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夫婦連續五年來漯河收麥 村裡1000多畝小麥被承包
文/圖 本報記者 張曉甫
每年「三夏」麥收,我市吸引不少外地收割機前來「撈金」,他們忙碌的身影成為我市「三夏」的一道風景線。6月2日上午,記者在臨潁縣巨陵鎮張庄村見到,來自駐馬店市的聯合收割機機手牛建營夫婦正在田地里緊張作業。
連續5年來漯河「參戰」
記者看到,王玲的臉上和手臂上有不少紅色的斑點。「這是對新麥的過敏反應,過兩天就好了。」她在腰間的黑色挎包里裝著一支軟膏,等中午吃飯的時候塗一遍藥膏。
王玲拿著測畝儀在地里橫著走完後,又豎著走了一遍。「現在科技發達了,拿著這個測畝儀在地里走一遍,就能知道這塊地的面積。」王玲告訴記者,她和丈夫6月1日晚上8點多就來到巨陵鎮了,晚上在107國道上過夜。今天一大早就來到村裡收割麥子。
「一畝地的價格是50元錢,大家都是老熟人了。」王玲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已連續5年在張庄村收割小麥了,每年都是村裡的收割機經紀人提前跟他們聯繫,定好收割時間。張庄村收割機經紀人張建宇告訴記者,牛建營夫婦人品很好,有些村民的小麥發生輕微的倒伏,他們仍按照正常的標準收錢,有時候收割機作業多出個一兩分地,他們經常把零頭去掉了。
村裡1000多畝小麥交給他們收割
「中午吃啥飯?」「撈麵條吧!節省時間也能填飽肚子。」看到牛建營從地頭開回來,把最後一溜小麥收割完畢,張建宇走到收割機跟前給夫婦倆安排中午的伙食。牛建營拿著毛巾擦擦額頭從車裡下來,把收割機的空氣濾芯卸下來,遞給王玲。「抓緊時間把這個濾芯吹乾凈。」牛建營對妻子說。
王玲順勢從駕駛室里拿著一個電吹風,直接對著一個圓筒吹了起來。「間隔一段時間就得清理一下濾芯里的雜物,不然的話收割機開起來沒勁。」牛建營給記者解釋道,這台收割機已經買了7年了,每天都需要維護。
「這台機械一天能收割300多畝,早上6點開始到晚上8點結束。」牛建營告訴記者,有時候村民著急收割,晚上他就打開大燈,加班到10點。
「村裡的1000多畝地都交給他們收割。」張建宇告訴記者,每年村裡的大半小麥都由牛建營夫婦收割,他們至少要在村裡待上三天的時間。「牛師傅收割的小麥很好,麥茬留得低,省去不少麻煩,價格又公道,把小麥交給他割我們放心。」村民張富民告訴記者,每年見到牛建營的收割機來了後,很多村民主動到地里邀請他。
「每年在張庄村能收入1萬多,除去油錢等,能凈落1萬塊錢。」看到妻子把空氣濾芯收拾停當,牛建營又鑽進了駕駛室,開始忙碌起來。
轉載自:漯河晚報
※南陽漢子抱著父親賞月季 突然成了「孝子網紅」
※駐馬店的陪讀大軍 看他們如何助力孩子的大學夢
TAG:河南地方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