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受一高人點化,得四句偈語,可惜只聽懂三句,命運改寫?
(水滸傳隱世高人系列 第1期 / 笑看梁山)
熟讀《水滸傳》,我們不難得知,梁山一百單八將,各有各的看家本領,拋開以武藝著稱的頭領不談,有人箭術高超,能百步穿楊;有人精通暗器,能飛石傷人;有人可用繩套捉人;有人擅長相撲;還有人以道術見長、以醫術見長、以相馬術見長、以樂器見長,等等。然而當時的人才,卻沒有全部集中在梁山上——很多真正的高人,選擇了避世隱居,並沒有那個亂世中,太多的展露自己的本領。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他是誰呢?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長老。據說,他能知過去未來之事,可謂活佛。雖然整部小說中,他從未邁出五台山,其本領卻不容小覷。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這主要是因為,他果真能夠看透一個人的命運,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他與魯智深的交流中。當時的花和尚魯智深還叫魯達,因為拳打鎮關西一事,遭到了通緝。最後無奈之下,來到五台山出家。因為他一臉兇相,怎麼看都不像佛門子弟,所以大家都勸智真長老,不要收留此人。可是智真長老卻說:「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凶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凈,正果非凡,汝等不及他。」
而魯智深果然如他所料,成為了梁山的天孤星,而他的性格也一直符合「心地剛直」。到了征討方臘之時,他退步抽身早,重新皈依佛門,也算是得到了清凈。另外他既然料到了魯智深的凶頑和命途坎坷,自然不會為其逆天改命,於是魯智深數次違反清規戒律,他沒有責罰,反而非常縱容。除此之外,他還在魯智深離開的時候,留下了四句偈語,料定了魯智深的命運——「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這四句偈語中,「遇林而起」對應的是野豬林救林沖一事,這是他再度被通緝,並與梁山牽上關係的第一步。「遇山而富」對應的是走上卧龍山,在他無處棲身的時候,與曹正、楊志一起落草,打家劫舍,為他日後遭到圍剿,走上梁山埋下了伏筆。「遇水而興」對應的是梁山水泊,走上梁山之後,他的能力才真正的得到了體現,他嫉惡如仇的性格,才不再是拖累,他的輝煌才開開開始。至於「遇江而止」一句,魯智深理解為了「錢塘江」,於是征討方臘時,錢塘江一戰結束,他便向宋江請辭,重新皈依佛門。
有人認為,這句話是魯智深理解有誤,因為他沒有按偈語行事,改變了命運,所以智真長老再見他時,又給了他四句新的偈語,即「遇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其實這種說法有些勉強,畢竟智真長老的偈語,是在概括魯智深的命運,而不是寫給魯智深的命運指南。另外,很多人認為,「遇江而止」中的「江」指代宋江,意思是說,智真長老勸魯智深在宋江接手梁山時,便抽身而退。這一說法更是站不住腳。
我們都知道,梁山聚齊一百單八將,重新排坐次,對應天罡地煞,是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的事情,如果魯智深提前離開,「上應天星」的說法,該怎麼解釋呢?而且宋江成為統領之前,梁山做過的大事,只有三打祝家莊和攻打曾頭市兩件,而且也與正義無關,這又如何體現,魯智深的「遇水而興」呢?再者說後四句偈語,與前四句並不衝突,反而可以完美的銜接,所以魯智深沒有完全聽懂偈語,導致命運改寫的說法,應該不成立。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智真長老果然是一個大能,他雖然沒有過多的展現自己的能力,卻用短短几句話,斷定了魯智深的命運,並料到了魯智深的圓寂之日。而他有這等大能,卻足夠低調,沒有到繁華的東京大相國寺,反而一生都守在五台山中小小的文殊院里。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水滸傳》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三國被秒殺的九位大將,皆被五虎將斬殺,其一人陪葬品打日本人臉
※孫權一生最信任的,只有這四個人,周瑜魯肅陸遜都排不上號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