」的狀態,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書畫者當下的身體記憶與身心狀態。然後根據其當下狀態結合其追求目標,給出練習的方向與建議,可以很好地讓其在書畫練習之間調整身心。

其原理依然是上述原理,只是因為這一書畫過程本身也成為了辨證開方以及用藥調整的過程,其功效比看、讀、品鑒他人的作品更為直接而且有效。

唐太宗《筆法訣》說:「夫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去妙;心神不正,字則欹斜;志氣不和,書必顛覆……」「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則氣鬱而字斂。」所以,書畫者在書畫時,自然身心安靜,凝神聚氣,是極好的養生狀態。

於書畫而言,其不僅能呈現出書畫者書畫的功底、技法,其字形、字義、字蘊、字與字之間的關係、整體頁面的布局、整體風格的呈現等等信息還能非常直觀地呈現出書寫者的身體健康狀態、氣血分布狀態、臟腑功能狀態、行為習慣、心理狀態等,是非常客觀的「鏡子」。

利用這面「鏡子」,了解了書寫者的狀態之後,可以根據書寫者的狀態給出對應的練字「方子」。這裡用不同的字體略說一二。

楷書:字體端正工整,結構緊密,筆法嚴謹,沉著穩重。可以用以調整焦慮、緊張、恐懼等情緒,長期練習將有助於舒緩冠心病、高血壓、心率紊亂等癥狀。

行書:字體行雲流水,輕鬆自如,充滿活力。可以用以舒緩情緒、滋長靈性,長期練習將有助於書寫者提升靈活性與應變能力,也可以用於緩解心情憂鬱、強烈自卑、手足麻痹等癥狀。

草書:字體豪邁,筆勢連綿,離合聚散,大起大落如風馳電掣,一氣呵成。尤其適合精神壓抑、憂鬱者抒情達性之用,不宜於焦躁者練習。

隸書:書體從容,風格變化多端,形象豐富,有助於緩解焦躁不安、固執偏激的情緒。

篆書:嚴正安穩、行筆緩慢,適合於焦慮、緊張和躁動者練習,有利於調整情志舒緩壓力。

綜上,取「文化」與欲用之人的「相應之處」、調動其「相應之能量」、發揮其「相應之功效」,便是「文化中醫」辨證開方之法。

「直行空間」

一個直行於生命體驗的分享空間

作者 | 不二

一個踐行細胞思維

體驗生命旅程的直行女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行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直行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