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興賢坊?82歲老人為你講述明清時期武平城的故事——
原標題:什麼是興賢坊?82歲老人為你講述明清時期武平城的故事——
作者有話說
作者李思達,是武平縣委黨校退休高級講師,今年八十二歲了。文稿是在參加8日的座談會後寫的,原因是座談會時間太短,考慮到華僑大學的設計師對武平縣城歷史不甚了解,會上我介紹的東西,他們也有興趣,了解得具體一點,對設計思路是有好處的,可避免一些常識性的錯誤。出於對本縣一項大工程的關注,根據老縣誌等資料,把有關古迹的來龍去脈說請楚是有必要的。如果能在網上發表,對關心家鄉建設的朋友也有幫助吧!
武平縣正在興建歷史文化街區「興賢坊」,計劃投資三億多。興賢坊以有884年歷史,建於宋紹興四年(1134年)縣城(土城)之古城門「南安門」(位於三官堂西側),和有千年歷史,建於宋朝的,位於三段嶺腳下的「古井」,以及建於清朝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梁山書院」等三處古建築為主要支點,打造能體現有千年歷史的武平縣城的歷史傳統文化街區,既能藉此寄託「鄉愁」,又能成為武平全域旅遊的一個重要景點,實屬一件大好事。
5月8日上午應邀參加「興賢坊」建設指揮部和「興賢坊」設計單位華僑大學教授共同主持的座談會。本文說說「大水圳巷」、「三斷嶺古井」、「三官堂古城門」三處古迹的來龍去脈。
大水圳巷的故事
先談「大水圳巷」。日前,在建設銀行武平支行的左側,已建好了「大水圳巷的故事」浮雕,從建行左側往西,直到三斷嶺「古井」,這一條舊巷子,已經基本裝飾完工,道路已重新鋪設,兩旁的房子(含觀音堂小巷子)的外立面都貼上了古色古香的瓷磚。那麼「大水圳」是怎麼來的?「大水圳巷」又發生過那些歷史故事呢?
所謂「大水圳」,是指從北門窩而來的一條排水道。北門窩就是現在的紅東村北門坊,北門坊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有東安橋,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北門坊,從鼓樓腳下到東安橋,有十幾口池塘,三面山上有茂密的樹林,平時池塘有泉水,都不會幹旱,但是,一到下大雨的時候,池塘無法容納,大水便往南從東安橋洞直下。為此,人們砌了一條大水圳,讓大水直排到東門溪(平川河)。東安橋下有個橋洞,寬約2米,高約3米,長約15米,不是下大雨的時候,水很淺。這個橋洞,在抗日戰爭時期,卻成了附近人家的防空洞,可藏四五十人。1938年6月,1942年8月,日寇軍機兩次轟炸武平縣城,東安橋附近人家的老人婦女小孩,就在這橋洞里躲避,現在八九十歲的老人還記憶猶新。
「大水圳巷」大概形成於公元1134年武平建縣城(土城),到公元1502年(明弘治十五年)武平擴建縣城(修建磚城),有了東、西、南、北四大城門,這四百年左右的時間裡。後來,人們一般把三斷嶺古井到(明)東門城門內一段,叫「大水圳巷」,而東門城門外到東門溪(平川河)那一段叫「濠溝」(也叫河溝里)。1995年,政府路舊城改造的時候,從東安橋沿新的政府路直到廣場,重新建設了一條更大的下水道,而原先的「大水圳」排水量大大減少了。
「大水圳巷」在宋元明清時期,其實是一條古街---東門街,街上有賣油鹽煙酒的日雜店,有江西樟樹人開的中藥鋪「永安堂」,有豆腐作坊,有宰殺牛羊豬和賣雞鴨的市場(在梁山書院東側)等商鋪十幾家,到民國時期還設有銀行(古井東側,解放初改為新華書店)。明朝弘治年間(1502年)擴建縣城以後,在東門城外,才逐漸有了直街(位於今圖書館、新華書店面前)、橫街(今東門大橋至紫金大酒店)及河溝街(今為廣場)。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建成東門大橋(原名叫「翔鳳橋」),起初是木橋,1887年改為七孔石橋。東門街又往橋東頭延伸。
在東門大橋東頭南面河灘上開設「牛綱圩」(逢六)。整個東門街商業圈逐漸繁榮起來,大小商鋪一百餘家。不過,整個東門街(含直街、橫街),街道狹窄,約2米寬。有人形容,站在東門街上,兩手張開,可以一邊買香煙,一邊買火柴。但是,街道乾淨整潔,無人佔道擺攤。店家禮貌待客,童叟無欺。農曆逢一逢六的日子為「圩日」,每到圩日的時候,十里八鄉的人們到縣城赴圩,在河溝里擺地攤賣各種農副產品,噓噓嚷嚷,好不熱鬧。
