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里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前世今生

《紅樓夢》里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前世今生

涼涼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電視劇原聲帶

楊宗緯;張碧晨

00:00/05:33

《紅樓夢》里賈鏈的抗爭

文/安靜

【作者簡介】安靜 ,陝西禮泉人,中學語文教師。很享受獨處的時光,喜歡孩子般簡單無邪的生活,喜歡文字里斑斕的世界,喜歡安安靜靜的表面下內心的活潑。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喜歡下雨天,這雨天要隔了窗能聽見雨四下里窸窣作響之音,最好又是夜色嚴籠、屋燈亮起之時。這時最安靜,心裡最踏實。這樣的時候,最適宜捧了《紅樓夢》慢慢玩味。

寶黛釵關係是貫穿《紅樓夢》的一條主線,關於這一點,脂硯齋在第一回有過一句夾批寫道:「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

當時,落魄文人賈雨村寄居於葫蘆廟,一日去甄士隱家中做客,看見在院中擷花的甄家丫鬟嬌杏。那嬌杏因懷疑賈雨村就是主人時常誇讚之人,不由回顧了兩次。賈雨村被惹得心花怒放,以為嬌杏有意於己,自此情思泛濫。

中秋之夜,賈雨村情發於中,對月吟出一首五律:「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儔」是伴侶之意,可見賈雨村是比較現實的,以結婚為目的,希望月亮前去美人閨樓充當紅娘。當然,於賈雨村而言,風塵知己且為閑愁,求取仕途才是其「三生願」。想到抱負未展,賈雨村隨後又吟出一聯:「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此聯將賈雨村自命不凡,渴望飛黃騰達的內心世界揭露無遺。脂硯齋的夾批,就是評這一聯的,言明此聯除明寫賈雨村野心之外,另有深意。

如果說「前用二玉合傳」指的是前面寫寶玉和黛玉的神話故事「木石前盟」,那麼「今用二寶合傳」則說賈雨村這一聯內容關涉寶玉和寶釵。

(一)二玉合傳很明白

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絳珠仙草。赤霞宮的神瑛侍者天天澆以甘露,這珠仙草得以延年並幻化成一女體。只因未酬灌溉之恩,絳珠仙子心思鬱結,纏綿不盡,終日遊盪在離恨天(也是「放春山遣香洞太虛幻境警幻仙姑」所居之處)上。後來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下凡造歷。得知神瑛侍者下凡,絳珠仙子願以一生之淚相還,遂亦下凡。這就是二玉前世故事。

一個天界侍者願意放棄安逸生活,本身似乎就是一種「叛逆」,這為寶玉叛逆者形象伏筆。林黛玉乃天界一仙子,這為寶玉曾稱黛玉為「神仙似的妹妹」,前八十回里寫黛玉幾無煙火之色的服飾描寫伏筆。黛玉本來草木之身,三生石是情緣的象徵物,自然有了二玉「木石前盟」之說。

所以,在黛玉進賈府一回,寶玉見過黛玉之後,開口便是「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府眾人不知個中緣由,自當痴話來聽。既知這還淚前緣,我們便不難理解大觀園裡寶黛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小矛盾,不難理解黛玉動輒落淚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徵,不難理解他們大膽而真摯的愛情追求。

只是神瑛侍者下凡為了造歷人世,絳珠仙子為了以淚還恩,那麼淚盡之日也就是緣盡之時。絳珠仙子先一步回歸太虛幻境,於其而言是圓滿,但於尚在人世的寶玉而言,只會落得前世有緣今生無分之憾。

(二)二寶合傳歷來解說紛紜

立足文本,按照接受美學閱讀論,讀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那麼,此「二寶合傳」還可怎麼解讀呢?

先看上聯:「玉在櫝中求善價。」

「求善價」暗含《論語 · 子罕》中一個典故。「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貢意思是說,有一塊美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呢,還是等待識貨的商人把它賣掉呢?看似說藏玉與賣玉的問題,實則是子貢巧諫夫子。因為子貢實在不解,老師學問高深,境界高遠,為何不去做官呢?孔子的回答很肯定:要賣玉,要賣玉,只是還要等識貨之人。

我們知道,孔子帶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就是在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實際正是在尋找識貨之人。可惜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並沒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說貫徹了。所幸孔子現在已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在當時就是櫝中之玉,待價而沽。

同樣,此聯上句看似寫玉,實則寫寶玉其人。寶玉待價而沽,恰恰說明當時無識寶玉之伯樂,寶玉不被當時社會認可。

「櫝」指木櫃,木匣子。「櫃」與「閨閣」之「閨」諧音,那麼能否和閨閣聯繫起來解讀呢?這不正暗合寶玉周歲時面對身前無數世間之物只抓取「脂粉釵環」一事?不正暗合寶玉長大後「最喜在內帷廝混」之舉?不正暗合寶玉公然為女兒代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就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氣逼人」之說?不也正與後來寶玉住在大觀園裡暗合?

這個大觀園是個怎樣的所在呢?

