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水學派典藏全集

易水學派典藏全集

中醫學術流派典藏全集

易水學派典藏全集

~正式出版~

主編簡介:

主編高建忠,副主任醫師,山西中醫學院經方研究室主任、傅山學院副院長,國內著名「脾胃論」醫家。長期從事經典方劑治療疑難雜病的臨床研究。臨床上擅長使用中醫「霸道法」治療急性危重病,使用「王道法」治療慢性疑難病。提出「明辨外感、內傷,經方、時方並重」的學術主張。撰寫了《三仁湯方證研究與臨證發揮》《臨證傳心與診余靜思——從張仲景到李東垣》《讀方思考與用方體會》等專著。

內容簡介:

中醫學派的產生和發展,是推動中醫學術創新和進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臟腑辨證論治(辨證分型論治)日益被詬病的今天,重新梳理、溫習、發揚「易水學派」學說,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易水學派為中醫各家學說發展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流派。其代表人物為張元素,因家居易水(今河北省易縣)故名。該學派重視致病的內因,尤其注意加強人體脾胃功能以驅除疾病。此派學說後由著名醫家李東垣加以發揮而創立了「補土派」成為金元四大學派之一。

易水學派作為一個重要派別,有眾多研究者、學習者,但可供學習研究的古籍眾多繁雜,質量也參差不齊,學習不便。本書由國內易水學派領軍人物高建忠主編,收錄易水學派典籍中最為經典、版本最好的古籍融為一冊,再通過精編細校提高質量,旨在把此書打造成為易水學派最好用的的工具書、必讀書和典藏書。

回望先賢,繼往開來

中醫學派的產生和發展,是推動中醫學術創新和進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臟腑辨證論治(辨證分型論治)日益被詬病的今天,重新梳理、溫習、發揚「易水學派」學說,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1.對易水學派的界定

一個學術流派需要有一定的師承傳受關係和一定的學術群體。易水學派創始於張元素,中堅人物是李東垣,弟子及再傳弟子有王好古、張壁、羅天益。

著作是一個學術流派學術傳承和發展的必要載體。易水學派代表性著作有《醫學啟源》《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秘藏》《陰證略例》《此事難知》《湯液本草》《衛生寶鑒》等。

以薛立齋、張景岳、趙獻可、李中梓、孫一奎等為代表的溫補學派可以看作是在易水學派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但,不把溫補學派歸入易水學派中。儘管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傳承和發展了部分易水學派的學術思想,但溫補學派以(脾腎)虛損為研究重點,以溫補為治療特色,而易水學派學術體系中非常重要的「藏氣法時」和「升降浮沉」等理論體系並沒有在溫補學派中得到很好的傳承。

2.易水學派形成的時代背景

易水學派形成於金元戰亂之際。

在思想領域,宋代的「理學」和「新學」對醫學界具有必然的影響。以程顥、程頤、朱熹等人為代表的「程朱理學」,主張「理」是萬物之源,「理」之分化而產生了「氣」,進而構成了具體的萬物。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而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新學」,在治學上主張立足儒學兼取諸家學術之長,反對漢唐俗儒繁冗瑣細的註疏方式,重視發明經典中的聖賢精義,重視對經典精神實質的把握。

在中醫臨床,由於社會動蕩,因饑飽失宜、勞役所傷、喜怒驚恐、寒溫失調引起的內傷雜病較為多見,而徒守《傷寒論》,以汗、吐、下為主要治法的祛邪手段已不能滿足臨床需要,同時以孫思邈、錢乙為代表的臟腑辨證學說尚未形成完整體系。

3.易水學派形成的指導思想

新的學說形成,必然有其指導思想。《金史·本傳》中有:「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說曰:『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為家法雲。」

「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這是指導和推動易水學派創立新說的重要指導思想。

4.「藏氣法時」是易水學派立論的重要理論基礎

儘管張元素指出「古方新病不相能」,主張革新,但易水學派立論仍立足於《內經》,遵經創新,並未「離經叛道」。

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序中指出:「仆幼自受《難》《素》於易水張元素先生,講誦既久,稍有所得……」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提到:「《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復申其說……」「著論處方已詳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無所考據,復以《黃帝內經》、仲景所說脾胃者列於左……」

讀《醫學啟源》《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等著作,可見其立論皆本於《內經》。

張元素、李東垣在精研《內經》創立新說的過程中,都非常重視臟腑學說,都非常重視脾胃(胃氣),但僅僅認識到這一點似乎還不夠。從《醫學啟源》開篇的「天地六位臟象圖」,到《脾胃論》的「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之圖」,我們可以看出,《內經》中「藏氣法時」是易水學派立論的重要理論基礎。

五運六氣學說,在易水學派筆下,被內化為「藏氣法時」。

5.創立「內傷學說」是易水學派在學術上的重大突破

仲景之後,金元之前,中醫臨床有「傷寒」、「雜病」之稱,真正創立內傷證治體系的是易水學派。從外感學說主導的臨床中獨立出內傷學說,是中醫學的一大突破。

張元素在《醫學啟源》中已提到:「外有風寒暑濕,天之四令,無形者也;內有饑飽勞役,亦人之四令,有形者也。」以及有「傷寒熱食物」之治法、「五臟補瀉法」等等。

至李東垣,明確提出分辨外感內傷的重要性。《內外傷辨惑論》開篇即說:「曰甚哉!陰陽之證,不可不詳也。」在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和《脾胃論》中,從理論到診斷、治法、方葯及案例方面構建起較為完整的內傷學說。

