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常聽長輩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常常聽長輩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老百姓口中,總會提到「發物」一詞。雖然誰也不能說出發物的指代,但也總能說出幾種常見的「發物」,他們多屬於葷腥膻臊之類的食品。

發物一詞,已經被許多臨床醫生頻繁使用。比如病人正在生病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過程中,醫生有時囑咐一句,少吃發物!但多數醫生也是模模糊糊的說出那麼一兩種常見的。那麼這個發物到底是個什麼鬼?小編今天就來討論一下:

小編個人認為發物就是能引起人過敏反應之物,大家也可以理解成過敏原。發物除了能引起過敏反應,小編並沒查到其他較為科學的理論。

那麼基於過敏反應,就相對好理解一些。

不同的人對不同的過敏原有不同的表現,所以是因人而異的。通常情況下,「發物」適量食用,是不會產生強烈副作用的,只是對某些特殊體質或者正處於某種疾病的人才會誘發過敏反應。


常見到的就是皮膚病,包括皮膚瘙癢症,皮炎等。

凡是所吃的食物能夠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等,就能加重皮膚病的病情。這類食物我們可以統稱為「發物」。例如,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都可以算。所以有皮膚瘙癢史的朋友,就要少吃這類發物。

另外,魚蝦蟹等往往也是起皮膚病發作的重要發物。因為魚、蝦、蟹類本身就含組胺,而組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從而導致過敏反應,加重皮膚病。

雖本身不含組胺,但是能引起人體組胺升高的也算。比如豆腐乳,豆腐乳滴在手背上,皮膚敏感人群會迅速引起紅腫,瘙癢等癥狀,若正處於皮膚病發病期,則更會加重,所以也算作是「發物」。豆腐乳也是哮喘病的「發物」。

當然不僅包括皮膚病,哮喘,還包括發熱,濕疹,腸炎等,都有相應的「發物」。


簡單總結一下,常見的發物:

蘑菇類,魚蝦蟹等水產品類,桃芒果等果品類,竹筍韭菜等蔬菜類,羊肉狗肉等辛溫燥熱的肉類,豌豆、黃豆、腐乳等豆製品類,白酒、蔥、蒜、胡椒等辛辣食物類,所以民間百姓將葷腥膻臊之類得食品一概視為發物也是不無道理的。

發物一定都是壞的嗎?

也不一定,舉個例子:比如病人處在麻疹初期,疹子還在不斷的生長,這時候,如果使用一些所謂的「發物」,就能起到縮短病程的作用,比如食用蘑菇、竹筍等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力金山 的精彩文章:

TAG:活力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