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陶淵明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陶淵明

原標題: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陶淵明


405年,東晉王朝有兩個人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


劉裕在徹底平定了「桓玄之亂」後,又收復淮北十二郡,被封為「豫章郡公」,食邑萬戶。


從此他成為東晉王朝最大的權臣,逐漸走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星光大道,最終在15年後廢帝自立,開創宋朝。


而彭澤縣令陶淵明,再一次辭職回家了。

當時的東晉王朝吏治腐敗、經濟崩潰,門閥士族吃香喝辣,升斗小民每日為糊口奔波,大家都認為是掌權的司馬道子父子造成的。


6年前,江州刺史桓玄起兵「清君側」,面對「為國建功」的機會,陶淵明的小宇宙爆發了:「桓將軍,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可歷史證明:凡是「清君側」的,往往是要把皇帝拉下馬。


在感受到桓玄想要稱帝的野心後,陶淵明立刻辭去工作,轉身就投奔了討伐桓玄的劉裕,成為劉裕麾下的一名參軍。



等到桓玄失敗、劉裕大勝的時候,陶淵明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劉裕也想稱帝。」


他再一次的掛印辭官,去投奔建威將軍劉敬宣,在劉敬宣的手下,擔任參軍一職。可沒想到,劉敬宣在風雲激蕩的大世中,竟然沒有半點擔當,直接辭官了事。


陶淵明看著眼前苟且的世界,徹底失望了。


當他孑然一身的回到家中時,面臨的是家徒四壁的窘境,家人吃飯要米糧,孩子上學要學費,自己還愛喝點酒。


在現實的壓力下,陶淵明在叔叔陶夔的勸說下,再次出仕,擔任彭澤縣令一職。三個月後的一天,就碰到督郵來檢查公務。

這位督郵兇狠貪暴,每到一地都「吃拿卡要」,比周扒皮都狠。


縣吏提醒陶淵明:「我們要穿正裝、備好禮,恭恭敬敬的迎接。」陶淵明一聽就怒了:「我連桓玄、劉裕都不願意伺候,還能伺候這等卑鄙無恥之人?」

「豈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人?」


朗朗乾坤,人人都在爭名奪利,正義被踐踏、尊嚴被無視、氣節被嘲諷,既然世道如此黑暗,我不能達濟天下,那就獨善其身吧。


陶淵明決定與這個黑暗的世道劃清界限,於是揮筆寫了一封流傳千古的辭職信:《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以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田園都快荒蕪了,還是回去吧,那裡才是我該去的地方。


心靈早已成為身體的奴隸,讓我不得自由,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我根本不羨慕富貴,也不羨慕成仙,只有人間的清閑生活,才是我所期盼的。


要麼趁良辰吉日去踏青玩耍,要麼在田裡種點綠色無公害的蔬菜,要麼就登山狂嘯,伴隨著潺潺流水聲填詩做賦。


如果人生能夠這樣過,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走你。


陶淵明離開喧囂的名利場,回歸到原始質樸的鄉村田園。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從此成為不問世間俗事的鄉間老農。


沒有房子,我就自己建;

沒有糧食,我就自己種;


沒有酒喝,我就自己釀。


在陶淵明轉變心境後,當初的現實壓力,反而安撫了躁動的靈魂。



他回到農村老家後,開闢了一塊宅基地。


用茅草、土坯蓋了幾間簡陋的房子,在後院栽幾株榆樹和柳樹,前院種滿了桃樹和李樹,吃飯時就坐在樹下,與黃狗為伴;晨起時就在院子里,活動筋骨;果子熟了,順手摘下來就能吃。


簡潔的庭院,沒有喧囂紛擾;寧靜的內心,沒有功名利祿。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雜塵,虛室有餘閑。

