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極簡史文版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茶在中國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早在4500-5000年前,就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有史料記載的茶可追溯至公元前七百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巴蜀地區。目前雲南還存活著2700多歲的最古老的茶樹。因此,世界多數茶學者都確認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在巴蜀地帶仍時有茶葉化石被發現,也一再證明著巴蜀為最早的茶發源地這一論斷。茶及茶文化學者碧翠斯.豪根奈格曾言:「毫不誇張地說,今天世界任何地方有關茶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是以各種方式起源於中國。」(Hohenegger, B. 2009)
中國人煮茶、飲茶、品茶、鬥茶,茶文化從無到有,從葯到飲,從簡到繁,經歷了悠久漫長的歷史演化。從廣義上講,茶文化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事件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說白了就是跟茶有關的方方面面都屬於茶文化) 從狹義上講,茶文化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的精神和社會的功能。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它包含作為載體的茶和使用茶的人類飲茶而形成的各種事實和觀念,是一個內容豐富、文化藝術、醫學保健等許多學科與行業,包括詩詞、美術、小說、祭祀,禪教、婚禮、歌舞、茶事旅遊、茶事博覽和茶食茶療等諸多方面,具有歷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從實踐上來講,可以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與行為文化三個層次來解讀中國茶文化。物質文化是指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及其成果的總和。包括茶葉的種植與栽培、加工製造、保存與收藏,以及茶飲時所用的茶具、水、茶室等有形的過程、產品、物品、建築物等等諸多方面。精神文化是指人們在長期進行茶葉生產、經營、品飲及茶藝活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的總和,例如茶葉生產、飲茶情趣以及有關茶的詩詞歌賦等文藝作品,該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修養身性、體悟人生,將飲茶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賦予品茶更高層次的精神境界,品茶也品人生。行為文化則是指人們在茶葉生產、經營、消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行為模式的總和,常常以茶藝、茶禮、茶俗等形式表現出來。
如此浩繁的中國茶文化實非一篇小文所能概納,權且從歷代比較突出的茶文化特點入手,嘗試以用極簡敘述輔之圖表的方式,呈示歷代中國茶文化的諸方面特點,以求對中國茶文化的歷史做個大致地梳理,素描其大致面貌,讓今天的人們對中國茶的歷史和文化有個粗略地了解和把握。為此目的,小編參閱了手頭找得到的所有書本資料;但終歸資源有限,見識短淺,行文難免有掛漏失誤,不妥之處還請茶友們不吝指教。
古人視茶為葯,直至西周早期,人們都是煮茶為湯,食之若菜。商朝以前,茶被視為珍物,用作祭品;商朝以後,茶發展成貢品。貢茶的花色數量,一朝勝過一朝,到了宋朝達到最高峰。
春秋時期,人們用茶的鮮葉作飯菜,因其味苦澀,被視作苦菜。這是「吃茶」的開始。吃茶的習慣中外都有,至今尚未廢止。
到漢朝時期,茶樹種植從巴蜀開始沿長江向東向南傳播,到達湖南等地。茶開始商業化,並在成都形成我國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在精神文化層面看,從漢代開始,中國人已經將茶和道教哲學聯繫起來,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倡導按「道「的精神進行冥想。(楊傑,etc. 2011)
但是直到三國時期,茶葉生產才有了規定的程序。「以茶帶酒」的風氣形成,中原地區崇茶之風普遍。糯米包茶餅是這段時期重要的儲茶方式。
魏晉時期,採茶作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習慣上稱之「喝湯」。
兩晉時期,樸素、自然靜止的茶被文人用來對抗社會奢靡之風。
南北朝時期,文人學者飲茶提神醒腦以更好地探討文學、哲學和其他玄學問題。
