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代東亞:一個一再被撩起的話題

近代東亞:一個一再被撩起的話題

2017年10月,東京勉誠出版社出版了《作為「異鄉」的日本——東亞留學生所見到的近代》(〈異郷〉としての日本 : 東アジアの留學生がみた近代),此書是《作為「異鄉」的大連、上海、台北》(「異郷」としての大連·上海·台北)的姊妹篇,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的徐靜波教授系編者之一,本文系徐教授的編者手記。

《作為「異鄉」的日本——東亞留學生所見到的近代》(〈異郷〉としての日本 : 東アジアの留學生がみた近代)

2014年6月,我去日本大學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時在東洋大學文學部任教的和田博文教授獲悉我到了東京,請我在東京站的新丸之內大廈五樓的一家法國餐廳吃午飯(和田教授在法國待過幾年,曾在2004年與其他學者一起編著出版了一本《巴黎:日本人的心象地圖》,似乎有一點法國情結)。我與和田教授相識於16年前,那時他還在奈良大學當教授,留著長而濃密的頭髮,有一雙很大的深邃而親切的瞳子。我很喜歡這樣的面相。2000年他與幾位朋友一起編著出版的《言語都市上海1840-1945》,使我受益良多。2010年時,他邀我加入《上海的日本人社會與媒體1870-1945》(上海の日本人社會とメディア1870-1945)一書的撰寫團隊,後來此書在2014年10月由岩波書店出版了。這是一次有些艱辛卻十分愉快的合作。在此書出版之前,和田教授還約我為他主編的《作為「異鄉」的大連、上海、台北》(「異郷」としての大連·上海·台北)撰寫一篇內山完造與上海的文章,幾個月之後我交出了《內山完造——三十五年的上海體驗與上海觀察》一文,後來這本書由東京勉誠出版社在2015年3月出版了。在法國餐廳的午飯席間,和田教授跟我談起了他正在策劃的一個計劃,即編著一本《作為「異鄉」的大連、上海、台北》的姐妹篇,寫近代來自中國大陸、台灣以及韓國的留學生在日本的體驗,以及他們眼中的東亞的近代,以此來透視近代東亞的複雜圖像。和田教授約請我擔任中國大陸部分的主編。我覺得這是一個挺有趣、或者說也是挺有意義的計劃,就不自量力地欣然應允了。

2015年1月,我去東洋大學擔任為期一個月的海外短期招聘教授,在一次聚餐會上,見到了我們這本書的台灣部分的主編,台灣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科的橫路啟子教授,一位年逾五旬的女性,還給我帶來了一份台灣的伴手禮。橫路教授在台灣已經生活許多年,除了教授日本語言文學外,對台灣文學、尤其是近代以來台灣與日本的關係也頗有研究,和田教授找對了人。

這年春天,編寫工作正式啟動,我初步設計的中國人有這樣幾位:周作人、郭沫若、歐陽予倩、田漢、郁達夫、夏衍、曹汝霖。除了曹汝霖之外,其他幾乎都是文學家,倒不是偏重於文學家,而是文學家有比較多的文字留下來,容易寫。曹汝霖算是一個政治活動家,晚年出了一部很厚實的回憶錄《我一生的回憶》,留日時代的記述有一定的篇幅,我讀了之後印象深刻,這些材料可資參考。魯迅因為已有太多的論述,較難寫出新意,就割捨了。因為是日文著作,作者不僅在專業領域上要有卓越建樹,還必須是日文嫻熟的,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前提條件。周作人部分我請了東京工業大學自由藝術研究教育院的劉岸偉教授來撰寫,劉教授的學術生涯差不多是在日本起步的,在學界耕耘30年,已在日本出版了《周作人傳——一個知日派文人的精神史》等多部著作,在周作人研究上已有斐然的成就,幾乎是不二的人選;郭沫若部分我請福岡女子大學國際文理學部的武繼平教授來擔當,武教授1977年作為「文革」後的第一期大學生考入復旦外文系日語專業,後在日本留學工作,2002年他在日本出版了《異文化中的郭沫若》,對郭沫若的在日經歷有過詳細的研究,6年前他在上海財大任教時曾在一個學術活動上與其相識,這次就貿然麻煩他了;歐陽予倩部分,經和田教授介紹,由東洋大學文學部的有澤晶子教授來撰寫,我2015年初在東洋大學時,與有澤教授已經相識了,她以前曾在北京留學多年,中文說得很好,專攻中日的比較文學文化,一位舉止優雅得體的知識女性;田漢部分,2015年1月在東京的聚餐會上,剛辭去帝塚山學院大學教授一職的宮內淳子女士,欣然答應擔當這一部分,我與她在撰寫《上海的日本人社會與媒體》一書時已經熟識了;郁達夫,我請東華大學的錢曉波副教授來撰寫,曉波老師從大學本科開始就在日本留學,獲得了杏林大學的文學博士,日文極佳,留長發大鬍子,上海人,翩翩有文人風,他本意最好是擔當田漢部分,對田漢已有經年的研究,然而田漢已被宮內申報去了,只能委屈曉波老師來擔任郁達夫的部分,不意他交出的文稿,絕不是一篇敷衍之作,而具有相當的水準,可見他的學養功夫之一斑;夏衍部分,我向廈門大學的吳光輝教授求援,光輝教授擔任系主任,又在指導碩士博士,實在分身乏術,推薦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劉妍副教授,有些偏離計劃的是小劉老師專攻茅盾研究,夏衍就改成了茅盾,也同樣的非常有意思。曹汝霖的部分,我曾先後請杉達學院的施小煒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的潘世聖教授來幫忙,不意他們都太忙,一位忙於譯事,一位忙於完成國家項目,最後只能放棄了。我向和田教授建議換成宋教仁,宋教仁在1905年末至1911年初曾在東京待了6年,完成了從一個熱血青年走向憲政思想先驅的華麗蛻變,我自告奮勇地撰寫了這一篇,完成之後才獲知編者本人不宜擔當具體的人物,於是由和田教授再去請了關西學院大學的大東和重教授來擔當這一部分,另外還請在早稻田大學擔任招聘研究員的吳念聖先生增寫了吳朗西的部分。這樣,中國大陸部分與其他地域一樣,總共都是八個人,按照編著慣例,我在中國大陸部分的最前面撰寫了一篇兩萬多字的緒論性的文字《明治、大正以及昭和前期來自中國的留日學生》。