「大水圳巷」的形成發展變化的歷史,基本反映了武平縣城形成發展變化的歷史。「大水圳巷」是了解武平縣城商業發展變化歷史的一個窗口。如果在「大水圳巷的故事」浮雕旁立一石碑,簡介大水圳巷的歷史,更有韻味。
三斷嶺(三段嶺)千年古井
「大水圳巷」的西頭有口千年古井,叫「三段嶺古井」,民國武平縣誌稱「城內諸井建築,以此為最,井深而泉清。」據說井裡的水是從西山那邊過來的。井裡打上來的水,可以張口就喝,沒有污染;井水是甘甜的,而且冬暖夏涼,夏天時,水是涼爽的,冬天時,水會冒氣,一點不凍手。因為水質好,好遠的人家,都會來這裡取水,拿回家沏茶。千百年來,這口古井,為周邊幾十上百戶人家,源源不斷地提供甘甜的無污染飲用水,立下了豐功偉績。在遠走他鄉、僑居海外的遊子的心中,留下濃濃的揮之不去的鄉愁。
三斷嶺(三段嶺)古井,是縣城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或許比(宋)「南安門」的歷史更早。據民國武平縣誌,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後在今武平範圍設南安、武平兩鎮,隸長汀。(這裡的南安鎮即設在現在的武平縣城,武平鎮即設在現在的中山鎮,民間稱「武平所」)。南唐保太四年(946年),並南安、武平二鎮為武平場,「武平所場,即武平場」。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武平場為縣,縣署仍在武平所。一百多年後,到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經朝廷批准,使相張浚(在南安鎮)修築土城(武平縣城)。宋隆興元年(1163年),縣署從武平所遷到縣城。據此可見,在南宋紹興四年建縣城之前,此地叫「南安鎮」。在唐宋年間稱「南安鎮」的時候,此地已有不少的人家了。有人家就會有水井。由此推斷,三斷嶺「古井」或許比縣城的歷史更早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斷嶺(三段嶺)古井,猶如一位歷史老人,千百年來經歷和見證了唐宋元明清到民國,朝代更替,風雲變幻,歲月滄桑,人事變遷。它記得:1860年太平天國失敗後的殘兵敗將,攻陷武平縣城,搶殺擄掠的情景,後世還留下「三斷石上,三斷石下」的「窖經」(一種揭示藏窖地址的暗語)。
它記得:1930年6月,紅四軍主力進駐武平縣城,毛澤東率前敵委員會駐在古井前側的梁山書院,紅軍戰士每日到古井打水,毛澤東和紅軍戰士喝的就是出自古井的甘甜的泉水,贊口不絕。從梁山書院到陳毅的紅四軍政治部駐地三官堂,此處是必經之地,來來往往的紅軍戰士必定還記得這口千年古井。如今站在古井旁,抬頭往南一望,仍可看見梁山書院側牆上,紅軍留下的醒目的標語。它記得:民國30年(1941年)5月4日凌晨,潘順榮發動兵變,率200多名武裝圍攻縣城,打進警察局(設在梁山書院)、經征處和武平銀行等處,擊斃警察隊長、經征處主任等19人(其中18人是福州人,所以又稱這次事件為「打福州崽」),搶走銀行法幣8000餘元,上山為匪。潘順榮一系列所作所為,激起全縣民眾的憤怒。福建省政府也意識到不能再寬容遷就了,於是責成省第三清剿指揮官陳余珊負責懲辦潘順榮。民國33年(1944年)農曆十一月十八日,陳余珊用設宴的計策,將潘順榮誘殺在城東炮樓,並砍下他的頭顱懸掛在東門橋頭樹上示眾。
三斷嶺(三段嶺)古井,猶如一位歷史老人,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太多太多,上面僅僅簡單的敘述三個還算比較大的歷史事件,乃九牛一毛。就拿喝三斷嶺井水長大的人來說,有人靠勤奮苦讀在光緒年間考中了舉人,有人於1924年發起創辦武平中學,有人於1926年投奔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毛澤東主辦)參加革命,有人於1927年投奔廣東海陸豐農民運動,有人於日本投降後,被派到台灣任接收大員(縣長),等等。更多的歷史故事有待後人開發。
這次,武平「興賢坊」建設,應盡量保留三斷嶺古井的原貌,建議在古井旁立一塊石碑,刻上「三段嶺古井」的名字,及民國武平縣誌上「城內諸井建築,以此為最,井深而泉清。」字樣。必能為「興賢坊」增添光彩,吸引更多的遊客。
