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買官制度,摺合成現在的錢是多少?有一個部門官職堅決不賣
古代的官場風氣可以說是參差不齊,有的時候朝廷查的比較嚴,這樣貪污腐敗的就比較少,但是這種情況是十分少見的,要不然為什麼流傳下來的清官的名字那樣少呢,而那種真正為民做主的官員更是少之又少,我們現在能數出名字的更是十分的少。
其實這樣的官場風氣的形成是有一定的淵源的,因為古代雖然都科舉制,但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是依據科舉制這樣的硬性標準,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父親的原因當上了很高的官職,其實一直到最後世襲制都是十分明顯的,那麼還有一部分人,可能自己不喜歡讀書,家裡也沒有很高的地位,還想要當官,這樣的人也可以通過「捐官」的方法來獲得官職。
一般來說,朝廷是禁止這些情況的,因為這樣無法保證官員的質量。但是在一些時期,朝廷都默許了這些東西,以為這一個方法畢竟是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收入,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因為戰爭賠款和其他的原因,國庫裡面的資金不足,所以政府直接把所有的官職都明碼標價,只要能夠付出這些金錢,那麼你就可以獲得你想要的官職,雖然這一個方法在後來的史書裡面沒有被記載,但是事實是確實存在的。
不過清政府畢竟不是盲目的,他還是對一些地方做了重點的標註,第一個明確的規定就是吏部的官職都不能賣。這是因為吏部掌管的權力是最大的,也是最核心的,他們必須要保證這裡面人員的素質。另外一點就是能夠買賣的最高的官職不能超過四品,哪怕是已經四品的官職也安排在遠離核心層的地方,我們現在無法獲得清政府晚期對官職的標價,但是在乾隆的那個時候,一個道台的價格是1.64萬兩白銀,摺合成現在的人民幣大概是300多萬,付出這樣大的代價才能獲得這個職位,那麼他們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想盡各種辦法把一開始付出的錢再從百姓的身上討回來,所以到了後來,這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官員逼著人民去造反,朝廷更加的不得人心。
但是這個價格也不是一直固定的,雖然畫的銀子比較多,但還是有很多富人擠破腦袋去交銀子,畢竟能夠成為最高等級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買的人多了,朝廷的官職不足怎麼辦呢,沒有辦法,只能先給你一個稱號,以後有空缺了你再補上去,這種口頭的承諾是很難兌現的,相應的也就比較便宜,所以在當時僅僅用幾擔子白米就可以換一個縣丞,只不過能夠真正掌握權力的可能性極其小罷了。
有人說過,越危機的時候越需要人才。在清政府晚期那樣危機的情況下,他們考慮的不是如何找到人才,而是如何獲得大量的金錢來維護表現上面的體面,把真正的人才排擠在權力層之外,這樣的政府註定失敗。
※大清最後的鐵帽子王,一心隨溥儀光復皇室,晚年靠著補貼過完餘生
※她是非常有才華的詞人,只因做了老師的小妾,最後淪為了暗娼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