郭沫若、茅盾、郁達夫

19世紀末至20世紀最初的二三十年,無論從國家形態還是經濟產業以及其他相關的領域,日本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從農耕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型,同時又步各西方列強的後塵,開始了帝國主義的擴張,其擴張的對象恰好是東亞周邊的中國和朝鮮(韓國)。因而對於中國(包括台灣)和朝鮮(韓國)而言,它既是一個值得仿效的成為近代先進國家的楷模,又是對自己民族國家的生存發展構成威脅的存在。因而這一時代到日本去留學的東亞諸國人,大都會有一種複雜的情懷。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日本的意義主要有兩個:革命的溫床和新知識的媒介。爾後的辛亥革命,主要醞釀於1910年代的日本,而此後活躍在中國的政治舞台和知識界的大批精英分子,大半也出自這一時代具有留日經驗的人物。《作為「異鄉」的日本——東亞留學生所見到的近代》中的中國(包括台灣)部分,著重考察的就是這些人物當年在日本的心路歷程,以及這些人物爾後是如何試圖將東洋的近代嫁接到自己的國土上。或許限於史料,本書選擇的多為文化界的人物,其實中國近代的政界和軍界諸多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有留日經歷,諸如蔣介石、張繼、汪精衛、何應欽、蔡鍔和陳獨秀、李大釗、周佛海、周恩來等。希望今後有機會能夠補足,或者再出一本中文版的書籍。

值得一提的是,成了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和韓國,20世紀初開始也陸續有不少青年渡海去日本留學,也許是政治和地理上的阻隔,也許是關注點和興趣點的差異,當然主要是我個人的孤陋寡聞,我除了楊逵、蔡培火、邱永漢等少數幾個人之外,對於書中收錄的其他諸位幾乎都沒有知識,但實際上他們對於台灣也好韓國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這次因為有了中日韓三國學者的共同參與,才使得這本書比較全面地呈現出了整個近代東亞在這一領域的面貌,這恐怕也是本書不同於既往同類書籍的最大價值所在,且作者也非常多元,日本、韓國、中國的海峽兩岸都有富有造詣的學者參與。編著者也十分尊重每一位作者的主體性,並不求視角和立場的統一,這就使得本書的學術氣息更加濃郁。確實,我覺得本書的文字雖然毫不刻板,可讀性也相當強,但在學術上是十分嚴謹的,所有引文都有文獻出處,正文後面還有詳細的人名索引和參考文獻,根據責任編輯的建議,我們還加上了相關的詳細年表,應該說,作者和編者都付出了相當的辛勞。

東京勉誠出版社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如果一本書是由幾位作者或編者合作的話,會安排一個座談會,由作者或編者向讀者介紹一下撰述的緣起、書的內容概要等。我們這本書也不例外,2016年7月23日,由責任編輯堀郁夫和和田教授安排,在東洋大學白山校舍6號館文學部的會議室舉行了編著者座談會,這其實也是我們四位編著者的首次見面會,我第一次見到了韓國部分的編著者、高麗大學日語文學科的俞在真副教授,一位漂亮的知性女子,已有《東亞的大眾化社會與日語文學》、《堀辰雄與現代主義》兩部著作問世,早年在日本留學多年,一口日語說得跟日本人一樣。那天座談會持續了一下午,內容經堀郁夫的整理和各位座談者的修訂,被放在了正文的前面,竟也有52頁的篇幅。座談會結束後,我們一起去了附近的一家名曰「箸」的餐館,風格在居酒屋和小料理店之間,相當可口的日本菜,座談會時也無人感到拘謹,餐飲會上,氣氛就更輕鬆了。按照日本的慣例,本來應該是AA制的(出版社也沒有預算),後來好像是和田教授請客了。