大觀園本為賈元春省親的別墅,元春擔心自己省親之後,「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騷擾,豈不寥落」,於是下諭讓家中姊妹們搬入。又因寶玉自幼生長在姊妹從中,命其一同入住。

可見,大觀園是女子所居之地,惟寶玉躋身其間。如果說賈府是污濁的封建社會的縮影,大觀園無疑是濁世之中的清凈之地,是清凈之境的太虛幻境在人間的縮影。寶玉身處大觀園,所樂在於和眾姊妹們玩樂,但寶玉完全不同於紈絝子弟玩弄女性之舉,他極為深刻地體現了「女兒崇拜」思想。這一點,警幻仙姑給出了明示。第五回中警幻仙姑贈以「意淫」二字於寶玉,說這二字絕非世俗所謂「皮膚淫濫之蠢物」,「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汝今獨得此二字,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然於世道中未免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眥」,「吾不忍君獨為我閨閣增光,見棄於世道,是以特引前來」。

當然,警幻是為滿足榮、寧二公的心愿,欲引導寶玉「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只是寶玉未改初心,不曾易志。

寶玉是為閨閣增光的美玉,那麼世道中人如何看待寶玉呢?只看兩首《西江月》詞: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孝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寶玉哪裡「不通世務」?他只是要打破「男尊女卑」的思想桎梏,維護女子該有的尊嚴。寶玉哪裡「怕讀文章」?他只是不肯讀封建統治階級奉為經典的書籍,但傾心於《牡丹亭》《西廂記》等一類性情之書。寶玉哪裡「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孝無雙」?他只是不是封建時代的忠臣孝子,且勇於反抗罷了。寶玉在為女兒尊嚴代言,也一直在追求理想的愛情。兩首詞只是封建衛道士們眼中的寶玉。

這樣的寶玉,就是封建時代一塊隱於閨閣中的櫝中之玉,一位思想鬥士,待價而沽。所幸寶玉的思想已被時代印證,如今不光男女平等,有些女子的家庭地位已然凌駕於男子之上。即使現代社會尚存封建遺毒「大男子主義」,寶玉的思想也不乏對其強勢鞭撻的現實意義。

再看下聯:「釵於奩內待時飛。」

這自然是說寶釵了。如果說寶玉有悖世俗,寶釵恰恰順應世俗,是封建社會標配之淑女。如果說小說伊始,黛玉的人生目標是浪漫純粹為情而活的精神追求,那麼寶釵則是現實功利順世而為的機變圓通,「待時飛」於她恰如其分。

「待時飛」一指寶釵進京選秀。第四回寫薛蟠進京目的之一便是「一為送妹待選」,但之後沒有明確的下文,不難看出寶釵落選了。正如劉心武老師分析所說,寶釵落選很可能並非自身素質有礙,而是因為那個不成器四處闖禍的哥哥薛蟠影響。三十四回寶釵回擊寶玉「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的話,說:「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楊國忠的。」寶釵一反常態的慍怒,其間難以言明的失落不言而喻。總之,寶釵選秀這條待時而飛的路以失敗告終。

「待時飛」二指她後來成為寶二奶奶。就感情發展而言,最初,寶釵並無意於寶玉。二十八回寫寶釵得知金玉良緣之說後,「總遠著寶玉,昨兒見了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裡越發沒意思起來」。但這並不能證明寶釵對愛情沒有希冀。她也有愛情追求的本性要求(從胎裡帶來的一股熱毒),只是人為地壓抑(發病時要服用冷香丸)。三十六回寫寶釵午間去寶玉屋子「欲尋寶玉談講以解午倦」,寶玉睡著了,襲人坐在旁邊,給寶玉做一隻白綾紅里的五色鴛鴦肚兜。襲人見寶釵來了,由於久坐,便要自己出去活動活動。寶釵便拿起活計代刺起來。「忽見寶玉在夢中喊罵說:『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薛寶釵聽了這話,不覺怔了。」

這一「怔」,泄露了寶釵心裡多少秘密呀!可見寶釵後來還是在意金玉良緣一說的。那麼,在黛玉淚盡而逝之後,不管寶釵內心有無「補胎」的彆扭之感,囿於安分隨時的個性,她或者甘願或者迫於外界壓力成為寶二奶奶都不意外。況且,寶釵本來就不乏「犧牲」的品性。寶釵「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依貼母懷,他便不以書字為事,只留心針黹家計之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這樣的寶釵,就是「釵於奩內待時飛」,一飛失敗二飛貌似成功。

二玉前世有緣今世無分實乃憾事!二寶前世無緣,今世卻有金玉之分,只可惜即使二寶成婚,終有因三觀不同而難以調和的思想大隔閡,也是憾事。正如《終身誤》所唱:「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如果,人生能夠寶黛釵際遇一體,有緣又有分,那該多好!如果有緣又有分,卻不知珍惜,最為憾事。安靜地去讀《紅樓夢》,願人生有所獲。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一度潛心於西學的康熙大帝
重生校園之追夢時代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