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懂的話術越多,就越喜歡說人話

我懂的話術越多,就越喜歡說人話





理解一種語言,就是理解一種生活方式。(維特根斯坦)



每年都有新的網路熱詞出現、舊的網路熱詞消失。這個過程就像大浪淘沙,有內涵的、有生命力的語詞會被留存;無聊的、庸俗的、宣洩性的語詞會被淘汰。




「對於網路熱詞,我的看法是,你可以不喜歡,也可以不用,但是不要強迫別人不用這些詞。這是時代的發展,是不可逆也是不可控的。」





 


語言最能展示一個人。一張口,我就能看透你

。」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英國劇作家本·瓊生17世紀說的這句話,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適用。

 


滿嘴「線上/線下」「流量」「黏度」「場景」「閉環」「奇點」「萬物互聯」「all in」「996」的——你一定是互聯網從業者。




「顛覆性」「風口」「孵化」「賦能」「紅利」「生態」——這簡直是互聯網創業者的必備話術。



說著「開會碰一下」「過一遍客戶需求」「拍一個方案出來」「希望客戶爸爸能過」的——你是廣告公司的吧。




不滿於「無敵江景」「高尚社區」「新都市主義」的老套路,但又陷入「詩意地棲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新套路——你是混進房地產公司的前文青吧?




這些職場「黑話」,是檢驗你是職場老司機還是小萌新的重要標準







王菊紅遍互聯網,帶來了一大堆黑話。





非職場也有黑話:「

我是科大數學系80級的

」——一聽就知道不是科大(哪個科大?當然是中國科技大學啊)畢業的,正確的說法是:我是科大801的。科大人接頭,必須報班級號,即級數+科系代號,除了少年班會在某某級後標個「少」字,否則絕不出現漢字。




你家牛蛙真牛,同時入選人素和八少

」——你一定是面臨「小升初」關口的家長,還是北京的。「牛蛙」即「牛娃」,「人素」指「人大附中素質班」,「八少」指「八中超常兒童教育實驗班(少兒班)」。


 


天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寶塔鎮河妖,蘑菇放辣椒

。」光確認過眼神還不夠,要確認你我是不是一夥兒的,還得對上暗號。




耶穌為了不讓人類建成通天塔,就讓他們說不同語言,彼此間無法溝通;在今天這個日益圈層化的社會,

人們通過趣味、愛好和話語體系構築圈層,各說各話,自娛自樂





黑話體現的是一個圈層化的社會。




 


「每個字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在說啥。」

 

 ————————




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曾提出「區隔」(distinction)說,認為通過趣味、品位、文化消費等文化資本的「區隔」,可以劃分階層。




關於語言的區隔作用,他是這麼說的:「

俚語辭彙的深層『目的』首先是維護一種貴族式的區隔

。」具體例子可參見根據蕭伯納原著改編的電影《窈窕淑女》,奧黛麗·赫本扮演的賣花姑娘本來一口倫敦下層階級的土腔,經過語言學教授的特訓之後,土妞脫胎換骨,說著上流英語,穿著華服,成功躋身上流社會。


 


所以學者馬凌認為:「語言不僅是用來交流信息的,語言也是用來構建共同體和實行社會區隔的。」

語言確實是結成共同體的黏合劑

。在由地域、職業、性別、教育背景乃至趣味區隔的不同共同體中,語言不僅是區分「他者」的工具,也是確認「自我」身份的途徑。


 


「以方言來說,北京人在外地人面前嘴裡含了蘿蔔般烏嚕嚕大甩京片子,上海人遇到上海人不再理會身邊的其他省份人說著說著就儂儂起來,都是在進行一種『認同』與『區隔』。水汪汪的文青語彙和乾巴巴的學院風格彼此蔑視,上海那些海歸俱樂部里,一大群中國人正兒八經地說著洋文,都是語言共同體的表現。」馬凌這樣寫道。





方言起到了

區隔的作用。


 


在一個共同體里,就得掌握這個共同體的話語體系。以學術圈為例,在美國,專業術語被戲稱為「jargon」,可譯作「行話」或「黑話」,只有圈內人才明白,而圈外人會有「

每個字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在說啥

」的挫敗感。




學者劉擎因此提出「黑話公社」的說法:「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的學術訓練就是學習掌握一大堆黑話,然後進行『非物質性生產』,創造出更多的黑話。所以,

學術界這個『專業術語共同體』說得通俗點就是『黑話公社』

,而學者就是這個黑話公社的社員。」


 


黑話對共同體的建構為什麼如此重要?劉擎認為,理由有二:





「首先,黑話是一套高度編碼的語彙,只有共享『密碼本』的人才能解讀和使用黑話。因此,

黑話構造了一個共同體的『疆界』,區分了『圈內』與『圈外

』,熟悉黑話的『自己人』共享著一套由歷史境遇與交互經驗生成的共同密碼,由此獲得歸屬感和身份認同。

而圈外人因為不具備共享密碼,無從編碼和解碼,也就成為被拒斥和疏遠的『他者』




其次,在共同體內部,

黑話有助於形成秩序結構和霸權

。圈內經典黑話的發明者、闡釋者和普通使用者分屬在等級結構的不同位置,具有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力關係,這保持了共同體的秩序穩定。」






電影 《老炮兒》中的黑話。




 


每年都有新的熱詞出現、舊的熱詞消失


 ————————




布迪厄還提出了「場域」(field)概念:

我們生活的不同空間,就是社會被分割成的不同場域。




互聯網無疑是當下最大的場域,在這個大場域之上,又分出無數個場域。這種分化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馬歇爾·范阿爾泰稱為「網路巴爾幹化」(cyber-balkanization),認為正如實際空間的分割或者基本巴爾幹化可以分開地理群體一樣,「虛擬空間的分割或者網路巴爾幹化,可以分開利益群體」。




