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名將終於敵不過刀筆之吏,飛將軍李廣到底還是自殺了

一代名將終於敵不過刀筆之吏,飛將軍李廣到底還是自殺了

文/盛俊鋒

飛將軍李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享譽頗多的將領,歷代均不乏文人對其推崇備至,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就曾有名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然而李廣徵戰一生,卻從未封侯,最後甚至落得個含憤自刎的下場,令人不勝唏噓。王勃曾在其千古名序《滕王閣序》中慨嘆道:「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但李廣其人究竟如何?「李廣難封」又是否真的僅僅是因為「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呢?

據《史記.李將軍列傳》所載,李廣是秦朝名將李信的後人,世居隴西。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叩關,李廣於此年從軍,抗擊匈奴。李廣「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從此步入仕途。

漢景帝時期爆發八王之亂,李廣追隨漢太尉周亞夫平定叛亂,戰功卓著,曾於萬軍之中行斬將奪旗之舉,聲名大顯。但此時景帝胞弟梁王劉武私授李廣印信,用以籠絡這位年輕將領,為景帝所忌,因此還朝後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封賞,只是被徙為上谷太守,鎮守邊關,抵禦匈奴。由於李廣為將,最喜衝鋒陷陣,其好友,時任典屬國(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部長,負責與其他少數民族進行商洽)的公孫昆邪擔心他會在大戰中不幸身亡,因而「為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漢景帝於是將他轉調上郡。

李廣擔任上郡太守期間,景帝派了一個中貴人(宦官)「從廣勒習兵擊匈奴」,這個中貴人或為監督之用,類似明朝時期的監軍太監。史記記載,這個宦官有一次帶著數十騎兵在野外遇到三個匈奴,「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李廣得知此事,認為這三個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鵰能手,見獵心喜,遂自己帶了上百騎兵前去追殺,殺二人,生擒一人,卻不慎闖入匈奴大軍之中。匈奴以為李廣等人是誘敵之軍,不敢冒然出擊,才讓李廣逃過一劫。

景帝死後,武帝即位,李廣被授與未央衛尉一職,與長樂衛尉程不識一起率軍屯兵抗擊匈奴。史載「廣行無部伍行陣」,「舍止,從自便,不擊刀斗以自衛」(刀斗,軍中更鼓之類,用於示警),而僅僅是派斥候負責簡單警戒。

李廣曾率軍於雁門與匈奴大軍作戰,因寡不敵眾被生擒,後來靠裝死耍詐,搶了一個胡人小孩的馬才逃脫回來。因為戰敗且損失兵馬眾多,被判為斬首,李廣繳納大量銀錢才贖回一條命來,卻被廢為庶人。閑居期間,李廣曾與人騎馬夜行,行至霸陵,被當時喝醉酒的霸陵尉喝止,李廣因而記恨在心。後來李廣復出,第一件事就是請求漢武帝派霸陵尉當他部下,到了軍中就立馬把他殺了泄憤。

元狩四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遠征大漠,與匈奴決戰,李廣被任命為衛青所部前將軍一同出征。

衛青出塞後,從俘虜口中得知單于位置所在,為求畢其功於一役,衛青決定自己與公孫敖正面迎擊匈奴大軍,而讓李廣向東進軍側面夾擊。李廣此時年歲已高,深知這可能是自己這輩子最後一個立功封侯的機會,同時這也是生擒單于,留名青史的千載良機,於是向衛青請求正面作戰。「大將軍青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衛青受了皇帝告誡,同時也擔心以李廣立功心切的心態和以往的行事作風會破壞這次意義重大的軍事行動,便拒絕了李廣的請求,嚴令其按令行事。李廣因此含憤出征,「不謝大將軍而起行」。而更令人吃驚的是久經征戰的李廣卻迷失了行軍方向,以致未能在指定時間內到達作戰地點。而正面戰場上,匈奴單于不敵衛青,「單于遁走,弗能得而返」,自此漢軍徹底失去了這一生擒匈奴單于的千載良機。

雖然匈奴單于逃遁方向與衛青讓李廣前去的位置不同,但李廣終究是誤了日期,衛青此時想必也因沒能奏全功而怒火中燒,便派人去李廣軍中問責。李廣無言以對,又不願受刀筆之吏問責之辱,遂自刎而死。

縱觀李廣一生,以勇武成名,卻無大將之才,且李廣雖然愛惜士兵,卻心胸狹隘(殺霸陵尉),雖自命不凡,戎馬一生,終究還是未能封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明代皇宮御膳房雜役風光回鄉,建了一座石門,後人石門趙保存至今
慈禧最寵信的太監:鮮為人知的劉誠印,沒有惡名只因死得太早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