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無尖不商」到「無奸不商」的故事——咱為什麼不能坦誠點

從「無尖不商」到「無奸不商」的故事——咱為什麼不能坦誠點

「無奸不商」常被我們用來貶斥某些唯利是圖的商人。這樣的商人狡猾,好財,常會偷工減料或是以次充好,然而這個成語本初卻並非如此。

在古代,人們用常用「斗」作為量取粟米、糧食的器具。一斗相當於現在10升的體積,約合12.5斤的糧食。正常來說一人一天可以吃半斤到一斤,那在古代一個三口家一升米大致可以吃九到十天。如果遇上荒年省吃儉用或許可以撐個大半月。對於古人來說,沒有多餘的花銷,所有的工作大都為了溫飽,那一斗米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不少的了。因此常用「升斗小民」來形容那些收入不高,每天忙忙碌碌只為衣服、食物的小老百姓。

而「無奸不商」的源起,便是粟米交易的過程。百姓到米店購買商品時,常會白「米斗」填得滿滿的,然後再用木尺或別的東西颳去上面多餘的部分,此時的米就是「足量」的「一斗」了。恰有一個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商人,在量完米後,往量器中又加上一把米粒,如此,在原本平整的米上突起了個尖兒。老百姓看著實惠,也就常到他的鋪子里購買。生意也越做越大。傳著傳著也就出現了「無尖不商」這一詞語。因此這其實是一個褒義詞。形容的是為商之道。

可惜,隨著時代的演變,「無尖不商」也變成了「無奸不商」。太多商人為了一點小利坑害顧客。鬧得「商人」這一稱謂都顯得充滿「虛偽」與「狡詐」。更有甚者,過分提價,卻有打著打折的噱頭進行所謂「促銷」,滿滿的虛偽。還有某些手機業務,什麼套餐升級,什麼達到多少就會返利,每月還送各種送流量。聽著似乎確實不錯,蠻優惠的——只是筆者很好奇,為什麼不能直接一點,坦誠一點,把流量費用降低,明碼標價。

(不是筆者矯情啊,長期在外地,國內流量每個月都不夠,送的十多個g的省內流量卻只能幹瞪著——滿滿地幽怨o(≧口≦)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琅寰樹洞 的精彩文章:

震驚!曾有古文明毀於核彈!

TAG:琅寰樹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