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舊文新刷屏 《賣米》刷的到底是什麼?

舊文新刷屏 《賣米》刷的到底是什麼?

這幾天,一篇題為《賣米》的紀實小說突然刷爆了屏,在網路上迅速被轉載瀏覽甚至於包括新華社、人民網、中青報在內的許多高端媒體都進行了推介評論,更有記者按圖索驥的深入到了原文作者的家鄉——湖南醴陵農村進行了尋蹤採訪,以求挖掘到作者24年人生的點點滴滴。

這篇文章的作者叫張培祥,寫作文章時是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當時就是北大有名的才女了,《賣米》一文是她參加校園文學大賽中的獲獎作品,可惜在獲獎前她已經於2003年7月因白血病離世,一年後,該文在《當代》上刊發,引起轟動效應。

說真的,或許是因為有早年農村生活的經歷吧,看到《賣米》的題目,我大概已經能猜基本的內容了,覺得寫的再煽情再悲苦,自己也不至於立馬就加入到「讀哭了」的「無數人」當中。但是,讀完全篇,還是有一種感動夾雜著刺痛的東西生髮出來。

這種感動自然是來自於《賣米》一文作者行文的樸實無華和字裡行間溢出的那種對父母的理解體恤和愛意、刺痛揪心的則是,文章直指的米販子的黑心和面對這種榨取血汗錢的人時賣米農人的不平與無奈。所以,單就從後一點來說,我們決不能把《賣米》當成一篇俗常意義上的勵志文章甚或心靈雞湯來看,而應該關注和體察到它的現實主義情懷。而這樣的現實主義不論是張培祥寫作的那個年代還是14年後的今天,無論是在文學領域還是在社會實際當中都是十分缺少所以方顯得彌足珍貴的,這也是我寫作此文的原因。

《賣米》一文里寫賣米。事實上寫的是一次沒有成功也就是米沒有賣出去的賣米,原因何在?就在於買賣雙方價格上的未達成一致。瓊寶的媽媽(瓊,窮也)開始要賣一塊一,米販子只給一塊零八,後來瓊寶的媽媽降價到一塊零八,米飯子卻只給一塊零五,最後,瓊寶的媽媽有一塊零五能賣就賣的時候,已經沒有買主了。

開始時,這位母親是自信的、所以是堅持的或者在女兒看來是固執的,用母親的自己的話說「我心裡有數。」可是幾番較量下來,哪怕母親有了妥協和讓步,但終究還是沒有成交,這個過程中母親最初是從容的,後來慢慢地急出了汗,最後臉色發白,乃至於生出慚愧。讀到「慚愧」一詞,我是心中不禁一顫的,是什麼東西使得這位母親竟然在自己的米賣不出去之後生出慚愧的呢?難道把自家辛苦種出來的米賣的價格高一點就有罪責嗎?

我以為,瓊寶媽媽和米販子的分歧在米價上,而產生這種米價的分歧在於兩者所持的標準的截然不同。瓊寶媽媽顯然是以米的質量認定價格,她覺得自己的米是市場上最好(事實也如此),所以就要或者說就能賣個好價錢,也即是一分錢一分貨。而米飯子確實拿行情、供需和時段這些因素為依據為借口定價的,開場價高,到後價低,城裡的價格低了,他們收的價格也就是低了,賣米的人多,收米的人少,價格就由收米的說了算,再則,米販子還利用了賣米者挑米的來回勞動成本(挑來了不賣再跳回去,農民就白費了功力)趁機壓價,總而言之,米販子是以自己獲利的多寡來定價的,他們講的是無利不往,一分利,一分貨。

知道了買賣雙方這個定價標準上的不同,再看瓊寶母親的賣米的沒有成功,就不難理解甚至說是一種必然了,現實的殘酷也就在這裡。瓊寶媽媽最的「心裡有數」,這個"數",就是我們傳統觀念中的一分錢一分貨,好米就得就能賣個好價錢。可是進了米場,一遇到這幫一分利一分貨的米販子,瓊寶媽媽的觀念和堅持顯然是栽了跟頭的,這也就是她決定下一回在另一個市場「一塊零八也好、一塊零五也好、總之都賣了!」的理由,儘管很是無奈和憤慨,但她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這位原本「心裡有數」的母親已經變得「心裡沒數」了,或者說,她心裡的原來的那個「數」已經不得不換成另一個「數」了。

這篇作品是篇紀實小說,語言樸實,情節生動,特別是在描寫母女之間的感情上可以說是十分成功,愛吃冰棍的瓊寶在米沒有賣出去之後不再買冰棍、回家時換下母親挑起重擔以及母女撿拾拋灑的米粒這些細節都真實感人,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

所以說,《賣米》一文當年的一時轟動和眼下的再次刷屏不是偶然的,這首先在於作品本身的不同俗常和清新感人,其次也是因為此類樸實無華的作品在當今社會的稀缺,所謂物以稀為貴。最後一點,這也更在於作者張培祥的特殊身份——出身寒門、品學兼優卻又芳華早逝的北大才女。

因為出身寒門,有真實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張培祥才有可能寫出這樣直面現實感人至深的作品,也只是因為她步入了北大這樣的高等學府並用自己的努力成為北大的風雲人物,她才有機會在那樣一個平台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在某種程度上講,是張培祥的故事打動了人,她的作品只是她故事的一個部分,特別是在眼下這樣的名利社會,北大才女的名頭顯然比一篇好的作品更能引起人的關注,所以,你會覺得,刷屏的《賣米》,其實刷的是北大才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雨之語 的精彩文章:

迷亂中的公眾媒體和大V 有料有槽更得有節操

TAG:孟雨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