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鄉拍攝全組一個月只洗一次澡,這位從牧區走出的導演靠什麼「震住場子」?

下鄉拍攝全組一個月只洗一次澡,這位從牧區走出的導演靠什麼「震住場子」?

文 | 何佳子;來源 | 影視獨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

拉華加出生在青海牧區。村子裡的同齡人大多早早輟學,與牛羊為伴,開始了牧民的生活。讀小學時,從家裡到學校,少年拉華加需要騎馬走上兩三個小時。住校的日子很漫長。家裡沒裝電話的父母也無法準確得知孩子回家的日期。於是,在學校的日子總是比預想的長。

因此,當結束高考的拉華加收到青海民族大學物理系錄取通知書卻又主動退回去的時候,父親的心情是不解而沉重的。出於內心模糊而懵懂的熱情,拉華加放棄了身邊同學夢寐以求的上大學的機會,去北京追尋自己的電影夢。

得知消息的班主任老師甚至直接到家裡找他,問他是不是在擔心學費的問題,還告訴他可以申請助學貸款,「一定要把握機會」。

許多同學聽到消息後給他打電話,詢問原因。「他們都覺得我太傻了。」回憶起那時的選擇,拉華加說,如同《旺扎的雨靴》中的小男孩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雙雨靴。對他來說,電影或許就是那雙雨靴。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雙雨靴

最初,拉華加的想法很簡單,只是對電影有一種熱情。父親的態度同樣明確,兩個字,「不行!」直到有一天晚上,父親和拉華加長談後扔下一句話,「你要想清楚,這不是鬧著玩的,去了就不能再回頭(上大學)了。一旦決定,就要堅持下去。想清楚,給我最後的答覆。」拉華加甚至沒作絲毫等待,馬上給出了答案,「決定了,學電影!」

從青海到北京,一路讀藏語民族學校的拉華加最先遇到的就是語言關,「普通話說不好,平時交流時,經常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初入片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導演助理,「其實就是專職給導演的對講機充電,做一些生活服務的事情。」

在片場,他喜歡觀察,觀察導演,也觀察各技術部門的人。「統籌是門大學問,」他告訴記者,尤其作為新人導演,處理和統籌各方面關係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如果處理不好,各部門不好好配合,片子也出不來。」

採訪中,拉華加一再提及「萬瑪老師」對自己電影之路的啟蒙與影響。他口中的「萬瑪老師」,就是曾拍攝《靜靜的嘛呢石》《塔洛》等影片的藏族導演萬瑪才旦。

2015年,萬瑪才旦拍攝的劇情片《塔洛》獲得第七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金獅獎提名,他自己也憑藉此片獲得第五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拉華加就是該片的副導演。

「其實,我認識電影,也是從萬瑪老師的作品開始的。」對當時「漂」在北京電影圈的拉華加來說,認識萬瑪才旦是一個轉折點。「當時萬瑪老師給我的建議是,先去學校系統地學習一下電影。」

聽從建議的拉華加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成為導演系的一名學生。從簡單模仿作業到不斷學習鏡頭語言,加以理解,再吸收釋放,在他看來,電影學院的學習過程本質上是一種傳承關係,是「從電影中學習電影」。對於知名導演的作品,拉華加習慣於從一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一直梳理到最後,「在這個縱向的觀察學習中,會有不少創作、藝術層面的新感悟。

「對於劇組來說,很容易出現一些矛盾,原因就在於沒處理好各部門之間的關係。甚至說,如果導演和攝影師意見不合,拍攝現場會非常尷尬。」不同於導演系其他同學一到假期便埋頭拍攝短片作品,學校放假時,拉華加更願意「扎」在劇組,「一是學習,觀察導演在現場的工作方式,學習統籌和處理各部門的關係;二是賺些生活費。」漸漸的,他從導演助理變成了副導演。在自己的長片處女作《旺扎的雨靴》中,化妝組的一位老師就是這樣被他拉來的。

在劉桐生執導的電影《晴暖玉樹》中,拉華加擔任副導演、翻譯。由於拍攝地地處高原,組裡一位化妝師高原反應嚴重。看在眼裡的拉華加跟著跑上跑下,幫忙拿東西,減輕他的負擔,漸漸就和化妝師熟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當導演,拍戲了,我來幫你。」沒想到,四五年後,拉華加真的當了導演,「我就聯繫了他。他二話沒說,立馬推掉了另一個劇組,趕來幫我。」

拉華加編劇並執導的首部長片作品《旺扎的雨靴》先後入圍第六十八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競賽單元、香港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注目未來單元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並獲選北京電影學院第七屆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獲得第二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廣電總局青年優秀編劇獎、北京國際電影節注目未來單元最受注目編劇獎。

《旺扎的雨靴》改編自才朗東主的同名短篇小說,拉華加擔任編劇、導演,萬瑪才旦擔任監製,兩次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提名的呂松野擔任攝影師,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的陳中國和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孟中擔任製片人。

對於新人導演來說,這個班底份量頗重。一方面,是頭戴光環的成熟團隊給予的品質保證,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投資方對於「頭重腳輕」的可能猜測:「你能震得住場子嗎?」拉華加坦言,初期洽談時,一位投資方直接問他,要不要把攝影師換成自己的同學,「組裡的大腕兒能聽你一個新導演的?」

在這一點上,拉華加倒是沒什麼擔憂。在此之前,他曾在萬瑪才旦執導的《塔洛》和楊瑾執導的《那年八歲》等影片中擔任副導演,與攝影師呂松野等有過合作,「所以,這次合作非常默契。呂老師和我經常交流,從沒紅過臉,反而有一種創作的樂趣。」