唐代被認為是茶的第一個繁榮期,飲茶文化興起,更有貢茶強化了茶的重要性。朝廷將制茶中心從巴蜀地區轉移到江南地區,促進了江南制茶技術的提高,帶動了全國茶葉的生產與發展。 自此,飲茶之風遍及大江南北,塞內塞外,包括制茶和飲茶的技藝和哲學在內的系統化中國茶文化也開始形成。唐代的茶分為粗茶、散茶、末茶、餅茶,以餅茶為主。品飲方式以煮茶法為主,即先將餅茶烤乾以蒸發其中的水分,干後裝袋以保持茶香,待茶餅冷卻後將其碾成細末待煮。煮茶時會加入鹽,有的還添加其他香料。但是,以陸羽為代表的不少茶人強烈反對這種煮茶方式,提倡茶湯原味,這為茶道之興奠定基礎。作為人類最早的茶文化經典著作,陸羽的《茶經》里詳細記載了唐代制茶分成蒸、搗、拍、焙、穿、封等幾道工序。唐代也有少數地區用蒸而不搗或搗而不拍的散茶、末茶,近似後來的蒸青。不過,這類茶並不普遍,唐茶還是以團茶為主。唐代還有一個值得提及的事件:文成公主入藏。這跟茶很有關係,因為茶隨嫁文成公主至西藏並自此流行了起來,現在西藏人已經是中國的最大茶消費群體。藏茶的產生也是唐茶興盛的重要表現之一。唐末期,「打茶法」已開始興起,並在宋代成為最盛行的飲茶方式。
唐代茶文化興盛,不僅產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茶經典著作:陸羽的《茶經》,而且還湧現出一大批茶文化主題的詩歌。初唐三傑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杜牧、劉禹錫、 「皮陸」等等貢獻了豐富的飲茶詠茶相關的詩歌作品,這也是唐茶文化進入一個繁盛期的重要標誌之一。(更多茶文學信息請參見本號5月2日推送的「中國茶文學概覽」一文。)
宋代是個中國歷史上很特殊的時期,經濟繁榮發展,茶葉產地擴大,產量劇增,比唐朝多數倍。(陳椽,2002)茶文化也得到更大的普及和發展,並形成了人情高誼的飲茶風尚(更多詳情請參看本號3月1日推送「人情高誼——令人懷戀的宋茶風尚」一文)。宋代制茶技術也有了明顯改進,由蒸青團茶演進為蒸青散茶,宋末又發展為炒青散茶,提高了成品茶的真香真味,是制茶技術的一次革命。雖以末茶、散茶為主,但團茶、餅茶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而且在蒸壓團茶時,會加入龍腦等名貴香料,尤其是出現了皇家專用的「龍鳳團茶」,表面壓制有龍鳳圖案。宋代飲茶方式以點茶為主,即先烤茶餅,再敲碎,碾成細末,用茶羅將茶末曬細。茶末放於碗中,倒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再用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將開水沖入杯、盞、碗內。為使茶末與水相融,需用打茶工具(茶筅)大力攪拌,以漸起泡沫為佳。(羽葉,2011)宋人還在打茶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了「點茶法」,點茶作畫,創造出了俗稱「茶百戲」、「水丹青」的獨特茶飲藝術。宋代茶的普及之廣可謂空前,上到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下到市井商賈、平民百姓,無不好茶嗜茶。隨之而生的是更加繁榮的茶文化。宋代茶葉專著傳世的就有二十五部之多,其中以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宋徽宗的《大觀茶論》、熊番的《北苑茶錄》和蔡襄的《茶錄》最為著名。尤其是《茶錄》,詳細論述泡茶飲茶技術,開審評茶葉之先河。一些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文學藝術家,得到華佗《食論》和陸羽《茶經》的啟示,寫了不少以茶為題材的詩文,其中王安石的《論茶政》,蘇軾的《葉嘉傳》、《寄周安孺茶》等,對推動茶業和茶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另外一些畫作如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里,也可以找到幾處生動的茶館和路邊茶肆的畫面。因為鬥茶的興盛,宋代的茶器也是以深色為主,建窯黑釉盞便是典型代表。
宋代開始,榷茶作為一種比較固定的制度開始實行,但由於政權動亂,榷茶制度常發生變動,直到宋徽宗崇寧元年蔡京立「茶引法」後,才慢慢穩定下來,後一直延續到南宋、元、明和清前期。(更多詳情參見「榷茶制…」一文)
從漢代到宋代,可以看作茶發展形式上的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以餅茶、團茶為主。而從元代往後,至明代,中國茶開啟散葉茶時代並逐漸發展成為多種形式並存的階段。
元代蒙古人進駐中原,唐宋發展起來的精緻的茶藝文化被大大地簡化甚至摒棄。事實上,許多人認為元代不僅僅是在茶文化,而是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方面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歷史倒退(吳鉤, 2015)。不過,即使是如此輕視茶文化的元代蒙古人,也慢慢發現了茶助消化去油膩的功效而逐漸對茶產生了依賴。
到了明代,朱元璋廢棄了貢茶的傳統,茶文化得到更進一步的普及。但是,明代沿用了宋朝政策,大力推行「以茶治邊」,其酷虐程度有甚於「茶馬交易」。官頒的茶法、茶稅,苛刻嚴峻,凡私運茶葉到邊疆者一律處死。可見,此時的茶尚為明朝王國的優勢專屬,非為四海共享的凡品。
