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調設立印太司令部「以軍帶政」圍堵中國
原標題:美高調設立印太司令部「以軍帶政」圍堵中國
即可訂閱
戴維森與前任哈里斯舉行交接儀式
5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宣布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美國海軍上將菲利普·戴維森出任首任司令。該舉措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啟了這一宏闊戰略的序幕。從美國政府及美軍近年來一系列的戰略調整看,用印太替代亞太是大勢所趨,其根本目的在於應對一個更加強大、力量投射不斷擴大的中國。
改名體現美軍重心調整
馬蒂斯在命名儀式上稱,重新命名的原因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連接日漸緊密,美軍有著根據環境變化調整指揮體系的傳統。馬蒂斯特彆強調,當前美國整體向西聚焦,而印太更能夠體現出這種戰略轉移。印太司令部的前身太平洋司令部是美軍首個戰區司令部,也是美軍覆蓋範圍最大、預算投入最多、海外兵力部署最多的戰區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已包括了大部分印度洋和太平洋,如今的改名沒有擴大其職能範圍。但是,正如馬蒂斯所說,改名並不僅有象徵意義,體現了美軍在全球領域及這一地區的戰略部署將發生變化。
此前美國六大戰區司令部作戰區域劃分
其一,改名印太進一步提升了該戰區司令部的地位。在改名之前,太平洋司令部在預算、兵力上領先於其他戰區司令部,但其地位並不特殊。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太平洋司令部雖然時刻準備著「明日開戰」,卻處於全世界最為安定祥和的地區。該戰區司令官往往是其軍旅生涯的最後一站,其上升空間遠比不上中央司令部和部分功能性司令部。這一局面在改名後將有很大改觀,如今的印太司令部不僅是一個普通的戰區司令部,而成為了美國印太戰略的主要依託,是美軍未來20年乃至更長時間重點經營、打造的指揮中樞。
其二,體現出美國全球軍力部署向西、向南的整體方向。根據美軍決策層的設想,印太司令部將顯著增加對印度洋和印度的重視。美軍將通過此次更名調整在這一地區的軍事部署和軍事存在,把更多資源、兵力和夥伴關係經營放在印度洋及連接印度洋太平洋的地區。在美軍整體規模、預算投入及戰區規劃基本固定的情況下,增加對印度洋的投入將更多通過內部整合的方式來完成。美軍已經將更多新出廠的先進武器投向這一地區,替換落後的戰鬥力構成。除此之外,美國還可能將中央司令部、非洲司令部與印太司令部整合,提升美軍對印度洋及印度次大陸的覆蓋能力。如果朝核問題趨緩,美國也可能將部分軍事存在從東北亞調向更為南部的地區。美軍甚至可能將印太司令部的指揮地點從偏向東北亞的夏威夷轉向兼顧印度洋、太平洋的關島。
其三,海上通道和連接地帶將成為印太司令部的核心職責。太平洋司令部的設立初衷是阻止敵國從太平洋攻擊美國本土,因此其司令部放在夏威夷,主要兵力部署在西太平洋。美國助理防長薛瑞福稱,美軍將致力於維護「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其中「開放」意味著海上通道和各種連接的開放。馬蒂斯稱,印太「有很多的帶和很多的路」。由於印太司令部將同時重視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個廣泛海域,維護兩大洋的連接地帶就成為印太司令部履行其職責最為經濟的方法。
印太戰略的主要依託
從特朗普在2017年11月拋出「印太戰略」以來,美國如何落實、推進該戰略就面臨著廣泛質疑。從特朗普在國際經濟領域的一系列行動看,美國整體的戰略走向變得更加保守、孤立,這與其提出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構想存在巨大反差。不少學者認為印太戰略只是一個虛多實少的戰略幌子,美國缺乏經營印太的意願和能力。但是,從新年以來美國一系列戰略性動作看,印太戰略有可能比「亞太再平衡」更為長久、更有延續性,印太司令部就是該戰略的核心依託。
印太戰略仍然會走先軍後經、以軍帶政的路徑。設立印太司令部是美國落實印太戰略的第一步。從這一步的選擇看,美國仍然延續了「亞太再平衡」的基本路徑,即由軍事調整帶動軍事關係提升,由軍事合作帶動雙邊、多邊關係互動,再通過軍售、軍援等方式捆綁軍事關係與經濟合作,帶動美國與對象國的產業合作。因此,新成立的印太司令部將成為美國印太戰略中最為活躍的參與者,將藉助軍事交流與聯合軍演等方式率先向印太地區國家表明美國落實印太戰略的決心。