陶淵明家中就如此詩意,那他怎麼生活?他說:「勞動人民,用雙手養活自己。」


每天早晨,鍛煉完就扛起鋤頭,走向農田深處。他在南山下種了點豆子,結果沒好好打理,野草比豆苗都多了。


陶淵明「吭哧吭哧」的鋤草、翻土,到晚上,才能披星帶月的回到家裡。


但是辛苦一點算得了什麼呢,人活著,開心最重要啦。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東晉出了陶淵明這朵奇葩,吸引了很多人前來圍觀。


一名基層軍官來拜訪陶淵明,正好趕上他在釀酒。當時的酒糟剛好煮熟,需要用布過濾一下,他隨手就解下頭巾來過濾酒糟,用完之後又戴到頭上去,結果,弄得頭上全都是酒糟沫子。


但陶淵明根本無所謂,轉身就接待了軍官,二人端著新釀的酒痛飲三大碗。


陶淵明的朋友顏延之要去南京上班了,臨行前,來他的隱居地告別,二人借著痛飲的機會,互訴衷腸。


就在送別的時候,陶淵明為顏延之寫了一首送別詩。估計顏延之作詩水平不太行,所以他想舞劍來回贈陶淵明。


可手一摸腰間:「出門忘記帶劍了。」陶淵明隨手就從樹上折了一截樹枝:「就用這個代替吧,反正都是直的。」


就這樣,顏延之以樹枝代替鐵劍,舞的風生水起。而陶淵明則在樹下撫琴,彷彿「高山流水」的故事,又重新上演。



江州刺史王弘特別欣賞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就發出邀請:「淵明,我們做朋友吧。」陶淵明好不容易逃出官場,怎麼可能再主動結交高官顯貴?

在被陶淵明拒絕之後,王弘就成為瘋狂的追星族。


有一天,陶淵明準備去廬山玩耍,王弘就請陶淵明的朋友在半山腰備好酒菜,等他爬到半山腰的時候,一看朋友在那裡喝酒,立刻走過去蹭吃蹭喝,不不不,人家那叫補充體力。


就在這時,王弘假裝剛好路過,也趁機來到酒席前。


陶淵明心知肚明,卻把表面功夫做得十足,他們三人在這裡舉杯暢飲,直到日落山頭才盡興而歸。


為什麼陶淵明辭官歸隱,還被大家羨慕不已?


因為陶淵明用他的率性、洒脫,活成了所有人最想要的樣子:不為金錢名利而活,只為取悅自己而活。



早年的陶淵明並沒有這麼「任性」,他跟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一樣,也曾對功名利祿特別渴望,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才華,去實現濟世安民的政治抱負。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陶淵明少年時,就立下大志向:此生定要建功立業,此生定要橫行天下。


他像所有年輕人一樣,滿懷欣喜的擁抱世界。


可現實的打擊,一次次的折磨著陶淵明。



29歲時,他成為江州祭酒,在這個年紀就有這樣的成就,可謂前途不可限量。


可不幸的是,江州刺史名叫王凝之。此人沒有繼承其父王羲之的半分神韻,甚至沒有妻子謝道韞的文學才華,他能得到江州刺史這個重要職位,只因為他是琅琊王氏的子弟。


王凝之迷信五斗米道,成天拋下公務不管,跑去求神祭祀,以至於把堂堂的公務大廳辦成水陸道場。


作為副手的陶淵明,只好每天給他擦屁股:

上級來檢查工作,王刺史在求神,陶淵明去接待;


群眾來反映問題,王刺史在念經,陶淵明去挨罵;


同事來請示工作,王刺史在打坐,陶淵明去協調。


如果只是工作上的事也就罷了,可偏偏陶淵明與琅琊王氏是仇人啊。


當初,他的曾祖父陶侃憑藉實力和機遇,從縣級公務員一路升遷為江州刺史,卻只因王敦要擴充家族勢力,就被排擠到蠻荒之地的廣州。


後來王敦叛亂,陶侃被任命為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成為平定王敦叛亂的大功臣。


祖傳的仇恨、現實的困境,陶淵明終於不伺候了。兩個月後,他辭職回家。



此後,陶淵明就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來回搖擺。


5年後,桓玄起兵「清君側」,他為了報國理想而積极參与。可當理想遭到褻瀆時,他同樣可以轉身投奔劉裕,討伐桓玄。


當劉裕彰顯野心的時候,他沒有絲毫留戀功名,轉身就走。


只要腰段軟一點,就能留在縣太爺的位置上,繼續作威作福,可他還是選擇離開,從此與山林為伴。


為什麼陶淵明被後世如此推崇?


