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虛而荒涼是那大海」,是那荒原

「空虛而荒涼是那大海」,是那荒原

|

「是的,我自己親眼看見古米的西比爾吊在一個籠子里。孩子們在問她:西比爾,你要什麼的時候,她回答說,我要死。」

——獻給埃茲拉·龐德最卓越的匠人

文字 | 湯可香

朗讀 | 文予禾

如果現在你有一把的空閑時間(一把時間不算特別多,因為現代人真是忙啊,連假設也不敢奢求太多的空閑),回到正題,如果現在你有一把的空閑時間,你會不會讀詩?會讀古詩嗎:詩經、楚辭、唐詩宋詞;會讀新詩嗎:北島、舒婷、海子、歐陽江河;會讀中國詩嗎?會讀外國詩嗎:古希臘的荷馬、薩福?還是近現代的:雪萊、普希金、歌德、惠特曼、華茲華斯?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西方詩人名字,他們的作品我們或多或少肯定也接觸過。你會不會讀?或者,今天的你會選擇聽?

你還會不會挑戰那些艱深難懂的、文學史意義極強的詩,比如今天的主題推薦:艾略特的《荒原》。《荒原》確是難懂,不客氣地說,是因為它對讀者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換句話說,你需要相當的素養,不只是文學方面的,還包括歷史學、人類學等等。就比如,《荒原》的整體架構建立在源於弗雷澤《金枝》提出的文化認知上:「文學源於原始初民的祭神儀式,古老的先人們把四季的循環當做是神的輪迴,於是便每年要舉行相應的儀式,而西方的傳奇文學是由勇士追求聖杯而來的」。再比如,《荒原》全詩受意象派詩人龐德的影響,其中的意象有一些基本的理解:荒原象徵歐洲文明,歐洲文明為什麼一片荒蕪呢?這需要聯繫當時的世界大戰來理解;火代表情慾,因此第三章的題目是《火誡》;水代表新生,故而第四章《水裡的死亡》指向死後的不可再生。等等等等吧。也許你會覺得,讀一首詩要這麼累哦,還要這麼多的知識儲備。何妨?偉大的詩有兩種,一種不需要讀者準備什麼,上手就讀,同樣讀得懂,讀得深有體會;一種則是如艾略特的《荒原》,讀者必須有所準備。但就像你現在拿著手機,不知在讀些什麼。讀厭了那些快文化、淺文學,何妨來讀讀《荒原》,何妨挑戰下要讀夠幾本書才能讀懂一首詩?何妨呢?

註:標題前半部分引自《荒原》

T.S.艾略特(T.S.Eliot,1888-1965),英國著名現代派詩人和文藝評論家。1888年9月26日生於美國密蘇里州。1906年入哈佛大學學哲學,後到英國上牛津大學並留英教書。有詩集《普魯弗洛克及其它觀察到的事物》、《詩選》、《四個四重奏》等。代表作長詩《荒原》,表達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滅,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文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1948年因「革新現代詩,功績卓著的先驅」,獲諾貝爾獎文學獎。

《荒原》發表於1922年,其創作可追至1914年。這七年對艾略特來說是一段痛苦不堪、沮喪絕望的時光。一方面詩人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不僅摧殘數以萬計的人的肉體,更打碎了無數人的心靈世界。戰爭之後,整個西方世界社會秩序發生顯著變化,傳統的價值體系解體,信仰與道德喪失,人們理想破滅、精神悲觀。這使詩人意識到人們所處的世界不再是向來宣稱的「人間樂園」,而變成了情慾泛濫和人慾橫流的「人間荒原」,一個沒有上帝也沒有神性的荒蕪世界。

另一方面艾略特個人生活亦如夢魘般傷痛,1915年他放棄了哈佛大學哲學系的任教, 留在英國從事詩歌創作,然其作品卻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與接受,甚至遭到鄙視。同年結婚,婚後卻經濟拮据,不得不進入某家銀行當職員來養家糊口,這與他的詩歌創作形成了嚴重衝突。1918年父親的去世對他更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可以想像到詩人創作《荒原》時是怎樣以破碎的心靈去描寫這個破碎不堪的世界:大地因缺水而赤土千里,樹木枯死,白骨累累,礁石間沒有流水的聲音,而人類的精神亦是空虛的,情慾是泛濫的,理想是破滅的。這一切是一個絕望痛苦的詩人的心靈折射,是他遭受重創的精神世界的映照。

《荒原》共 443 行,包括死者葬儀、對弈、火誡、水中死亡及雷霆的話五小節。詩歌主要描述了死亡、無愛的性、錯誤的理論及人們的孤獨,展現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社會的荒蕪與陳腐,向人們呈現一個絕望和黑暗的世界。藉此希望人們可以通過這篇詩歌覺醒,挽救荒原,重獲新生。《荒原》是西方現代詩歌中的經典之作,被西方學者譽為「世紀之詩」。據不完全統計,艾略特在詩中至少引用了35個不同作家的56 部作品,插入了6種外語,其中包括梵文,同時還運用了現代主義文學的多種藝術技巧。

「捨己為人。同情。剋制。

平安。平安,

平安。」

——荒原

END

編輯 | 周貝妮

文字 | 王雪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珞珈晚晴 的精彩文章:

儒林外史:儒林中偏生江湖事

TAG:珞珈晚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