明代制茶工藝簡化為以散葉茶為主,黃茶、黑茶和綠茶的工藝相繼形成。比較流行的是一種16°C最佳制茶的方法:殺青、鋪展、勻翻和焙乾。飲茶也隨之變為以沖泡為主。然而,飲茶文化並未因為更進一步的簡化和推廣而變得輕賤或隨便,恰恰相反,明代散茶的崛起促進了各地名茶的出現,也為茶藝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明代人開始關注水溫、湯水濃度、沖泡時間以及泡茶器具。投茶也被分成「上投」、「中投」和「下投」。
明朝茶葉專著極其豐富,大大超過了唐宋,共有五十五部, 有論述茶葉與政治經濟關係的,有回顧茶葉文化發展狀況的,有介紹茶葉科學技術發明創造的,有篆集以茶事為表達主體的試問作品的。可以說無所不有。文徵明的《惠山茶會圖》非常生動地記錄了當時文人墨客飲茶論道的場景。不僅在制茶飲茶技術上空前講究,茶被賦予的文化內涵也豐富多樣。明皇帝朱權所著《茶譜》里詳細地闡述了他對於飲茶環境氛圍的要求以及他的飲茶理念:飲茶可以讓人擺脫俗鄙煩惱,凈化、升華心靈。飲茶環境宜幽靜,或清泉石岩上,或松柏竹林間,或銀月輕風夜,或明窗淨几前。飲茶時要避免言語粗俗,習道求真,凈化心靈,提升思想境界。雖然如此,總體考評,明代茶文專著「無論是系統性還是深度,都嫌不足,均未達到宋徽宗《大觀茶論》或蔡襄《茶錄》的水平」。(陳椽,2002)
清代茶葉發展的重點放在茶類的發明創造上。既明朝的綠茶、黃茶、黑茶之後,又發明白茶,紅茶、青茶的製法,完成中國獨創的六大茶類。各類茶外形和內質各有特殊的風格,取得世界獨一無雙的榮譽。可以說,中國的制茶技術天下第一,且其他茶國所望塵莫及。
清代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制茶工序複雜,以烘青炒青為主,製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等。清代茶人對飲茶器具要求一絲不苟。特別是武夷山烏龍茶,催生了「功夫茶」泡茶法。泡功夫茶相應所需的宜興紫砂壺、小的白茶盞、火爐和茶壺等茶器也盛行於市。
明末至清末三百餘年,是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列強互相爭奪中國茶葉出口控制權的歷史。這是他們侵華史的一部分。其中最兇狠的是英帝國主義,它控制中國茶葉外銷達二百餘年之久。開始以白銀購買茶葉,繼而以布匹輸出換取茶葉輸入。到茶葉輸入超過布匹輸出,則以鴉片換取茶葉,不僅搶奪中國茶葉利潤,而且殘毀中國人民的體質。後來清政府發動禁煙運動,抵制鴉片輸入。英政府則戰艦大炮入侵,無恥發動鴉片戰爭,逼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割地賠款,開放五口通商。中國茶葉大量外流。公元1886年達到最高峰,共出口一百三十多萬公擔。而後各帝國主義列強又結成聯盟,壟斷市場,破壞茶葉出口。於是外銷衰敗,如坐滑板,一落到底,年出口量減少到只有幾萬公擔。在茶葉大量積壓的情況下,清政府只得以茶葉充軍餉,搭配著發給全國官兵,茶葉起到了貨幣的作用。這種做法產生了長遠的影響。我國西北地區至今仍把茶磚當作錢財。誰有大量磚茶,誰就是富翁。由於遠離交易市場,攜帶茶磚比現金更方便,所有,現在蒙古游牧地區,磚茶仍可代替貨幣。
到了現代,中國人飲茶的主要方式是清飲法,輔以調飲法、袋裝茶、聽裝茶等。對於產茶區、制茶、飲茶以及茶的海外推廣都步入了新的階段,向更廣更深和多樣化發展。
參考文獻
Hohenegger, B. Steeped in History, The Art of Tea, Fowler Museum at UCLA,2009
WangLing, Chinese Tea Culture(2nd edition),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Beijing,China, 2002
陸羽著;沈冬梅編著,《茶經》——中華書局,2010.9
廖寶秀, 《歷代茶器與茶事》——北京:故宮出版社,2017.12
劉彤編著;樂利文,Chinese Tea——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5.10
劉修明,《中國古代的茶飲與茶館》——北京: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7
邵秦,《中國名物特產集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PP:64-81
吳鉤,《宋:現代的拂曉時辰》——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09
楊傑,馬培武,魯大東, 《體驗中國茶文化》/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編——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2011.7
羽葉,《中國茶》——合肥: 黃山書社2011.8
朱世英 王鎮恆 詹羅九,《中國茶文化大辭典》——北京: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2.04
中國茶史,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8%8C%B6%E5%8F%B2/569971?fr=aladdin,2018.05.26
※補肝腎、興陽道,每日一杯韭菜籽茶!
※春夏秋冬最適合的茶葉,你應該知道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