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晉祠竟然還藏著一座珍貴的北宋「小木作」

晉祠竟然還藏著一座珍貴的北宋「小木作」

聽說晉祠博物館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的「小木作」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去過晉祠多次,知道這裡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知道這裡有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三大國寶建築,但真不知道這裡還保存著一座宋代的「小木作」。

從去年底開始,市文物局策劃要選取若干個蘊含太原歷史文化信息,有極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和太原電視台合作拍攝一部系列專題片來挖掘和宣傳太原的歷史文化。春節過後,集結文物系統部分專家學者選取文物,大家列舉出了太原各個時代的重要文物,選到宋代時,提到了聖母殿、侍女像、鐵人等。晉祠博物館的同志突然想到在晉祠保存有一座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模型,他們把它叫做「小木作」。經過討論,大家認為「小木作」以前沒有宣傳過,其年代久遠、價值很高,可以挖掘出很多歷史文化信息,拍攝出來可能頗有新意,會給觀眾帶來一些新鮮的東西,所以把它確定為拍攝對象之一。

顧名思義,「小木作」應該是一個體積較小的木製作品,所以我想像中的「小木作」就是像孩子們玩的積木一樣的木構模型。百度一下,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小木作」,指的是裝飾構件的製作和安裝專業,其實是一種專業的工藝或行當。可能晉祠的同志是把它引申為這個工藝或行當製作出來的產品。過了幾天,有人微信發給我一張「小木作」的照片,是一個疊壓在一起的大型木構件,這和想像中的樣子確實不一樣。晉祠的同志介紹說已故著名古建築學家柴澤俊先生曾看過這座「小木作」,稱其應是北宋作品。除此以外,再沒有其它資料的支撐,這給策劃專題片帶來了困惑。

█晉祠「小木作」

正在糾結之時,聽到台灣著名的古建築學家李乾朗教授最近在省博物院舉辦「話畫古建築」講座和《穿牆透壁——李乾朗古建築手繪藝術展》的消息。李乾朗教授從事中國古建築研究40餘年,特別是其集數十年中國古建築考察心得所著《穿牆透壁——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一書,以最能彰顯古建築特點的剖視彩圖,加上實景攝影圖像,引領讀者穿牆透壁,領略古代匠師高超的工藝技術,體驗古建築令人驚艷的空間美感,此書在龍城太原引起巨大反響。這樣一位對古建築有精深研究的學者應該能對「小木作」有一個相對準確到位的評鑒。於是我特別邀請李乾朗教授赴晉祠博物館現場對「小木作」進行解讀。

5月19日,周六,陰雨天氣,我開車接上李乾朗教授一行赴晉祠博物館,打開房門,「小木作」赫然呈現在眼前,挺大的一個物件兒,雖然已歷經千年,但保存依然完好,精巧的結構淋漓盡致地展示著古人精湛的製作技藝和「匠人精神」,古樸的造型讓濃濃的古風古韻撲面而來。李乾朗教授目測後分析,這應該是一座兩層的樓閣,層與層中間原有柱子支撐,一層應該有24根木柱,二層應該有12根木柱。解讀的過程中,李乾朗教授用筆復原了這座模型的原樣。

█李乾朗手繪「小木作」復原圖

李乾朗教授對「小木作」進行了認真的審視研究。他介紹,中國古代將建築稱為「營造」。先經營之,再建造之。經營即是構思,所以古代有做一個與建築本體類似的木構模型放在建好的建築內的習俗。在日本法隆寺、我國河北正定隆興寺都有這種情況。晉祠保存的這座「小木作」是他見過的最大的木構模型,也許是國內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模型。他認為,晉祠這座「小木作」的主要構件有著顯著的宋代特徵,應為北宋原物,如鴟吻、懸魚、出頭的普柏坊、像一朵花兒一樣的梯形扇面斗栱等,都是典型的宋代造型。「小木作」層與層之間原來樹立木柱之處,明顯是下方一層比上一層靠外,說明原有的立柱不是垂直而立的,而是略向內傾,形成一定夾角,這樣可以增加木構模型的穩固性,這在北宋《營造法式》中稱為「柱側角」。和「小木作」樣子完全相同的建築在現實中可能已不復存在,但在古畫中可以找到它的樣子。李乾朗說著,還讓人在網上搜出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上的建築與「小木作」進行比對。他認真分析了「小木作」一層的斜昂、平昂等構件造型的特點,對照發現與晉祠聖母殿及獻殿的構件造型高度吻合、如出一轍。他認為,小木作與晉祠有著直接的聯繫,一定是出自晉祠的珍貴文物,也許晉祠的土地上真的存在過這樣一座精美的樓閣。

本文轉載自太原日報

直接點擊以下文字鏈接,閱讀推薦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原道 的精彩文章:

閻錫山:閻公雅望,晉國天下莫強焉
崞縣方言俗語之三:民間故事與對詩行令

TAG:太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