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的「身份證」,都是啥模樣

古人的「身份證」,都是啥模樣

古人的「身份證」,都是啥模樣

古代龜符和魚符的正反面

今天的中國人已經離不開身份證了,其實,早在古代,就有「身份證」了。

最早的身份證是商鞅發明的

在大部分時間,古人是沒有身份證的。從今人的角度來思考古人如何辨別陌生人,還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古代沒有攝影術,後人留影,主要靠畫師畫像,所以後宮女子一定要討好宮廷畫師,那時皇帝都是通過畫像來看誰漂亮。王昭君當年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於是悲劇了,皇帝被毛畫師給誤導了,還以為隨手打發了後宮一個庸脂俗粉。

對絕大多數古人而言,他們沒有能力留下自己的肖像畫。事實上,那時只有少數幾種人才能被畫下來,比如通緝犯。古裝影視劇里常常可見這麼一幕:城牆上張貼通緝犯的圖像,擠在人群中觀看的某人,就是被通緝的那位。可見古代畫師憑藉別人之口描述畫像的水平,不敢恭維。譬如在電影《新龍門客棧》中,千戶拿一張通緝令來客棧尋人,太監們在一旁看熱鬧,不料被一人點了滴酒在人像額上,於是額上有痣的那個太監就成了懷疑對象。

但古人也有類似今天身份證一類的比較完備的身份證明——「照身帖」,這也是可考的出現最早的身份證明。

「照身帖」的專利要歸商鞅。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全面推行變法。第一次變法的重要內容就是編錄戶籍,什伍連坐,鼓勵告奸,無戶籍憑證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這個戶籍憑證,就是「照身帖」。在孫皓暉所著《大秦帝國》中,詳細描述了「照身帖」的模樣:

「大門拉開,一個黑色長衫者走了出來。『客官,投宿?』商鞅默默點頭。『客官,請出具照身帖一觀。』黑長衫邊說邊打著哈欠。商鞅笑了,『照身帖?什麼物事啊?』黑長衫驟然來神,瞪大眼睛侃侃起來,『嘿嘿嘿,看模樣你倒像個官人,如何連照身帖都毋曉得?聽好了,一方竹板,粘一方皮紙,畫著你的頭像,寫著你的職事,蓋著官府方方的大印。明白了?秦國新法,沒有照身帖啊,不能住店!』」

有名字、職業,還有照片和公章——「照身帖」跟今天的身份證很像了。令人佩服的是,經過商鞅的鐵腕,「照身帖」深入人心。《大秦帝國》中的這段,寫的就是商鞅因沒帶「照身帖」被拒之門外的故事。在明人余邵魚的《周朝秘史》中,還形象地寫了商鞅「作法自縛」的故事:

「商鞅車馬出城已百餘里,忽聽吶喊震天,人報朝廷發兵相追。商鞅大驚,忙跪下車,缷卻衣冠,扮作隸卒逃亡。及追兵至,不見商鞅,虔諒其不能出關,且收其家屬,及重金彩帛,各數十車,奇稀之寶,不可勝計,令武士押家屬入咸陽,自率數百壯士追鞅。鞅走至函關,天色將昏,扮為商旅投宿,店主求照身之帖驗之。鞅曰:『吾無照身帖。』店主曰:『吾邦商君之法,不許收留無帖之徒,如有受者,與無帖之人同斬,決不敢留!』商鞅嘆曰:『吾設此法,而今已及自身,所謂立法自斃耳!』又投它家,皆要驗帖,俱備不收,直叩關門,關吏曰:『商君設法,黃昏閉關,雞鳴放關,今已至二更,決不放關。』勒復走回,正遇公子虔,即活捉囚之,宿於館驛……」

如果回溯到兩千年前,揣測商鞅的心路,他在無奈之餘,或許更多的還是驕傲吧——畢竟「法」的觀念,已深入人心。

僧人遊方要帶度牒

中國歷史上長期處於農耕文明,在漫長的歲月中,除了戰亂與災年,農夫們基本上不會離開土地與家鄉。他們生活在一個狹小地域內的熟人社會中,不需要身份證明。如果在戰亂與災年,天下儘是流民,人命賤如草,也不需要身份證明了。

