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園也能很詩意,巴黎最迷人的長眠地
提起墓園,你恐怕會先想到歐美恐怖片中,揮之不去的陰森感。不過,如果令人驚訝的是,在法國某些文藝片中不但經常可以看見墓園的場景,甚至還是主角約會的地點。在這些鏡頭下,墓園出現反轉魅力,甚至美的像座雕刻公園!外國人沒有清明掃墓的習俗,通常會在忌日或想念時前往墓園走走,有時甚至還會去拜訪長眠地底的名人,你知道巴黎有哪些最美且人氣最旺的墓園嗎?
拉榭思神父墓園
位於巴黎東邊的20區,這座落成於1804年的墓園,佔地超過43萬平方公尺,由於這片土地原本屬於路易十四世的告解神父所有,因此當巴黎市政府買下它當作公墓使用時,就以他來命名。
19世紀時,這座墓園距離當時的市中心有些距離,巴黎人使用它的意願並不高,為此市政府還特別舉辦宣傳活動。直到寫下《唐璜》(Don Juan)等喜劇的作家莫里哀(Molière)和其他名人陸續下葬於此後,才引發市民希望生後能和名人同住的「興趣」,最後這座巴黎市內最大的墓園,居然容納了30多萬人!
在4,000多棵大樹的遮蔽下,拉榭思神父墓園猶如一座綠意盎然的公園,特別是各式各樣的雕刻,錯落於濃密的綠蔭間,洋溢著靜謐的詩意古早陵墓式、鄂圖曼式、哥德式等風格墳墓,展現出多變的藝術風格,石頭、青銅、大理石等材質的雕像,或華麗、或哀傷、或浪漫、或悲憐,件件都值得細細品味,也讓它獲得「戶外博物館」的美譽,每年更吸引將近300萬名遊客來訪。
長眠在這裡的名人橫跨各個領域,以作家為例,包括創造出《人間喜劇》(Comédie Humaine)系列作品的巴爾札克(Balzac)、《追憶似水年華》(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作者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還有作品和生活同樣精彩的王爾德(Oscar Wilde)。
其中王爾德的墓最有特色,靈感來自他的詩集《斯芬克斯》(Sphinx),這座半跪半飛翔狀的人面獅身像旁,環繞著保護隔板,上面留下無數粉絲的唇印。
拉榭思墓園中另一個比較廣為人知的名人圈,應該是歌手和音樂家。
墓碑上方坐著一位少女的蕭邦墳墓,總是環繞著鮮花,低頭的少女既像睡去,也像展現過度哀傷。其他知名音樂家還有寫下歌劇《卡門》(Carmen)的比才(Georges Bizet),以及為《塞維亞的理髮師》(Le Barbier de Séville)譜曲的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
歌手方面,以《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一曲流傳至今的艾迪皮雅芙(dith Piaf),和家人合葬於此。另一位同樣吸引眾人朝聖的,是《The Doors》樂團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他的墳墓雖然很小,卻總是擺滿鮮花、照片,四周的樹上更是貼滿吉他彈片、口香糖以及各式各樣的手環,果然很有搖滾風範!
TAG:西紅視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