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上清華,可是我連養老院都住不起
作者:遺君明珠
來源: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
01
之前有一篇比較火的文章,題目叫《我倆兒子上清華和人大,可我還是進了養老院》。
(點擊藍色字體可查看文章)
文章中說,李老今年70歲,老伴兒68歲。
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之後繼續深造並取得了高學歷。
如今,兩個兒子都在北京定居,都買了150平米的大房子,稱得上功德圓滿。
剛退休的時候,老兩口經常出門旅遊,甚至在麗江,他們還租了一間民房,連續3年都在那邊過的夏天,自己買菜做飯。
過得逍遙自在,
就像居家過日子一樣。
只是,隨著老兩口的身體越來越差,終於雙雙因病住院,需要有人照顧。
雖然他們並不差錢,但請的保姆總是難遂心愿,而兩個兒子雖然都住著150平米的大房子,卻都沒有主動請他們去家裡住。
最後,老兩口還是決心住進了養老院。
02
老兩口的晚景讓人唏噓,從他們身上,彷彿看到了我們自己的未來。
但理性地說,李老夫婦的晚年,已經是很多人能夠達到的最理想的結果。
身體健康的時候遊山玩水享受人生,跑不動了住進養老院請人照料,這一切都得益於他們經濟上相對寬裕,更有養老金支撐。
然而,這樣的晚年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得到。
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有一對普通的農民夫婦培養了一位上清華的兒子,他們的兒子畢業後也留在了北京,相信他們晚年生活遠遠不及李老夫婦。
把他們寫成文章,題目該是「
我兒子上清華,可是我連養老院都住不起
」。
03
前兩天媒體還報道過。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位本科、碩士、博士都是清華畢業的大學老師,月薪不過6000元。就算再加上其他的福利,也不會太多。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這樣的收入,即便有北京戶口等附加值,讓自己和下一代能夠在北京立足就已經不錯,想對上一代進行反哺,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退一步說,就算收入足夠高,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和工作節奏,也難以做到天天在父母膝下承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比如李老夫婦,即使住進了北京兒子的家裡,他們同樣也還是「空巢」老人,他們的孩子每天要趕著上班,不可能時時陪在家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如果他們生活不能自理,還得請保姆照顧,如果生病住院,時間長了的話還需要請護工,這是非常客觀的現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孩子上不上清華,和老人住不住養老院,真的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不管孩子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都沒有能力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更解不開當前養老的困局。
04
在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傳統的居家養老情結,老人更需要的是情感的慰藉。
正因如此,當李老夫婦生病住院,孩子們出現在病房門口的時候,他們這樣想:
「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那一刻,我居然有些傷心,就好像自己受了什麼天大的委屈一樣。老伴兒更是哭得一塌糊塗,孩子們越安慰,她哭得越凶。」
但居家養老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慢節奏、低壓力的生活,最好,子女再多一些。
比如在農耕社會裡,就更容易出現四世同堂的生活,幾代人的工作生活都離家不遠,甚至有人會時刻在家,不用出去工作。
這樣,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老人在家裡就能夠得到較好的供養,他們能夠經常看到孩子,滿足感情上的需要。
而現在,這樣的生活已經越來越不可能。子女太少,工作節奏太快,生活壓力太大。
即使老人有錢,也買不來子女的時時陪伴。
05
人到中年,和朋友們在一起時,難免會經常討論將來老了的問題。
大家得到的一致答案是,
指望不上孩子
。
一般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最多的兩個。
而他們,很可能會要不止一個孩子,也不可能像我們這一代一樣有一份穩定而清閑的工作。他們哪兒有時間和能力照料我們!
我們能夠做的,只能是多攢錢,同時鍛煉好身體。
在能自理或半自理的時候,能夠和孩子們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既不相互麻煩,又能夠經常見到。
等真的到了不能自理的時候,有什麼經濟條件,住什麼樣的養老院,不管我們內心愿意或不願意,都是同樣的歸宿。
而傳統的居家養老正在逐漸成為過去。且孩子也不僅僅屬於我們,我們能夠選擇的,只能是放手。
※怕蚊子的小仙女們,最潮的驅蚊方式來了!
※學會沒脾氣,不擺臭臉的過程,其實也是長本事的過程。
TAG:治癒繫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