因為他只遵從內心的感受,活出了真正的自我。當世人紛紛成為名利的奴隸時,陶淵明卻不留戀、不爭搶,只留下一個瀟洒的背影,讓世人心生嚮往。



陶淵明的境界,我們都是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初中時,語文課上學習陶淵明的《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當時我十分不以為然:「男子漢大丈夫,怎能不砥礪奮進,而去過悠閑的小日子呢?」


可當我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後,面對辦事中的潛規則,職場上的人情,公司的勾心鬥角,無數的對自己說:「算了,別幹了,大不了回家種田。」


可當早晨起來後,看著節節攀升的房價、餘額不多的存款、沒有還完的花唄、還沒到帳的工資、嗷嗷待哺的孩子、滿面疲憊的妻子,我真的沒有一絲絲的勇氣把辭職報告交上去。


這時我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不是誰都有資格說放棄二字。



幾天前,「視覺志」發布的一篇名為《凌晨三點不回家》的文章成功在朋友圈刷屏。


他講述了一部5分鐘的短片中,那些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房貸車貸的年輕人,在面對生活重擔、職場風波後,一度想要放棄,卻終究收穫溫暖的故事。


相對於短片中的美好結局,我卻對另外幾個故事感觸頗深。


一位深夜加班後,趕最後一班地鐵回家的姑娘。在空無一人的步行樓梯上,她手提著高跟鞋,光腳一步步的走下樓梯。


姑娘孤獨的背影是那麼柔弱,可行走的腳步卻是那麼堅定。


一位醫生連續做了8個小時的手術,還沒來得及換衣服,就躺在地下睡著了。


一位警務工作人員凌晨3點半回家,卻忘記帶鑰匙而進不了門。為了不吵醒睡眠不好的妻子,就在門外一覺睡到天亮。


他們的故事,才是生活本身。在疲憊的生活中,他們有沒有那麼一刻想要放棄?在艱難的職場上,他們有沒有那麼一天想要辭職?


我想,大部分人是想過的,可我們終究不是陶淵明,做不到一言不合就離開。


為什麼陶淵明被懷念至今,


因為他做了所有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放棄眼前的苟且,奔向詩和遠方的田野。



王國維評價陶淵明說:「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420年,劉裕篡位稱帝,建立宋朝。面對改朝換代的局勢,陶淵明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改名為陶潛,發誓永不出仕,並且寫下著名的《桃花源記》: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放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正如學者費勇所說,陶淵明所表達的意思是:「你們去鬧吧、折騰吧,我就在這裡喝著酒,看著你們得勢又失勢。而我在自己的人生莽原上開疆拓土,桑麻日以長、我土日以廣,不亦樂乎。」



陶淵明在眼前的苟且中,建造了一座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到這裡,因為它只存在於自己的內心中。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是啊,人生的不如意十之八九,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逼得我們進不得、退不得,想要逃,可世間哪有真正的桃花源?


只有在內心中開闢一方天地,建造一個無人打擾的世界,那裡安放著我們的情懷、信仰、理想。


在夜深人靜的時刻,獨自一人輕輕的來到這裡,拿起潔凈的手帕,擦拭著那盞名叫「初心」的明燈,讓它永遠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唯有如此,才能照亮眼前的苟且;


唯有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是陶淵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乎 的精彩文章:

唐朝、明朝的太監,為何地位差距如此懸殊
他們才是唐朝的網紅、大V、投資人

TAG: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