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教授花兩年薪水買簡陋儀器,做一項手術讓整個歐洲生物界震撼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炸毀了位於上海的同濟大學校園。為了堅持辦學,同濟師生被迫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萬里跋涉,最終於1941年初到達四川宜賓的李庄鎮。跟隨這批學生來到李庄鎮的還有同濟大學生物系教授童第周和他的夫人。
初到李庄,條件非常艱苦,童第周沒有精良的設備來從事胚胎研究。一天他從學校回家,在鎮上一個舊貨商店發現了一台顯微鏡,老闆張口就要六萬元。六萬元相當於童第周夫婦兩年的薪水,他們囊中羞澀,根本買不起。可是如果有了這台顯微鏡,胚胎學實驗就可以順利開展了。童第周和妻子商量,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台顯微鏡買下來。他們向朋友借錢,又典當了夫人的首飾,這才湊夠了錢。
顯微鏡到手後,童第周準備大幹一場。所幸李庄四周稻田、池塘頗多,青蛙成群結隊,這給童第周的胚胎實驗提供了不少便利。每到春秋之際,童第周便與夫人、兒女及部分學生攜帶大盆小盆,在野外捕捉青蛙並收集蛙卵。許多年後,這裡的鄉民仍然記得,同濟大學有對教授夫婦經常挽著褲腿、赤著腳,在稻田和池塘里捉青蛙、撈蛙卵。
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里,儘管教學條件簡陋,可是童第周仍然收穫了不少的樂趣。他在這台顯微鏡下做實驗,像鐘錶工人那樣細心地成功剝掉了青蛙卵的外膜,這項難度很大的手術一下子就震動了歐洲生物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童第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他終於取得了領先世界的生物胚胎研究成果,這引起他的老朋友、時任英國駐華使館科技參贊—李約瑟的關注。
1943年,李約瑟專程到李庄鎮拜訪童第周。在這個古鎮,分別十幾年的兩位老友再度相逢。李約瑟和童第周在院子里交談了很長時間後,提出要到童第周的實驗室參觀一下,他想看看童第周是在什麼條件下撰寫出那些高質量的論文,並引起國內外生物學界矚目的。昏黃的菜油燈下,除了那台顯微鏡,竟再沒有別的輔助儀器,而且室內燈光昏暗,條件異常艱苦……儘管李約瑟已有心理準備,還是有些驚訝地問道:「你就是用這樣的器材完成了那樣高難度的實驗嗎?」在得到童第周的肯定回答後,李約瑟不僅肅然起敬。
「為了事業,寧可一輩子受苦!」正是秉持這樣的信念,童第周才會在流寓李庄期間,在簡陋的實驗室里也做出了高質量的科研成果,並且最終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彭忠富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美兵遭日軍非人虐待25月,用生蛆爛肉做湯吃,奇蹟生還後活到97歲
※欠債逼出文豪巴爾扎克,腳泡芥末水奮戰22天,預言死於三萬杯咖啡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