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種珍貴書籍一頁紙能賣一兩黃金 可惜大部分被日本人騙走

這種珍貴書籍一頁紙能賣一兩黃金 可惜大部分被日本人騙走

原標題:這種珍貴書籍一頁紙能賣一兩黃金 可惜大部分被日本人騙走


古語云:「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形容知識的價值,並非指書中真藏著有黃金美女。


然而,在藏書界中流傳著一種說法,有一種書籍,價值不菲。一頁紙即可換一兩黃金。這就是號稱為全世界最貴書籍的宋版書。

這裡有一個故事。相聲大師劉寶瑞與郭啟儒合作過一個相聲節目。裡面有一個「萬事通」,聽人家討論宋版書很值錢,他馬上接過話來:「我家就有,還幾大摞呢。」



再詳細問,原來是《康熙字典》。


由此可見,宋版書的名聲之大。

明朝崇禎時期,江蘇有一個著名的藏書家毛晉,他家是當地的大地主,家資頗豐。但毛晉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樣熱衷功名,而是愛好收藏書籍。為了收藏各種善本秘籍遺書,不惜出重金購買。


當時,毛晉還公開懸掛徵求宋版書的啟事:「有以宋槧本至者,門內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百。有以舊抄本至者,每葉出四十。有以時下善本至者,別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用200兩銀子夠買一頁紙,用1200兩銀子夠買一本書,這位毛晉先生還真是下得了血本。時人甚至發出號召「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書於毛氏」,意思是說:做啥生意嘛,不如賣書給毛晉。


宋版書為啥這麼值錢呢?

我們知道,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此後直到北宋才發明了活字印刷。這意味著,書籍印刷成為可能。的確如此,北宋成為古代印刷業的第一個高峰時期。宋版書用紙考究,印刷精美,字體藝術價值高。同時,由於宋版書印刷量較少,流傳下來的更加稀少,以至於成為近代、現代收藏家的追捧對象,一時洛陽紙貴。



到20世紀後,留存下來的宋版書鳳毛麟角,只能用頁來計算。而且這些書籍大部分是南宋版本,價值更高的北宋版本總共不超過15部,其中大部分已經被日本人騙走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那是1905年的事情了。一個叫島田翰的日本人來到了中國。島田翰是一個漢籍目錄學家,他在中國浙江發現了一批珍貴的宋版書,其中更有《白氏六帖事類集》《三蘇先生文粹》等價值連城的北宋版本。

這批宋版書的主人叫陸樹藩。陸樹藩的父親陸心源是一名藏書家。陸心源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廣為收購書籍,成為與楊氏海源閣、丁氏八千卷樓、瞿氏鐵劍銅琴樓齊名的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



島田翰對這批宋版書讚嘆不已,有心購買。時逢陸樹藩坐吃山空,家道中落,有意將家中所有書籍售賣,標價50萬元。


島田翰回到日本,與日本三菱集團的第四代總裁岩崎小彌太商議此事。岩崎小彌太不但是世界知名的企業家,還是一個很活躍的收藏家,他所擁有的「靜嘉堂」,專門收藏日漢古代典籍珍本,規模很大。岩崎小彌太獲悉此事後,很感興趣,馬上派重野成齋赴中國上海與陸樹藩面談。

重野成齋充分施展三寸不爛之舌,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最後以區區10萬元成交。1907年6月,陸心源收藏的、包括宋版書在內的珍貴書籍共4146種43218冊,全部被賣給日本人,收藏於日本靜嘉堂。



如今,中國學者要查看宋版書,只能遠渡日本,到靜嘉堂去做客,實為千古遺憾。


【參考資料:《常熟文史資料選輯·常熟文史》《在日本靜嘉堂訪漢籍珍藏》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五次中東戰爭為什麼阿拉伯國家加起來都打不過以色列
斯大林格勒戰役剛打一半毛澤東就寫社論:希特勒只有死路一條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