在古代,需要身份證明的,往往是一些需要流動的特殊群體,比如僧侶。《西遊記》里,唐僧師徒取經途中每到一個新的國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著度牒去通關,度牒就是他們的護照。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錦毛虎義釋宋江」中有這麼一段——「武行者道:『既然二位相覷武松時,卻是與我烘焙度牒書信並行李衣服;不可失落了那兩口戒刀,這串數珠。』孔明道:『這個不須足下掛心。小弟已自著人收拾去了,整頓端正拜還。』武行者拜謝了。」連武松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漢,都怕丟了度牒。

度牒是政府機構發給公度僧尼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憑證,在唐代也稱為祠部牒,日本還藏有唐時的度牒文物,上面詳載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師名以及官署關係者的連署,非常珍貴。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確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時還可以免除地稅徭役。沒有度牒而私自出家的僧道,稱為私度。經官府發現,將會給予處罰,勒令還俗。因此,後世僧人遊方掛單,必須隨身攜帶度牒,作為身份證明。

正因為如此,度牒是稀缺品,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在唐宋時,官府還可出售度牒,以充軍政費用。史載,安史之亂時,御史崔眾被委派至河東道向僧尼、道士收取度牒銀。宋人趙彥衛的《雲麓漫鈔》卷四記載:「紹興中,軍旅之興,急於用度,度牒之出無節。上戶和糴所得,減價至二三十千。時有『無路不逢僧』之語。」可以推測:如果碰到到處都是和尚尼姑,那麼官府肯定是沒錢了。

一直到明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免費發放度牒,結束「度牒銀」制度。令人感慨的是,民間傳說,明建文帝被叔叔打下南京時,沒有自焚於宮中,而是化裝成和尚逃走,當時他翻出了爺爺朱元璋留給他的一個密件,裡面就有度牒一份。

除了度牒外,古代還有一個特殊群體,也有特殊的身份證明——囚犯。當然,他們拿來證明自己身份的,不是今天的判決書,而是面上的刺字。面上刺字,是古代懲罰犯人普遍採用的方式,既是肉體上的懲罰,更是心理上的羞辱。

金龜婿的由來也與身份證有關

事實上,在明朝就出現過「路引」。明朝年間有這樣一項規定: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當地政府部門發給一種類似介紹信、通行證之類的公文,即「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

古代這種證明身份的東西很多,名稱也不一樣:虎符、免符、魚符、龜符、龍符、麟符、牙牌、腰牌等,不過這些都不屬於小老百姓,而是官員的等級身份證。

戰國時,軍官調動軍隊,要用虎符。「魚符」則是唐高祖李淵的發明,用木頭或金屬精製而成。其形狀像魚,分左右兩片,上鑿小孔,以便系佩。「魚符」上面刻有官員姓名、任職衙門及官居品級等。當時,凡親王和三品以上官員所用「魚符」均以黃金鑄制,顯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員的「魚符」為銀質;六品以下官員的「魚符」則為銅質。五品以上的官員,還備有存放「魚符」的專用袋子,稱為「魚袋」。「魚符」的主要用途是證明官員的身份,便於應召出入宮門驗證時所用。《新唐書·車服志》中載:「附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召命。」到武則天時,「魚符」一度改為其形狀像龜的「龜符」,用途與「魚符」相同。

在唐朝,「龜」是個吉祥如意的字,當時很多人名字中也用此字,比如「李龜年」。龜符在歷史上存在時間不長,武則天一死就被廢除了,但是留下了一個流行至今的詞——「金龜婿」。

明代官員用「牙牌」來證明自己的身份,這是用象牙、獸骨、木材、金屬等製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職務、履歷以及所在的衙門,它與現代意義上的卡片式身份證已經非常接近了。清朝官員則用帽子上的帽珠來證明,其帽珠用寶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屬等製成。如果是秀才,可佩銅頂;若為一品大員,則佩大紅頂子;一般百姓帽上無頂,只能用綢緞打成一個帽結。

◎本文原載於《解放日報》(作者關山遠),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訥言」的智慧,做個「會說話」的高手
老子與莊子:三個寓言,三種大智慧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