馬歇爾·范阿爾泰

認為,網路已經分裂為繁多群類,它們表現出群體內同質、群際異質的特徵,

每個群體內的成員,只選擇自己偏愛的交流領域,與興趣相合的人聚談。


 


很多網路用語正是基於這種群類內部的交流需要而誕生的。比如在飯圈,說「狗帶」(go die)、「wuli」(我們)、rio(真的)、flop(糊掉)這些詞語已經暴露年齡了;最新的飯圈用語是各種縮寫——zqsg=真情實感,bhys=不好意思,xswl=笑死我了,諸如此類。




有網友忍不住吐槽:

現在看個八卦,跟解密電報似的

。直接說明星名字怕被罵,寫縮寫就算了——但dlrb(迪麗熱巴)真的會以為是「大連日報」;而「不好意思」寫成bhys是什麼鬼?!這有什麼好省略的……





搜索「dlrb」,Google自動提示您是不是要找「大連日報」。


 


這些新詞語、新用法的創作者,並不以獲得大眾追捧為目的,而是更在乎群體內同類的認可。因此,

在圈外人看來,這些新詞語、新用法都是「黑話」。




2005年,某聊天室發起調查,討論網路語言到底是豐富還是污染了現代漢語,有29511人參與投票。

其中有26.46%的人認為網路語言是黑話,有46.81%的人則認為網路語言不是黑話




當時有大學教授、語言學家表示,網路語言是小群體為了交流方便,根據自己的愛好編造出來的,會損害現代漢語的純潔性。


 


自稱「語詞收藏人」的黃集偉則認為,對於網路語言要寬容一些,他曾表示:「

對於網路熱詞,我的看法是,你可以不喜歡,也可以不用,但是不要強迫別人不用這些詞

。這是時代的發展,是不可逆也是不可控的。」他說,如果漢語文化是一個河床,網路語言就是河床上的一條小溪或一片浪花,河床不會被一條小溪或一片浪花衝垮。


 


確實,每年都有新的網路熱詞出現、舊的網路熱詞消失。這個過程就像大浪淘沙,有內涵的、有生命力的語詞會被留存;無聊的、庸俗的、宣洩性的語詞會被淘汰。同時,一些固有語詞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比如「吃瓜」「吃雞」「種草/拔草」,等等。

我們的語境正在被不斷地解構和重構。





2018年1月13日,武漢光谷步行街口的台階上,一組流行詞吸引了不少逛街的年輕人在寒冬里駐足流連。圖/視覺中國


 


 


擺脫不必要的話術,說人話


 ————————




黑話的使用原則,就是須分清情境。就像作家馬伯庸所說,有些話在特定環境下(比如在網上的交流)會說得很開心,但寫小說時不會寫進去,跟上一輩聊天的時候也注意不會說這些話。




至於能否打破圈層之間的壁壘,

馬伯庸

曾和朋友做過一次實驗:專門開了一個公眾號,第一篇文章就是針對中老年人喜歡的語境而創作的,題為《

活不到100歲是你的錯:如何用Wi-Fi養生

》。文章稱,Wi-Fi波段會對體內酸鹼性產生作用,還可活化腦細胞、促進血液循環,所以要多用Wi-Fi;最後附一段箴言「吃虧是福、糊塗是福、開心是福」。可想而知,點擊量肯定不錯。


 


而有些人並不願意打破圈層之間的壁壘,相反,他們用黑話加強了這種壁壘

。這在劉擎所稱的「黑話公社」即學術圈比較常見。近期的兩篇熱文——《中國當代藝術編瞎話速成指南》(作者婁良)、《畢業論文速成指南》(作者畢導),就是嘲諷學術圈這種「不明覺厲」的黑話術。




婁良在《中國當代藝術編瞎話速成指南》的後記中解釋自己寫這篇文章的動機,就是看煩了這些「不說人話」的藝術評論家,認為他們「十分明白這種寫作方法的晦澀和拗口,而特地製造語意不清的概念,甚至故意使用非常長的句子和陌生辭彙,形成理解上的隔閡」,

其最終目的還是獲取話語權,讓不精於此道的普通人失去了參與和評論的資格。





黑話讓你聽不懂,目的是讓你閉嘴。


 


知識分子到哪裡去了?他們躲在象牙塔里,玩著「自我陶醉的話語遊戲」(學者吳冠軍語),

鮮少有人站出來,將這套黑話體系「翻譯」成能為大眾理解的大白話。




所以吳冠軍將自己的著作命名為《第十一論綱》。這個書名源自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論綱》,第十一條論綱是這麼寫的:「哲人們以往都僅僅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但關鍵在於,去改變這個世界。」


 


劉擎也表示,

擺脫不必要的「黑話」,雖然挺難做到,但還是要做,而且要把它當成一個重要目標。




「在中國,果殼網、知乎這樣的網站,有一些寫得特別好的文章,證明了用比較通俗明白的語言來討論公共問題,也就是『說人話』,並不是一個不可企及的目標,

科學家連『引力波』這樣的問題都能解釋清楚,為什麼人文學家的言說要那麼晦澀難懂呢?






《新周刊》516期已上市


點擊圖片一鍵下單《中國話術指南》










本期看點






中國話術不完全手冊




黃集偉:人們在熱詞里自嘲與歌唱





民營火箭飛上天





黃牛經濟3.0







更多精彩,見《新周刊》516期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本文作者/譚山山   排版/張家明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樓塌了,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最怕電話響起,是父母生病的消息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