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慣例——養魚先養水

國際慣例——養魚先養水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魚缸里養死的魚有90%都跟水質有關,一缸好的水質對對於我們飼養觀賞魚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什麼是養水

多數水源都不適合我們直接用來養魚的,每種魚對水質的要求都有差異,我們魚缸養水,目的是為了養出一缸適合我們魚兒生活的水質。

正常步驟

洗乾淨的魚缸加滿水,過濾24小時開起,最少一個星期,正常為兩到三個星期,期間最好每隔幾天換掉三分之一水,之後才可以往魚缸里放幾條廉價的魚,試試水質。如果幾天後魚的狀態正常,說明已經達到了常見觀賞魚可以生存的水質。後面就可以慢慢在往裡面加魚了,對!不能一次放入太多魚,要隔一段時間,分批放入,因為此時魚缸的硝化系統沒有完全建立,一次性放入太多魚容易使整個硝化系統崩潰。魚缸養水可以使用到硝化細菌,魚缸里添加硝化細菌對於魚缸水質改善有極大的幫助。

如果開缸急著放魚

當然也可以,魚缸清洗乾淨後直接加入自來水,開起水泵,添加水質穩定劑和硝化細菌,半小時後就可以放魚。

過濾

在我們魚缸的這個小環境里,魚的吃喝拉撒都在裡面,要保持魚缸充足的容氧和乾淨的水質,都必須依靠過濾,有人可能會說,大自然里的水域也沒有過濾,魚也照樣活。沒錯大自然的水域有足夠大的水體,可以保證水質乾淨,容氧量充足,而魚缸里沒有。如果魚缸不換水,加上過濾不行,水裡的氨和壓硝酸鹽會慢慢升高,直到危害魚的健康,想要控制水裡氨和壓硝酸鹽的濃度,只能依靠換水,和過濾。

這裡要說的是,市面上那些商家說的那些免換水魚缸,幾乎是沒有的。免換水,理論上是可以達到的,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硝化系統:

指以硝化菌為核心,用於消除水中硝酸鹽的生物凈水系統。在氮循環水質凈化中是相當重要的角色。請注意,是以(硝化菌為核心)。不是缸里只要有硝化菌就可以了。

日常換水

一個魚缸多久換一次水,一次換多少水?一般是建議一周換掉魚缸水體總量的三分之一。當然這只是說個大概。具體的換還得看魚缸過濾效果怎麼樣,養魚的密度多大。

換水注意事項

換水時可以用水管虹吸將魚的糞便吸去,以免惡壞水質(餵食過多的飼料也要及時撈走),重新加入魚缸的水,水溫要魚魚缸里的水溫相當,溫差不能太大,往魚缸里加水一定要慢,盡量不要將新水衝到魚身上。夏天換水量可以多些,冬天可以少些。

日常換水水源處理

自來水:日常使用水,我們都很清楚,自來水是經過消毒處理的,其中有含液態氯,高濃度的氯會使魚兒中毒,導致死亡。自來水是不能直接養魚的,一般可以使用自來水穩定劑來消除水中的余氯,也可以採用晾曬,或是靜置用氣泵曝氣的方法將水中的氯去除,處理時間,夏季24小時以上,春秋冬季48小時以上。

飲用水:算是很不錯的水源,用余水草缸非常合適(海水缸需要用到),常見飲用水裡的含氧量都不高,使用前可以先用氣泵曝氣。

井水:屬地下水,水質較硬,使用前可以先用氣泵曝氣(前提是水原無污染)。

河水:是天然水,水質較軟一般比較渾濁,最好沉澱過濾後在使用(前提是水原無污染)。

以上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留言諮詢

完結!

編輯:山水魚

想了解更多水族知識可以關注「山水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魚 的精彩文章:

製作好一個水草缸的基本要素

TAG:山水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