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恐龍滅絕的撞擊坑附近竟然能夠迅速恢復生機,生態系統效率如此之高

恐龍滅絕的撞擊坑附近竟然能夠迅速恢復生機,生態系統效率如此之高

早在2010年,就有科研人員證實,大概在6500——6600萬年前,就有一顆外太空小行星撞擊了希克蘇魯伯地區(今天的墨西哥境內),這次意外撞擊造成了第三紀恐龍也就是白堊紀恐龍的徹底滅絕,時隔8年,科學家在這片撞擊坑又有了令人驚奇的新發現。

當時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生物都滅絕了,其中最多的就是非鳥類恐龍,當時小行星襲擊的是撞擊坑附近的淺海地區,對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都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研究表明,撞擊坑附近的生態系統之間有著不同的恢復速度,有些生態系統已經基本恢復而有些地區還是一片死寂,例如北大西洋的部分地區耗費了將近30萬年的時間,生態系統才得以慢慢調整回來有了生氣,這個速度比起那些離撞擊坑更遠的區域來說可以說是相當慢了。那麼這次小行星撞擊到底給生態系統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又是怎樣牽制著生態系統復甦速度呢?是不是一定就是距離撞擊坑越遠復甦的越快呢?

有科學家猜測會不會是這次撞擊撞出了很多地底的有毒金屬或是氣體,這些毒素殘留使得撞擊坑附近的區域「餘毒未解」,新的生命體根本無法產生,需要30萬年來慢慢解毒調養。

於是科學家開始對撞擊坑正下方挖掘出來的岩石樣本精密研究,這些岩石樣本十分珍貴,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它保存了撞擊後的20萬年的所有生態記錄,科學家開始著手對岩石內部的動植物化石具體細分研究,從而得到一些元素丰度,進而推斷坑中心的生態恢復進程。

科學家發現毀滅性撞擊後的幾年內,撞擊坑的生態系統就又蠢蠢欲動,僅僅用了3萬年就得以滿血復活,這樣的速度反而超過了遠離撞擊坑的區域,這使得研究人員十分好奇,原本人們都以為應該是撞擊坑所在地受到的破壞最嚴重,按理此處生態應該恢復的最慢,這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猜測,可能是撞擊給此處的生態系統帶來了新的出路,或是撞擊區域的生物之間有著某種複雜的相互促進推動作用,為其生態系統的恢復推波助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知識學院 的精彩文章:

長相丑萌的河馬,它的奶水居然是粉色的?
在史前時代,我們的祖先可能目睹過它,它的影響至今還在

TAG:漲知識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