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只是「知道」還沒「做到」。我說:那你就不是真的「知道」
家風故事
家長變一念,孩子好十分。
請聽:家風故事!
關注
【雲說《論語》】《論語·述而第七篇》第三十三章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大意】
孔子說:我的外在表現,學習和修養積累就是我自身的寫照,但是成為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麼我還沒有做到。
【關鍵詞】
文:文飾,外在表現,學習、修養積累。
莫:或許;大約。
猶:如同。
躬(gng)行:親自實踐。
【雲說】
陸遊給他小兒子子聿的詩,《冬夜讀書示子聿》很充分的說明了這個道理: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啥意思?
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的,
青少年時肯下工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
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
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身實踐。這就是躬(gng)行之意。
這裡,孔子說:我的外在表現,學習和修養積累就是我自身的寫照,但是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說明什麼?
在這裡,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夫子既謙虛還誠敬的內在根源和行為表現。
而謙虛,又是東方文化精神表現在人們身心行為中的特有的一種「謙光和藹」的品格,一種虛心好學的人生態度和永不自滿的進取精神。
孔子一直就尊重他人也正確地認識自己。謙虛誠敬的目的, 對個人而言,是為了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使自己永遠不停 的進步;從人際關係來說,是為了在加強個人修養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道德 水平和精神品質。形成一種「安祥和合」的精神,和諧自己的身心,和睦家 庭、鄰里、同事等人際關係。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古老的格言出自《尚書·大禹謨 》,意思是說,自滿的人會招來損害,謙虛的人會受到益處。它告訴人們驕傲自滿對自他有害 處,謙虛謹慎對自他有益的道理。
這已經很明顯地告訴了我們一個人既不失優雅,還身體力行,如何做君子的真誠體驗了。
然後說:躬行。
躬行就是知行合一,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王陽明說,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有個成語叫:躬行踐履,源出於此。意即親自實行、親自去做,體現了重視實踐、深入實踐的精神。也同時說明道德修養與社會實踐密切相聯。一個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即在與別人、與集體發生的各種關係中,才較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同樣,克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為,也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實現。因此,「躬行踐履」無疑是人們完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式。
既謙虛,又躬行。我們一起來吧!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寫
在
後
面
學《論語》很簡單,無需三更眠五更起,堅持誦讀,不斷實踐,而已。
學《論語》也困難,最忌一日曝十日寒,心血來潮,打漁曬網,這般。
片頭提問:王子申
片尾朗誦:張正伊
讀《論語》是一種生活態度
TAG:張建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