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教養的迷思》:父母到底有什麼用?

《教養的迷思》:父母到底有什麼用?

原標題:《教養的迷思》:父母到底有什麼用?


今天的文章來自公號:養個智人。雖然篇幅看上去有點長,但其實歸納一下也很簡單,就是告訴你:養兒養兒,作為家長,你到底在「養」的這個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感謝作者游識猷老師。刊發已獲授權。


? ? ?


總結一下一本奇書——《教養的迷思》。


(很擔心聊完以後我還怎麼寫發展心理學方面的文章?_(:3」∠)_

(但真的很有意思所以還是聊聊吧。


(以及,本文信息量很大因為努力用最短篇幅總結了一本書,需要找原始論文原始研究的請翻原書。_(:3」∠)_


***


先介紹一下作者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她在哈佛拿了心理學碩士,沒拿到博士,畢業後沒有在學術界繼續研究,而是去當全職媽媽,養大了兩個小孩後,她又重回職場,靠編寫心理學教科書賺錢。



朱迪斯·哈里斯,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作家。1997 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予傑出心理學作家的喬治·米勒獎。著有多本關於「兒童發展」的大學教科書、暢銷科普書籍。


然後有一天她忽然覺得不再相信自己讀到的一些心理學論文了。


不是論文的數據有造假,而是她不同意論文對數據的解釋。


1995 年,她寫了一篇論文《小孩的環境到底指什麼?發展的群體社會化理論》(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發表在了《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上。那篇論文引起了很大轟動,被引用了兩千多次,被美國心理學會評為「心理學優秀論文」。


那年她 57 歲。

幾年後,她又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書,就是這本《教養的假設》,這本書同樣引起了很大轟動(爭議),也被引用了兩千多次。



在發展心理學界掀起驚濤駭浪的哈里斯,看上去完全是個無害的老奶奶~


因為哈里斯認為,統治發展心理學界的「教養假設」是錯的。


「教養假設」是什麼呢?簡單概括下大概是——


如果父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用愛與尊重來對待孩子,通過這樣的「好教養」,孩子就能適應這個社會、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聽起來非常有道理對不對?完全沒有問題對不對?


哈里斯的反駁又是什麼呢?


第一:如果父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孩子的確更可能也這樣——但這往往不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好的教養,而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好基因,以及好的環境。


第二:這裡說的環境不是家庭環境,不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而是社區環境、學校環境,以及最重要的,孩子跟怎樣的同輩群體相處,孩子認同了怎樣的同輩為「自己歸屬的群體,自己應該模仿的榜樣」。

孩子不是被父母教導著適應社會的,他是在外面的同齡人群體里找到自我,在社區環境里適應外界文化,從而成為社會的合格一份子的——這就是哈里斯的「群體社會化理論」



你說我養得那麼辛苦沒啥用???不,我不相信!!!!


有什麼證據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社會化沒啥影響?


哈里斯所依據的主要是兩大領域的研究,一是行為遺傳學,二是犯罪學


這些學科的許多論文有這樣的發現——


第一:就「孩子能不能長成一個適應社會的大人」這點來說,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關係好壞、母親是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婦女、小孩出生後沒多久是自己照顧還是送託兒所、家裡有沒有父親存在、母親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統統沒啥影響。


第二:就孩子的人格特質來說,出生順序(在家裡的排行是老大、老二還是最小)沒有影響。獨生 / 非獨生沒有影響。


同一家庭內收養來的子女(彼此間無血緣關係),長大後的智商、人格的相關度基本為零。


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同卵雙生子之間的相似性,並沒有高過在不同家庭中長大的同卵雙生子。

第三:養子 / 養女的飲食習慣不受養父母影響。


肥胖的父母會有肥胖的孩子,這不是因為他們給孩子吃太多東西,也不是因為他們是壞的榜樣。肥胖主要是遺傳使然。


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體重有長期的影響,卻有很好的證據顯示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體重不會產生長期的影響。


第四:如果人格測試和童年創傷測試分開做,則人格與童年創傷之間不存在相關關係。


家長不在孩子跟前時,或者孩子沒特別回想起家長時,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就會消失。


回到原來的家裡時,情境會讓你的「家內人格」出現。如果你不再回家,你在家中養成的人格可能會永遠消失。(對原生家庭實在非常糟糕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好消息。)