(宋)南安門與三官堂
據汀州府志記載:「武平縣城建於宋紹興四年(1134年),使相張浚修築土城。端平年間,縣令趙汝灄重修,周圍二百八十步,開設三座城門,東門『永平』,南門『南安』,西門『人和』。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郡丞黃冕和通守劉淵修建磚城,十五年(1502年)竣工。周圍七百六十二丈六尺,高二丈;雉堞一千五百三十個,鋪舍十六間;開設城門四座,東門『迎春』,西門『秋成』,南門『南坪』,北門『北高』;東、西水門兩座。
崇禎元年(1628年),知縣巢之梁增高城牆三尺。清順治,康熙間進行過修葺。」武平縣城先後有七座城門。紹興年間的東門和西門早已湮滅(遺址待考)。直到解放初,南安門、磚城牆與四大城門還在。1951年,開始拆除城牆,城牆磚用於建亭子崗一中教室及縣醫院等,至1965年最後拆除東門城門及樓上文化館,城池僅剩宋代「南安門」。
現今80歲以上的老人都記得,從前,在「南安門」北邊地方,叫縣衙前「學坪里」。據國民武平縣誌載,「宋隆興元年(1163年),知縣事王正國創築縣署,在人和坊東,興賢坊西。」宋乾道年間(1165—1173)在此設「黌宮」(即學堂)。據此可知,當時的「興賢坊」,就在現在的政府廣場的東邊(含財政局)這個地區。(興賢者,乃興教辦學培養人才之謂也。)
但是,說起「南安門」這個名字,近代以來,百分之九十九的武平人都不知所云,只有說「三官堂老城門」,人們才會恍然大悟。這就告訴我們,宋代的「南安門」與後來的「三官堂」的名字已經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
那麼,「南安門」城樓東側的「三官堂」為何眾所周知呢?據說,明清時期,「南安門」腳下,有一戶鍾姓人家,祖孫三代,出了三位高官,後來,他們在南安門城樓東側,出資捐建一座學堂,取名「三官堂」。到民國時期,政府以三官堂為基礎,擴建為武平縣城廂中心小學,後來隨著生源的增加,又在三官堂腳下「祝聖寺」設第二校舍(初小),在七坊東門壩設第三校舍(初小),北門坊設第四校舍(初小)。
高小設在三官堂。城廂各小學(含文溪,凹坑,汾水,下東,南通等)的高小學生都集中到三官堂上學(住校寄宿),直到1958年,搬到「考棚里」,改名「武平縣實驗小學」。(原設在考棚里的武平中學遷到亭子崗,改名「武平一中」。原三官堂的校舍逐漸改建為縣政府的幹部家屬宿舍樓。)為此,現在八九十歲的老人記得,他們的祖父輩們,都把「南安門」稱之為「三官堂老城門」的,無人稱呼「南安門」這個古老的名字了。(註:據興賢坊公示的設計圖,將在原「竹聖寺」舊址新建「文廟」。)
近日,在興賢坊工地上展示的設計效果圖上,我們看到,南安門及兩旁的城牆上,是光禿禿的。5月8日上午的座談會上,我們建議重建城樓和三官堂。現在提倡對古代文物建築,要「修舊如舊」,尊重歷史,保留歷史的滄桑感、厚重感,千萬別做成假古董。那天會上,華僑大學的教授也提出,要「留住鄉愁」。正是為了留住鄉愁,重建城樓和三官堂,就顯得很有必要。城樓可參照長汀縣的古城樓設計,寫上「南安門」的名字,城門前立一石碑,刻上前面引述的汀州府志記載的紹興四年建土城一段話。三官堂僅建原中心小學禮堂部分(不含周邊其他教室),四面磚牆,中間木質柱、梁、屋架,瓦屋面,門樓在西,西邊南段與城樓銜接。希望有關領導和華僑大學的設計師考慮一下上述建議。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當年紅四軍進駐武平的時候,三官堂是陳毅率領的紅四軍政治部駐地。(毛澤東率領前敵委員會駐梁山書院,朱德率領紅四軍司令部駐考棚里。)「梁山書院」加上「三官堂」,兩個有紅色記憶的舊址,正好在新建的「興賢坊歷史文化街區」的東、西兩端,堪稱雙璧,必定會為這個工程加分不少。
以上所述,乃管窺之見,僅供參考。我們衷心期待,在縣委縣府的領導下,「興賢坊」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設圓滿完成,給武平人民留下一個有歷史滄桑感、厚重感,展示武平傳統歷史文化,既能留在鄉愁,又能吸引觀眾的歷史傳統文化景區。
來源:文旅武平
本期編輯:阿金
TAG:福建武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