相比於生活中的好脾氣,創作中的拉華加有自己的堅持。「整個過程中,找資金是最困難的。最開始,一些投資方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就說可不可以編劇是你,但是導演換個成熟一點的,都是諸如此類的意見。」拉華加說,自己最堅持的是兩點,一是必須用自己的團隊,二是投資方不能插手創作,「你可以提建議,但是為了市場需求直接要改劇本,那不行。

「其他如製片、管錢的我不管,但主創團隊必須是我這邊定的。堅持的原因就在於,一是保證主創團隊的完整和默契,二是我自己對這個故事還是有感情的。如果是東拼西湊、臨時拉的班子,肯定很出現各種問題,會影響到能不能把最核心的東西呈現給觀眾。如果拍出來還是像個粗糙的學生作品一樣,那是很可惜的。」正是基於這兩點堅持,儘管之前劇本多次獲獎,但《旺扎的雨靴》項目卻遲遲未能開啟。

資金沒落實,拉華加就每天都跑到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去找製片人陳中國。「陳老師估計都有點煩我了。」他笑著說。最終,這部影片還是順利地完成了拍攝。「現在正在談發行,希望可以進入藝術院線,讓更多的觀眾看到。」

雨靴腳下的電影路

上學時,班裡同學幾乎都比拉華加年紀大,「有時候會被欺負。」這個小小的插曲與家和學校之間遙遠的距離一起,構成了他關於故鄉和童年的部分回憶。拉華加的哥哥是村子裡第一個大學生,「他是個很有才華的歌手。」也基於這一點,當拉華加收到青海民族大學物理系的錄取通知書時,父親對拉華加前程的設想是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

似乎每個人都曾有過想要而不得的缺憾。在童年,這種記憶被凸顯得格外深刻。一件花裙子,一塊水果奶油蛋糕,一部最新款式手機,在大人的眼中,這些需求遠沒有成績單、輔導班或者家裡的新沙發來得切合實際。

《旺扎的雨靴》中,生活在藏地農區的小男孩旺扎一直想擁有一雙漂亮的雨靴。然而,等他擁有了一雙雨靴之後,卻一直沒有下雨。於是,他盼望下一場大雨,從而能夠在雨天穿上這雙雨靴。

「每個孩子心中都曾有過一雙雨靴,大人也不例外。」這雙頗具象徵意義的雨靴,在拉華加年少時,是一雙有著足球印花的球鞋。「當時,在村子所有男孩子中間,那是最流行的。」反覆央求之下,父親答應了他的請求,但要等到新年時才能穿。「那時,我每天都盼著能趕緊到新年,好穿上那雙鞋。」

長大後的拉華加接觸到了文學和小說。在才朗東主的小說《旺扎的雨靴》中,他感受到了來自童年自己的觸動和共鳴。「就好像把這本書私藏進了自己心裡,想著有一天一定要把它拍成電影。」

直到有一天,在別人的引見下,拉華加見到了才朗東主。聽完拉華加的講述後,才朗東主同意讓這個年輕人試一試。「劇本在改編過程中,改了很多版本。最後,把劇本拿給才朗東主老師,他說滿意,我才真正放下心來。」

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子,拉華加和攝影師呂松野勘景時幾乎跑遍了青海。最後,他們找到了影片拍攝地——化隆縣塔加鄉。但現實情況是,儘管與故事場景極為契合,但這個有著三百年歷史的藏族小村莊連一個小招待所都沒有。50人的團隊住在哪兒,成為擺在拉華加面前的難題。

縣城距離太遠,肯定不行。住在老鄉家裡,也不現實。最後,在與當地政府溝通協商後,50多人的劇組擠進了學校的學生宿舍里。「拍攝時間是8月,天氣特別熱,拍攝現場就更不必說了。學校宿舍本來要在暑假翻修,我們跟學校溝通了多次,終於同意等我們拍完再施工。可能也由於這些原因,拍攝起來效率特別高,差不多28天就全部拍完了,比原計劃的40多天要快很多。」拉華加笑著說。

在差不多30天的時間裡,由於條件所限,拉華加只帶著劇組集體去縣城洗過一次澡。以致於在拍攝完成的最後一天,有劇組的工作人員早早就收拾好行李,催促著趕緊發車,「太想出去洗個澡了。」

影片中小男孩旺扎的扮演者周拉多傑是土生土長的藏地農區孩子。起初,害羞的周拉多傑不習慣鏡頭,拉華加的方法並不是馬上給他講戲或者在鏡頭前逗他,而是在保證台詞口語化的基礎上給周拉多傑更多的適應時間。「你不能催他。慢慢的,他習慣了鏡頭,台詞也是日常化的表達,用的也是本地的安多農區方言,他自然能進入故事情境之中。」

對於電影,拉華加說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解讀,「文化背景不一樣,年齡不一樣,看法也會不同。」儘管相對而言,藝術電影和藝術院線在國內仍屬小眾,但起碼比20年前要好得多,「有了越來越多的專註藝術電影投放的公司,也有了更多樣化的放映平台,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也更近了。

作為從影展走出來的青年導演,拉華加認為,包括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在內的不斷湧現的電影創投會更多的給予新人導演及其作品以公眾關注度,拉近青年導演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進了電影圈之後,才知道這一行的不容易。」拉華加笑著說,「從前我只是認為拍電影挺酷的,經過系統學習之後,才知道電影原來是這樣博大的概念。接下來,我會繼續學習、消化,堅持走下去。」

(何佳子,「廣電獨家」記者,正在饒有興趣地探尋影視文化圈的秘密法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電獨家 的精彩文章:

現實題材迎來風口,「真實綜藝」反映新時代中國精神
600人團隊,85位剪輯師,2年倒計時運營…《創造101》給行業帶來什麼?

TAG:廣電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