第五:人際關係(包括與父母、與朋友、與戀人)關聯著強烈的情感反應,因而往往佔據我們的思維和記憶,然而,人際關係對我們的成長並不起太大作用。


友誼對人格不會產生永久的影響,相反,對群體的認同,被群體接受或排斥,則會對人格產生永久的影響。


第六:父母教養子輩的方式,不太影響子輩教養孫輩的方式。


人們教養孩子的方式與他們的朋友、鄰居、當時正權威的專家的方式一樣,而不是沿用自己父母的教養方式。

第七:語言問題。


——移民的幼年孩子,學習第二語言時不受父母口音影響。


——即使父母不教孩子說話(比如,聾啞人父母無法教正常孩子說話),孩子長大後依然能習得流利的母語。


——要想知道誰使得這個孩子社會化(誰給這個孩子傳遞文化)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她說話。她習得語言和口音的地方,就是她習得文化其他方面的地方。


第八:當一個家庭移到另一個社區,父母與該社區格格不入、不能稱為當地父母群體中的成員,他們孩子的行為就會發生改變。這些孩子的行為就會變得與新的群體成員的行為一樣。



不!我還是不相信!!!!怎麼可能呢???為什麼影響不大???


為什麼家長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發展影響不大?


哈里斯的看法是——


第一:教養方式其實根本就不是父母單方面可以決定的,孩子的天性(即遺傳)會影響父母對待 ta 的方式(間接基因效應)。

同一個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由於天性不同,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往往也不同(父母的確會有偏愛,但偏愛也往往是因為不同的遺傳,比如有的小孩就是長得更好看一點…)。


歐美中產階級父母幾乎都想以「剛剛合適」的方式來教養孩子,如果他們採取了「過嚴」的教養方式,常常是因為那個孩子天生桀驁不馴。


聽話孩子的父母不會意識到監控孩子的行為多麼需要孩子的配合與合作。一個不願意配合的孩子是無法監控的。能被父母監控的青少年是那些願意被父母監控的,而恰恰他們最不需要監控。那些最需要父母監控的青少年,他們的父母往往無能為力。


第二:一個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成年人,就好像囚犯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看守一樣。孩子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模仿父母的行為方式。在大多數社會裡,小孩子行為像大人的話會被認為是無禮的。「大人有大人的規矩,小孩有小孩的規矩」才是更通行的準則。孩子最喜歡模仿的是比自己略大的孩子,或者孩子群里「最酷」的孩子。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孩子認為自己所屬的同輩的「心理群體」。對孩子來說,同輩群體是一個具有「心理學意義」、是他們「主觀上欲與之發生聯繫的」組織,他們還從群體中學到規範行為的規則、標準和信念等。同輩群體是塑造兒童行為和改造他們性格的地方,是決定他們長大以後成為什麼樣人的地方。


不被同輩群體接受,並不意味著某個孩子不認同這個群體。即使孩子被某個群體排斥,假如他認定自己應該屬於該群體,他依然會受該群體影響。


造成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同伴衝突或同伴虐待。但和家庭暴力相比,同伴欺凌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第三:為什麼孩子不模仿父母?


——孩子的未來不取決於父母有多麼愛他們,而取決於他們與集體中其他成員能否和諧相處,尤其是與同輩人的相處,因為他們要與同輩人在一起生活一輩子。

——如果父母不是社會認為的「正常人」(比如,罪犯,酗酒等),模仿父母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孩子模仿父母時其實非常謹慎,只有當父母的行為與社會上其他人一致時,孩子才會模仿。


——孩子也不是完全不模仿父母,凡是文化中涉及在家裡做的事情,父母都有影響力。任何在家裡學到的、在家裡保留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父母傳授給孩子的。例如,如何持家,如何烹飪。


然而人不會將自己在家庭情境里學到的東西自動遷移到社會情境里去。人們習慣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規範和獎懲規則,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


父母的確對孩子產生影響,但這種影響「只有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時」或者「孩子處於家庭情境里時」才顯現。


第四:父母的影響力如果太大,對孩子未必有好處。這是因為——


——行為遺傳學家大衛·羅(David Rowe)指出,只向父母學習的傾向會阻止孩子學習社會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觀念。年輕人有更多創新。向同伴學的東西會更適時,與當下情境有更好的契合度。


