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黃庭堅最經典的一首豪放詞,堪比蘇東坡《赤壁懷古》!

黃庭堅最經典的一首豪放詞,堪比蘇東坡《赤壁懷古》!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雖是蘇東坡門下,但其在詩詞書法方面的成就絲毫不輸蘇東坡!其詩與蘇東坡齊名,開創江西詩派,被詩家尊為「一祖三宗」之一;其詞則效仿蘇東坡以詩為詞,與秦觀並稱「秦七、黃九」;而書法更是獨樹一幟,巍巍大家,位列「宋四家」之一!另外,黃庭堅在繪畫、文章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堪稱繼蘇東坡之後又一全才!

但黃庭堅的詞作卻是少有人知,只因後世詞壇對黃庭堅的詞褒貶不一,並且其傳世的二百多首詞中名座很少,時至今日,更令人感到陌生!實際上,黃庭堅的詞沿襲蘇東坡「以詩為詞」的寫法,正如詞家所評:「黃魯直間作小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但蘇東坡重在挖掘宋詞抒情言志的表達能力;而黃庭堅則種子擴大詞的語言技巧和題材內容。譬如其著名的茶詞便是其中典範!

下面這首《念奴嬌》便是黃庭堅的代表作之一,風格洒脫狂放,頗有蘇東坡之風,因而有詞家贊曰:可繼東坡赤壁之歌!

念奴嬌

北宋·黃庭堅

序: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黃庭堅一生如同蘇東坡一般多次被貶謫,流離漂泊,而其性格修養也很想東坡,同樣的豪放不羈、豁達曠然!他在被貶期間往往能自得其樂,譬如這首《念奴嬌》便是他被貶戎州後與人相約賞月飲酒時所作!讀來豪放洒脫,快意酣暢!

詞中上闋寫景,起句便是一派開闊的遠山秋景,色彩、境界俱都高曠,隱隱透露出快意的情懷!緊接著寫賞月,自來詩詞寫月大多都有些孤獨、相思、懷鄉等等悲情。而黃庭堅筆下的賞月則極盡月色之美、興緻之雅、詩情之豪,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下闋轉而寫與友人遊園、飲酒、聽笛之樂!「年少從我追游」的遊園頗為暢快,一句「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則於開懷暢飲間隱含著一絲羈旅漂泊之悲。但下句卻又一轉高昂:「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一生走南闖北漂泊流離,卻偏偏喜歡臨風而奏的高亢笛聲!豪邁剛健之氣一覽無遺!結尾句則以從吹笛人寫來,彷彿吹笛的人是黃庭堅的知音,笛聲噴發,迴響不絕,霜竹為之一震!詞至此處,戛然而止,然而這等豪邁曠達之情,卻令人回味不已!

黃庭堅這首《念奴嬌》寫景則有秋景、有秋月,但卻毫無秋之悲涼之意,反而表達出一種豪邁的氣派!俗話說文如其人,詞亦如其人,從這首詞中便可見黃庭堅為人之洒脫、性格之豪放!

這首詞還被當代新武俠小說名家小椴寫入其作品《杯雪》之中,且看小椴如何引用黃庭堅的這首詞:

那少年對別的句子倒罷了,全不在意,但聽到『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樽前相屬』一句,似乎就沉痛無限。桌上有一壺劣酒,他端起來倒在那小杯子里。……小姑娘知他喜歡聽那一句,不由把那一句重唱三遍,才把下闕唱完,然後又輕聲地回唱道「共倒金荷家萬里,家萬里,難得樽前相屬」,那黑衣少年忽一拍桌子,也唱道:『共倒金荷家萬里』,他聲音清嘎,破耳驚飛,一片昏燈暗影中,只見他已一掠而起,手從包裹中抽出一柄不足兩尺的無鞘短劍,眾人只見他從門口一閃即回,如鷹游鶴翥,但見劍光一閃,不知他幹了些什麼。卻見這麼大的雨他的身上竟一滴未沾,落回座時小姑娘一句『共倒金荷家萬里』七個字還沒唱完,他的劍上仍是青鋒一片,似是未曾傷人,但眾人已心驚於他這虹飛電掣的一擊。連杜焦二人也瞠目駭然,秦老爺子猛一回頭,耿蒼懷卻端酒不信似地看著門外,眾人隨他目光望去,盯著田子單,也沒見反常,見他嘴角還照常掛著冷笑,有一會兒,才見他緩緩倒下,一抹鮮血從頸上一圈散開,倒地後一顆人頭滾落下來,那少年叫『共何金荷家萬里』,竟是以人頭為酒杯,傾出的是一腔鮮血?眾人心裡不知怎麼都冷冷一怕——這是怎樣一擊必殺的劍術?

「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本就是江湖漂泊的豪放之語,既有暢飲的豪氣,也深含思鄉懷人的悲情。這一句詞與黃庭堅詩中「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有著同樣的情感特點。小椴將黃庭堅這首句詞引用至《杯雪》中,恰到好處地引出了駱寒漂泊江湖思念故友的情感,同時以此為引,表現出少年駱寒的武功,一掠之間便以奸人之頭為杯、以敵手之血為酒,何等的驚心動魄!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庭堅 的精彩文章:

北宋的詩人、詞人、書法家,山谷道人(黃庭堅)在黔州的歷史
黃庭堅《香十德》之清靜身心

TAG:黃庭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