促進美印進一步走近。相比太平洋司令部,印太司令部更體現出美國對印度和印度洋的重視。印度顯然將率先注意到這種變化。在正在舉行的香格里拉峰會上,印度總理莫迪幾乎複述了「印太戰略」的核心內容:「基於規則的秩序」、海上與空中通道開放、國家無論大小應得到平等對待。印太司令部將促使印度與美國海軍的交流提升到更高水平,美國也將希望在印度洋獲取更多可以停靠的港口和可以補給的基地。兩國將在維護該地區海上通道安全上採取更為一致的立場。
區內安全合作的主要平台。美國將美、日、印、澳四邊合作視為印太戰略的基石,將區內盟友和夥伴關係作為該戰略的重要補充。即便增加了對印太的軍事投入,美國也深知只靠美軍無法保持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平衡,但如果美國能夠儘可能調動區內的軍事夥伴,這種平衡能夠在相當長時間內向美國方面傾斜。將名稱改為含義更為寬泛印太司令部能夠淡化該戰區司令部的「美國色彩」,讓該司令部承接更多軍事合作、軍事交流的任務。印太司令部很可能將起到類似於中央司令部的作用,即統領、帶領這一地區的盟友國家應對同一挑戰和威脅。
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演習今年以「南海軍事化」為由將中國排除在外
美國對華軍事思維發生重大變化
印太司令部針對中國是一個連美方都無意掩飾的事實。該司令部的設立是美國一系列對華軍事動作的組成部分,標誌著美國對華軍事思維的方向性變化。
第七艦隊是美推行印太戰略的主力軍
首先,印太司令部標誌著美國對華策略將從對沖轉向近似圍堵。從奧巴馬提出「重返亞太」開始,美軍即顯著增加了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存在。這一時期,美國採取的主要是對沖策略,即隨著中國軍力增強同步提升美國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布局及美國盟友夥伴的軍事能力。這種策略是一種相對消極的離岸制衡方案,可避免霸權國家和崛起國家發生激烈碰撞。如今,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戰略上已明顯超出了對沖的範疇,而在採取一種更加激進的策略。根據離岸制衡創造者米爾斯海默的理論,一旦霸權國家發現無法通過消極手段平衡崛起國家的挑戰勢頭後,就會採取主動介入的方式修復這種平衡。這剛好能夠解釋美國當前對華戰略的整體性變化。印太司令部所覆蓋的兩洋地區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高度重合,表現出美國尋求通過軍事手段在「一帶一路」外圍擠壓中國的力量投射,阻止中國佔據「區域主導權」。美國也不排除採取一些惡性競爭的方式,以非對稱方式增加中國獲取地區安全主導權的成本。
其次,中美在南海、台海的軍事較量將進一步加劇。印太司令部帶來的美國軍力部署向南、向西的整體方向給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帶來了更大壓力,由「亞太在平衡」造成的南海和台海都可能呈現升溫勢頭。在南海方面,由於印太司令部將兼顧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洋,以保衛海上通道順暢為主要職責,其對於中國在南海部署的挑戰將更加頻繁。近期,美國首次派出兩艘戰艦同時挑戰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其中一艘還是更具戰略意義的巡洋艦),派出三批次B52戰略轟炸機到東沙「操練」,就表現出美國這種變化。在台海方面,民進黨當局把美國的印太戰略視為救命稻草,一直有意從各種層面上配合、加入該戰略。這種圖謀與美國希望將重點轉移到西太平洋南部、採取非對稱方式挑戰中國的戰略設計契合,美國可能藉機不斷提升與台軍事接觸力度,提升對台軍售質量。在香格里拉安全對話會上,馬蒂斯還首次表示將根據「與台灣關係法」幫助台灣發展適當的防禦手段。如果美軍將印太司令部指揮所移到關島,該司令部將顯著增強對台覆蓋能力。
最後,中美兩軍交流面臨更大阻礙。在太平洋司令部時期,中美雖然在一些敏感議題上有所爭執,但在兩軍交流上整體呈現上升勢頭。軍艦互訪、參與多邊聯合軍演等交流方式提升了兩軍的互信水平。但是,印太司令部從定位、職能、覆蓋範圍上有著極強針對中國的意圖,這將會對兩軍高層看待軍事交流產生微妙影響。近日美國國防部取消邀請中國參與「環太平洋軍演」的計劃就顯示出這種苗頭。如果「環太平洋軍演」日後更名為「印太軍演」,那將給中國方面傳遞出更加消極的信號。
作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環球戰略智庫特約研究員李崢
※美俄真會在敘利亞大動干戈?
※緬甸政府高調「打虎」或將撬動政界變革
TAG:環球戰略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