《作為「異鄉」的日本——東亞留學生所見到的近代》一書,除去人名索引等,正文有490頁,也算一部比較厚實的著作了,它的問世,除了編著者的努力之外,責編堀郁夫也付出了極大的辛勞,就我個人而言,與他的郵件來往,就不下三十多次,他的敬業精神,讓我很感動。該書的具體內容,限於篇幅,無法詳述,可能的話,我很希望這本書能介紹到中國來,據我所知,我的一些通曉日文的朋友,已紛紛訂購了這本書。這裡我倒想藉此機會介紹幾部勉誠出版社近年來出版的幾部與中日和東亞相關的頗有意思的書刊。

《川端康成詳細年譜》,編者小谷野敦、深澤晴美。「詳細年譜」,相當於中文的年譜長編吧,不僅以譜主的作品和日記、書簡為基本材料,而且選錄了當年相關的新聞報道、有交往的作家的回憶錄以及相關者的面訪記錄,素材和資料極為詳實,這是這部年譜的最大亮色。

《「生活的藝術」與周作人——中國的頹廢派和現代派》(「生活の芸術」と周作人   中國のデカダンス=モダニティ),著者伊藤得也。這是一部周作人的另類傳記,主要從求生意志強烈、注重現世而多少有些頹廢傾向的周作人的生活態度著眼,來探究他內在思想,以及他在維繫近現代中日文化方面的角色。視角與既往的傳記有較大的不同。

《中國現代派文學的世界——1920-30年代的上海實態》(中國モダニズム文學の世界 一九二〇、三〇年代の上海のリアリティ),著者城山拓也。本書主要是對當時上海出版的小說、詩、隨筆、漫畫以及出版界的動態的一個考察,並試圖以此來突破既有的中國近代文學史的框架,注入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內容和新視角。

《從政治宣傳畫來看日本的戰爭——135張畫所反映出的真實》(プロパガンダ·ポスターにみる日本の戦爭 135枚が映し出す真実),編著者田島奈都子。這本書將現在留存在長野縣阿智村的、自1937年日本對華侵略戰爭開始至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的大約十年中製作的135張政治宣傳畫第一次全部彩色再現,一一附上了詳細的註解。這對我們研究過去的這場戰爭提供了非常有意思的現場圖景和可貴的資料。

《周作人與日中文化史》(周作人と日中文化史),著者伊藤得也。這是一部探究周作人與日本文化關係的評傳。

《戰爭間隙期的東亞日語文學》(戦間期東アジアの日本語文學),編者石田仁志等。這是一部對第一和第二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語文學的可能性和問題進行考察思考的著作,地域不限於日本本土,也包含了殖民地的台灣和韓國甚至日本掌控的滿洲等地,突破了以往的視野。

《東亞旅行的表象——異文化交流的文學史》(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旅の表像 異文化交流の文學史),編者王成、小峰和明。這部書試圖對古典以及近現代的文學、媒體、宗教、藝術等諸多領域中體現出來的旅行的表象進行全景式的探討,以此來勾勒出東亞文化交流史的一端。

《上海租界的劇場文化——混雜交錯的多語言空間》(上海租界の劇場文化 混淆·雑居する多言語空間),編者大橋毅彥等。大橋教授原本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學出身的,十多年前開始轉向近代上海的文化研究,已經出版了多部相關著作,成就斐然,這部著作,對於中國的上海研究者,也會帶了諸多的新史料和新視野。他的另一部新著《昭和文學的上海體驗》也是值得推薦的。

《戰時上海的灰色地帶——互相交融的「抵抗」與「合作」》(戦時上海グレーゾーン 溶融する「抵抗」と「協力」),編者堀井弘一郎、木田隆文。兩位編者都是我的朋友,本書的目的在於揭示出戰時上海的複雜性(其實任何時代都一樣),力圖突破二元對立的簡單模式,在兩種看似截然分明的色彩之間,其實都有一個混沌的灰色地帶。

不好意思,本來應該是一篇編著手記的,末尾部分竟然成了勉誠出版社的廣告。我的本意,只是想向中國讀者提供一點近來日本的出版信息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從無名美工到歷史畫巨匠:穆夏的大師之路
懷二胎前要做內分泌檢查?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