——孩子受外面影響能增加家庭內部的多樣性,從而使家族成員有更廣泛的技能和知識基礎,讓整個家族更適應環境。


——設計和規劃由父母培養孩子,是沒有演化意義的,因為孩子不一定有雙親來撫養他們。在古代,父母的死亡率很高。孩子存活率會隨著父親或母親的死亡而下降,但不會降到零。在狩獵採集社會中,孩子的生存更多依賴的是集體,而不是父母,即使父母死了,只要集體還在,孩子就有機會生存。孩子最大的願望是儘快成為集體中的合格成員。


——父母的利益不一定與孩子的利益一致。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家庭中更多的資源,而父母認為資源應該分配到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


我的三觀和心都碎成渣渣了!!!!!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沒啥影響嗎?


當然不是。


你還有遺傳啊!


而且——


第一:父母的教養方式雖然不能決定孩子未來在社會上的發展,但會影響父母跟孩子之間一輩子的親子關係。


父母沒有辦法決定外面的世界怎樣對待孩子,但是有很大的權力決定孩子在家裡是否快樂。


極端虐待孩子的父母當然會危害孩子的未來,造成對大腦的長久傷害。但是普通正常範圍內的教養方式差異,不會對孩子造成終身影響。


再打個比方,就像你對待你的伴侶的方式會影響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但正常情況下不太會影響伴侶在社會上的人格(除非你極端虐待你的伴侶)。


第二:父母有選擇孩子的同輩群體的能力。

至少在孩子童年時期,父母可以決定孩子的同伴是誰。只要搬到一個不同的社區,或選擇一所不同的學校,父母就可以改變孩子的生活軌跡。


如果孩子總是被人欺負,家長應該考慮搬家換學校。一般來說,搬家對孩子不利,因為他失去了同輩群體、失去了在同輩群體中的地位。但如果同輩群體讓他過得很痛苦,並且他在群體中沒有任何地位,搬家對他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第三:父母能改善孩子外表,減少孩子被群體欺凌的風險。


讓孩子看起來正常、有吸引力,因為外表的確很重要。「正常」指給孩子穿其他孩子都穿的衣服。你可以做這樣一些事情,讓你的孩子具有「吸引力」,例如,帶有皮膚問題的孩子去看皮膚科醫生,帶牙齒不整齊的孩子去看牙科醫生。如果你能負擔得起,或健康保險可以支付的話,帶臉部畸形的孩子去做整形手術。


也不要給孩子起一個很奇怪或很土的名字。


孩子不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在群體中,與別人不一樣不是一種美德。



我的腦子好亂……


總結時間


第一,父母沒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


在人格方面,孩子與父母相像有兩個原因:因為他們繼承了父母的基因,也因為他們同屬於一種文化或子文化。


以為自己可以讓孩子成為我們理想中的人——這完全是家長的錯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存在於家裡,但世界才是孩子度過餘生的地方。孩子的社會化與人格發展,是在家庭以外、與同輩在一起的體驗塑造的。


二,為什麼行為遺傳學跟發展心理學研究出來的結論大不一樣?


是啊,科學研究就是這樣的啊,互相矛盾互相衝突,彼此挑錯彼此推翻。


如果對行為遺傳學感興趣的推薦拓展閱讀普洛明(Robert Plomin)的《行為遺傳學》,他是這個領域最牛的研究者了。


三,我自己會繼續看發展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嗎?


還是會。


因為①至少可以改善親子關係嘛,②在不會搞到我自己精疲力盡的前提下,按照其中的一些建議去做也沒有壞處啊。


不過,我應該會更注意學區房的消息,再大點就送啾啾去學巴西柔術,以及以後讓她自己挑「大家都在穿的衣服 / 鞋子 / 背包」吧……


四,媽媽們請記住,如果費勁養出來的孩子還是不盡人意,不要責怪自己。這不是你教養方式的錯,是社會和(另一半)遺傳的錯!一定是!_(:3」∠)_


(完)


本文原發於公眾號


養個智人


(id:yanggezhiren)


感謝授權刊發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教養的迷思


——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美] 朱迪斯·哈里斯|著


張慶宗|譯


史上最具爭議的十大心理學研究之一


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誠意推薦


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看的兒童心理學書


擴展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譯文 的精彩文章:

一封寫給李顯龍的家書
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電子版上線

TAG:上海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