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淺談糖尿病足

淺談糖尿病足

糖尿病在中醫學中稱為「消渴症」,而糖尿病足在中醫學中則稱為「脫疽」,亦可稱為「消渴足」。中醫認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氣虛陽衰寒凝,氣虛不能帥血,陽衰不能溫熙,寒凝則血液瘀滯不行,久之則趾端壞死而成脫疽。

糖尿病足的3個階段

在中醫眼裡認為糖尿病足的病程較長,病機複雜,根據其病機演變和癥狀分為了以下3個階段。

早期:氣陰兩虛,脈絡閉阻。本病因糖尿病日久,耗氣傷陰,氣虛則血行無力,陰虛則熱灼傷津,血行澀滯,均可釀成血瘀,瘀阻脈絡,氣血不通,陽氣不達,肢端局部失養而表現為肢冷、麻木、疼痛。即患肢麻木、沉重、怕冷、步履不便(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小腿或足部抽掣疼痛,需休息 片刻後才能繼續行走。患足皮色蒼白,皮溫降低, 趺陽脈(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相當於西醫的局部缺血期。

中期:濕熱瘀毒,化腐成疽。若燥熱內結,營陰被灼,絡脈瘀阻;或患肢破損,外感邪毒,熱毒蘊結;或肝經濕熱內蘊,濕熱下注,阻滯脈絡;或脈絡淤血化熱,淫氣於筋,發於肢末,則為肢端壞疽,而至肉腐、筋爛、骨脫。若毒邪內攻臟腑,則高熱神昏,病勢險惡。即患肢疼痛加重,入夜尤甚,日夜抱膝而坐。患肢畏寒,常需厚蓋、撫摩。劇烈靜息痛往 往是潰爛先兆。患足膚色暗紅,下垂位明顯,抬高 立即變蒼白,嚴重時可見瘀點及紫斑,足背動脈搏 動消失。皮膚乾燥無汗,毳毛脫落,趾甲增厚變形。 舌質暗有瘀斑,苔薄白,脈沉澀。相當於西醫的營養障礙期。

晚期:若遷延日久,氣血耗傷,正虛邪戀,傷口遷延難愈。表現為虛實夾雜,以肝腎陰虛或脾腎陽虛夾痰瘀濕阻為主。病情發展至後期則陰損及陽,陰陽兩虛,陽氣不能敷布溫熙,致肢端陰寒凝滯,血脈淤阻而成。若治療得當,正氣復,氣血旺,毒邪去,則可癒合。即患部皮色由暗紅變為青紫,肉枯筋萎,呈乾性壞疽。若遇邪毒入侵,則腫脹潰爛,流水 污臭,並且向周圍蔓延,五趾相傳,或波及足背,痛 若湯潑火燃,藥物難解。伴有全身發熱,口乾納呆, 尿黃便結等症。經治療後,若腫消痛減,壞死組織 與正常皮膚分界清楚,流出薄膿,或腐肉死骨脫落, 創面肉芽漸紅,是為佳兆。反之,患部腫痛不減,壞疽向近端及深部組織浸潤蔓延,分界不清,伴有發 熱寒顫,煩躁不安,此為逆候。該病壞疽分為三級: 一級壞疽局限於足趾或手指部位;二級壞疽局限於 足跖部位;三級壞疽發展至足背、足跟、踝關節及其 上方。此期相當於西醫的壞死潰瘍期。

可能文字不夠直觀,接下來我將發出幾張圖,給大家看看糖尿病足的危害

臨床中,中醫扶陽法可有效改善或恢復糖尿病足諸種癥狀,利用中藥秘方外用治療,同步口服扶陽中藥,可快速讓傷口在短期癒合,以期達到臨床治癒,讓患者減少病痛,生活質量達到更好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扶陽中醫 的精彩文章:

慢性腎炎=尿毒症!看完你就明白了
黃褐斑又稱「肝斑」,突然「肝疼」,大病找上門!

TAG:扶陽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