之後,羅天益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內傷學說的證治內容,王好古把內傷學說引入傷寒六經證治的研究中。

易水學派在脾胃學說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脾胃學說並不是易水學派的主體學說。脾胃學說對後世溫補學派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溫補學派的形成主要導源於易水學派的內傷學說。

6.明確針對正氣治療是易水學派在臨床治療學上的一大貢獻

儘管早在《內經》時代,即有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之說。但仲景之下,中醫臨床治療較為普遍的治法是針對邪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推張子和。「夫病之一物,非人體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內而生,皆邪氣也。」「邪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攬而留之可乎?雖愚夫愚婦,皆知其不可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這類論述,表面上看似乎僅是一家之言,但實際上反映出中醫治療學中的一種較為普遍的認識。

應該說,易水學派內傷學說的創立,明確了針對正氣(臟腑)的治療。即,治療外感病,主要針對邪氣,祛除邪氣;治療內傷病,主要針對正氣,恢復臟腑功能。

7.升降浮沉補瀉用藥法是對臟腑辨證用藥法的進一步發展

臟腑辨證用藥法,在宋代錢乙的《小兒葯證直訣》中已具規模,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該書中的瀉白散、導赤散、瀉黃散、瀉青丸、六味地黃丸等針對臟腑補瀉的方葯,成為後世醫家臨床上常用的良方,張元素在《醫學啟源》中也多引用錢乙之方。

需要重視的是,易水學派在上述用方的基礎上引入了升降概念。對內傷病的治療,由單純的補瀉臟腑,發展到恢復臟腑功能,這是李東垣在《內經》「藏氣法時」理論指導下創立的。以方例舉,典型的就是從四君子湯發展到補中益氣湯。

今日臨床,我們仍然多守錢乙用方水平,對易水學派用方的發展,遠遠沒有做到應有的重視。

8.創立藥物歸經與引經報使理論是對中藥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金元之前,中藥學理論主要是「四氣五味」理論。自易水學派始,才有藥物歸經與引經報使理論,後世至今仍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編著中,於序例部分摘引了包括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四時用藥例、五運六淫用藥式、六腑五臟用藥氣味補瀉、五臟五味補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引經報使等張元素的主要藥物學理論及觀點。同時,對張元素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元素……深闡軒岐秘奧,參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藥性之氣味陰陽、厚薄、升降浮沉、補瀉、六氣、十二經及隨證用藥之法,立為主治秘訣心法要旨,謂之《珍珠囊》,大揚醫理,《靈》《素》之下,一人而已!」

高建忠

2017.6

叢書出版說明

中華醫藥源遠流長,中醫藥理論博大精深,學說紛呈,流派樹立,要想真正理解、弄懂、掌握和運用,博覽、熟讀歷代經典醫籍,深入鑽研,精思敏悟是必經之路。古往今來,凡是名醫大家,無不是在熟讀精研古籍名著,繼承前人寶貴經驗的基礎上,厚積薄發、由博返約而成為一代宗師的。

在中醫學的歷史上,醫家輩出。隨著中醫學的歷史發展,歷代醫家通過理論研究、臨床經驗積累與總結,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進行研究與探索,或在理論上進行發揮,或在臨床上總結經驗,形成了各自的學術思想,加上歷代醫家之間學術上的繼承性,致使不同的學說不斷湧現,豐富的臨床經驗不斷被總結,使中醫學這一偉大寶庫豐富多彩,表明中醫理論的不斷深入與發展,臨床水平的不斷提高。

學習中醫各家學說,主要是掌握歷代著名醫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但應認識到,中醫學術發展過程中有很強的繼承性,師承授受是古代學習中醫的主要手段。因此,對中醫學術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醫學流派熟悉與掌握,對深入地認識歷代醫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是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認識歷代醫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對其進行正確、客觀、全面的評價,以便綜合各醫家學術之長,正確地進行取捨與應用,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從而達到繼承發揚中醫學的目的。

因此,我們推出《中醫學術流派典藏全集》叢書,也是為了給廣大中醫學子閱讀中醫各家經典提供一套系統、精良、權威、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範本,以倡導研讀中醫經典之風氣,引領中醫學子讀經典、用經典,為提高中醫理論和臨床水平打牢根基。

本叢書的特點:

1.書目權威:所選書目由全國中醫各家學派帶頭人、一流專家、醫學博士篩選確定,均為學術性強、實用價值高,並被歷代醫家所推崇;

2.版本精善:在現存版本中精選其中最善者為底本,以期讓讀者看到最優的版本;

3.校勘嚴謹:聘請具有深厚中醫藥理論功底,熟諳中醫古籍文獻整理的專家、學者、博士精勘細校,確保點校的高質量。

最後,我們由衷地感謝各位專家、老師在這套書出版過程中付出的辛勤汗水。

叢書策劃人

宋偉

以上內容來自《易水學派典藏全集》。

想第一時間獲得好書,請聯繫陳皮。

添加微信號:陳皮

第一時間掌握新書動向

醫學圖書出版圈

新書好書月月送

長按並識別下圖即可關注

寫得好,請點贊!

有感動,請留言!

有價值,請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圖書出版圈 的精彩文章:

TAG:醫學圖書出版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