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之西周:為什麼歷朝君主總喜歡分封然後又削藩?
上一節我們講到西周得以立國的4大關鍵節點。經過始祖們的多代努力和關鍵抉擇,周部落終於在姬發繼位後奇襲商朝,君臨天下,開創了影響深遠、中國歷史上歷史最長久的800年大周。
君臨天下之後,周武王姬發首創了封建制度,即封邦建國,分土地給聖王后裔、王族、功臣,層級嚴明的治理國家。那麼,周武王為什麼要創立封建制度呢?又帶來了怎樣的結果?
一個原因
在周朝以前,方國多數是隨著部落的壯大而自然形成的,形成之後只要向當朝天子表示效忠即可受到認可。周部落便是如此,隨著部落的壯大很快就得到了商朝的認可,姬昌還被任命為西伯。但是這種任命是基於對方國既有實力的承認,很難換來方國的忠誠,而且天子對方國的控制也極其微弱。
姬發就趁著商朝大軍遠征東夷、國都空虛之際襲擊了朝歌,推翻了商朝。成為天子後,姬發深刻地認識到王朝的統治並不穩固,第一,商朝遺民依然隊伍龐大,不可小覷;第二,西周國都豐鎬(今陝西西安)遠在西北,並不利於掌控遼闊的天下;第三,東夷、淮夷、犬戎環繞,強敵林立;第四,使喚方國並不容易,朝廷和方國之間並沒有同呼吸、共命運的感覺。
於是,為了鞏固周朝統治、加強對國家控制,周武王進行了嚴密系統的分封:1.分封聖王后裔拉攏貴族人心,如神農氏後裔封焦、黃帝後裔封祝、帝舜後裔封陳、大禹後裔封杞;2.分封功臣謀士,如伐商軍事、大陰謀家姜尚封齊,召公封燕;3.分封王族,如周公姬旦封魯,王弟叔鮮封管,叔度封蔡;4.安撫現有勢力,如紂王之子武庚封殷,承認吳國統治等。
圖1 分封制度
三大目的
出於鞏固統治、加強對國家控制的考慮,周武王首創了封建制度,分封了大批諸侯,允許諸侯繼續分封,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組成的等級嚴密、權責分明的統治體系。
封建制度有效的幫助周武王實現了三大目的,他們分別是:1. 鞏固統治:諸侯如星羅棋布般分散在全國各地,有效彌補了西周國都偏遠、管理不便的不足;2. 保衛王室:分封后的諸侯,權利和正當性來自周王室,和周王室同呼吸、共命運,所以諸侯們多數對保衛周王室盡心儘力,眾星拱月般地尊奉周王室;3. 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封建制度讓周天子成為 「天下共主」 ,王室可以對整個領土進行有效控制,而不再僅僅是夏商時期的 「諸侯之長」 。
三種結果
短期來看,直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前,封建制度都有效的幫助周王室實現了上述提及的三大目的,消除了周武王的四大憂慮:商朝遺民造反不成;豐鎬雖遠,但只需管理諸侯即可;戎夷在周王室和諸侯打擊下難成氣候;方國被取締,諸侯們十分聽話。
中期來看,直到春秋末期,東周威烈王冊封「三家分晉」的韓趙魏為諸侯前,各路諸侯雖然開始強弱向並、不再完全聽命於周天子,但各路霸主依然強調「尊王攘夷」,繼續用心包保護王室。
長期來看,封建制度讓諸侯在封地內各自為政,集軍、政、財權於一身,諸侯國壯大後不再聽從王室,反而成為了王朝的掘墓人。最終,周朝被西部諸侯秦國滅亡。
圖2 秦滅六國
最好的規則就是變化的規則
周王室封建制度短期和長期相抵觸的效果,足以讓我們看到,規則很難是一成不變的,國家初建時的優秀的戰略布局可能反而成為後期的累贅。這也就解釋了後來的很多政權在建國之處大肆分封,但不久便積極削藩的原因,如漢朝、西晉、唐朝、明朝以及清朝。
在如今的企業管理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條規則的普遍適用,如阿里巴巴最初想「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如今卻在做「包羅萬象的生活平台」;谷歌最初想要「不作惡」,如今卻要「做正確的事情」;小米手機最初想做「發燒手機」,現在卻在做「硬體百貨」;鎚子手機最初要搞「手機革命」,如今喜歡「吹泡泡」。
圖3 吹泡泡
關注陽光舊事錄,觀看古往今來,解讀大千世界!
※天命所歸還是策略得當?劉邦奪取天下的三大殺招,項羽要哭了
※帝王也不免俗,三個小故事揭開天子的神秘面紗
TAG:陽光舊事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