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搖號搶房!漲利率!不公平的市場搏殺剛需註定悲劇

搖號搶房!漲利率!不公平的市場搏殺剛需註定悲劇

摘要:資金、資源佔優勢者,更容易在搖號中實現財富倍增

撰文|張銀銀

兩則新聞,槓桿遊戲看到想說幾句。

華裔經濟學家批一些城市搶房悲劇,搖號買房製造不公平;同時,一些城市房貸利率漲勢迅猛,動輒上浮20%。但對於剛需者來說,依舊是咬著牙也要先上車再說。

我覺得挺可悲的。

有些道理,好像很多人都知道,明明有問題,但我們依舊蒙眼狂奔。一個人為製造出來的樓市套利行情,卻得不到糾正;一個買房就是信仰的信念,被不斷強化。可是於剛需來說,你總不能真的等著有人可憐你?

事實是,沒人會憐憫你。不上車,你的積蓄、存款只會被洗劫。

1、搖號是被迫,沿著這個思路打補丁很難有公平

其實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不徹底、不公平的搖號,當然製造的是不公平。

道理很簡單,就如同這些天媒體報道一些城市的搖號亂象:誰可以搖到,操作空間太大。哪些城市有操作空間,槓桿遊戲不想點名。以前我也寫過一篇情緒文章,結果是每個城市似乎都躺槍。

原因是什麼?就是,每個城市可能都存在那種情況。

搖號的操作空間,從以前我國彩票發行出現過的黑幕史,就可見一斑。特殊的國情,你懂的。打招呼、靠關係,很多事情就是行得通。

明明周邊二手房都2、3萬了,甚至新拍賣的樓面地價都1萬多了,你新房還是賣一萬多,傻子都會來搶房。

因為上頭要管價格,要限價,只好搖號。是的,槓桿遊戲要說,這不是開發商的錯。因為有限價,你定價高了拿不到預售證。你拿到了預售證,你也不甘心,這不划算,甚至認為是虧的。

有些城市、有的開發商,也就勾搭一些群體,什麼茶水費、裝修費、天價車庫費、不開票的亂七八糟費……

接著,社會輿論很大,各種秩序維護、打擊……然後一些地方規範了一點,關係戶、稍微有點錢的人,也就更看到了套利商機。

越公平越要去參與搖號,這比買彩票性價比高多了。

Ok,就算搖號過程的公平問題真解決了,問題又來了——誰真的需要房子?是剛需。但是,少有城市可能把一個樓盤只給剛需來搖號。

通常情況就是一個盤會吸引來各種符號條件的人搖號,這意味真的所謂剛需,購買到房子的幾率更被降低。

這當然不公平。

於是,關於搖號的公平問題,繼續在這個思路上打補丁。可怎麼打都實現不了真的公平,因為新房、二手房的價格差距,讓人慾罷不能。

開發商在需求旺盛、供給有限的條件下,即便房價被限制,依舊是嫌貧愛富的。誰願意麻煩,誰不想高效率周轉。

所以,沿著搖號的路走下去,除非極端到所有樓盤,符合條件的剛需優先買、搖號,否則對剛需都是不公平。

但這是不可能的。其次,槓桿遊戲要說,憑什麼部分剛需就可以買?部分剛需買到,靠人為的搖號、偶然獲得套利,這對其他人公平嗎?

真正的公平,似乎應該是價高者得,這才是市場經濟啊。而真的隨行就市了,現有的套利空間,也就不存在。

在公平的市場搏殺中套利,這才是公平。人為製造的套利空間,這怎麼都不可能叫公平?

2、資金、資源佔優勢者,更容易在搖號中實現財富倍增

這個邏輯也很簡單。搖號很亂的時候,有資源和資金的人,自然更容易買到房子。而這部分群體,往往早就有多套房。

那麼好了,他通過資金和關係優勢,買到相對低價的新房,馬上賣出以前的老房子。這不就實現完美的套利。

結果就是越有錢、越有關係的人,通過搖號,通過二手房、新房價格倒掛,越可以實現財富倍增。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稍微有點錢,不管有沒有關係的人,都願意去參加搖號。而搖號越瘋狂,從局面維持者角度而言,越可以確保地價和房地產市場的繁榮。

關係在我國是可以套利和尋租的。簡單一個樓市搖號亂象,就展示出關係在我國的極大錢途。

這個世界的不公平,是不是被拉更大。這就是一些人想要的搖號,公平了嗎?秩序不公平、財富更不公平。

但我們不應該仇富,應該反對的是尋租。

如何打破尋租的空間,1980年代改革開放打擊一些官二代倒爺的歷史,或許一些桿友不知道。最終如何終結的,很簡答,市場經濟、法治社會。

所有東西一個市場價,沒有了價格雙軌制,自然也就不存在尋租;如果有人擾亂市場秩序,法律等著他。

對於當下的局面來說,那就是,限價不應該存在,商品房搖號不該存在——保障性住房,才應該公平搖號。

新房定價反映真實市場價格,想套利的朋友,不管他有沒有關係,他都要深思了吧。無風險套利再也不存在。

對於一些地方政府來說,會想,不限價了,怎麼向上面交代房價穩定這件事。

是的,就是考慮到這一點,搖啊搖,只好搖了再搖,搖個沒完沒了。反正,只要形式上強化所謂的搖號公平,就可以給輿論和上面交代了。

至於供地完成否、那麼多房子為何不能入市、基準利率、貨幣政策,這些更重要的事情,更要關心。

3、買房成為信仰,市場利率上浮再多,剛需也只有上車一條路

預期造成了這一切。

市場的緊張氣氛、房價的全國性板塊輪動、土地和住房供給的狀況不夠理想、貨幣信號的搖擺……你讓剛需怎麼能不抓緊去買房、搖號,不管銀行的市場利率上浮多少,其都只能選擇買。

不上車,未來誰知道。

所以,槓桿遊戲一直說,對於剛需和投資者的瘋狂,看似不理性,其實是屬於每一個人的理性。

但後果是,房地產造成的系列風險,容易累積更多。未來拆彈會更累。

所以,辦法肯定是要想的。刺破泡沫,當然不敢,似乎也不行。

那麼調控到底可以怎麼辦?辦法其實多的是。比如槓桿遊戲一再說的,就算多主體土地供應實現不了,但要求地方必須完成多少供地,這還是可以的吧。完不成問責啊。

基準利率央行是可以管理的吧,貨幣供應央行是說了算的吧。

再搞個三套房以上房屋持有稅——槓桿遊戲仁慈,兩套房標配咱都可以不徵稅,三套起征……這樣,要有兩套房的信仰大家還是有的,也一定程度保護了現在的房價體系。

總而言之,房子在我國讓它適當被信仰,還是可以的,但要通過一些手段讓它降降溫。畢竟,太信仰了,也不好。

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槓桿遊戲 的精彩文章:

海南全省限購,北京傳來大消息!樓市調控決心史無前例?
看懂北京信號:樓市第五輪密集調控,獨角獸被熱捧!背後有何深意?

TAG:槓桿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