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中國歷史上,文學上素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說法。漢賦的代表人物有司馬相如,以及後來的建安文學,建安七子等等,唐詩的代表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還有詩豪劉禹錫、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等等,宋詞的代表有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等等。

其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好像都是男人,除了宋詞的李清照之外。尤其是唐詩,唐詩宋詞歷來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巔峰,宋詞還有女性代表,但唐詩知名女詩人的好像不多。而且唐朝比宋朝還開放。雖然缺乏頂級女詩人,不過唐朝還是有的,比如下面這三位,唐朝最具才情的。

第一位是李冶。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這個李治可不是唐高宗李治,而是唐朝女詩人李治。李治最出名的一首詩就是《八至》:「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意思是世界上最親密的,是夫妻;世界上最疏遠的,也是夫妻。這簡直一語道盡了夫妻之間最微妙的關係。

結果這位超越了、看穿紅塵的女詩人李治一輩子都沒有嫁過人。當然,這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李冶其實很開朗,甚至豪放,按照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很容易很男孩子打成一片,沒那麼多的拘束感,她是這麼一個性格,幸好是在唐朝。據說這位容貌俊美、天賦極高、才華橫溢的女詩人李治五六歲時就做出了這樣的詠薔薇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鬢散,更念木枯榮。」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這可真是才華橫溢。結果她的父親大吃一驚,斷言:「此女子將來富有文章,然必為失行婦人矣。」於是將她送入玉真觀修行。

就這樣成了道姑。李治雖然成了道姑,但不妨礙她在外結交朋友。才華橫溢的她結交了眾多社會才俊、文人雅士,比如名士朱放、僧人皎然、茶聖陸羽等人。她那豪放不羈的個性,也使其和眾文人名士交往起來無拘無束,毫無羞澀拘謹之態。甚至,她還與朱放、皎然、陸羽幾位都存有曖昧的關係。

一位女冠,卻毫不掩飾自己的個人情感,可見其人之坦蕩,其詩之放蕩。比如她的那首《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好一個相思之人,難怪後來有人稱她為「女中詩豪」。這就跟魚玄機很像。

第二位是魚玄機。

魚玄機,曾用名為魚幼薇。她比李治的知名度要高。魚玄機也是個美人胚子,不僅美麗動人,而且才華橫溢,當然,這樣的才情女子,自然很多公子才俊的青睞,但無奈世事滄桑。最後她也出了家,成了女道士,雖然成了道士,但還留戀紅塵,最後還因為一個男人,殺死侍婢,慘遭斬刑,結束了26歲的生命。

魚玄機,出身在士族家庭之中,所以,她的出身是很高貴的。出身貴族家庭的她從小父親就很注重對她的培養,再加上她本就聰慧,所以小小年紀,詩書禮樂,她都已經很精通。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等到魚玄機十一二歲時,她的詩作就已在長安文人中傳誦開來,被人譽為「詩童」,成了備受關注的少女詩人。於是引起了當時名滿京華的大詩人溫庭筠的關注,那一年,魚幼薇十三歲。

有一次,溫庭筠隨口說以「江邊柳」為題作詩一首之時,魚玄機思索片刻,便出了一首詩。「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這讓溫庭筠大吃一驚,稱讚才女。之後魚玄機經常和溫庭鈞一起談論詩詞,切磋技藝,結果當時的魚玄機少女心萌動,對這位亦師亦友的人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但溫庭鈞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他只是老師與朋友的關懷與愛護。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後來在溫庭鈞的撮合下,魚玄機跟已經結婚的李億相識,於是二人開始了一段你情深意長的快樂時光,但好景不長,後來李億的原配夫人裴氏不允許二人交往。無奈二人只好分開。李億隻好辜負魚玄機。

結果此事讓魚玄機久久不能平靜,彷彿看透這世間的情,於是出家,成了道姑。心灰意冷的魚玄機寫下了千古名篇《贈鄰女》,其中的那句「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我們至今都在用,這又是影響後世一千多年的一句話。

跟李治一樣,雖然魚玄機,斬斷舊情,成了道姑,但還是不甘寂寞,縱情聲樂。有人說,受情傷太重而不再相信愛情的女人,大抵有兩個結局:一是從此謹小慎微,誠惶誠恐;一是從此縱情聲色,無愛不歡。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而魚玄機就是後者。

第三位是薛濤。

薛濤出身於官宦之家,父親薛鄖在京城長安當官,學識淵博,他把這個唯一的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就教她讀書、寫詩。

所以,這又是一位從小就聰明的女孩。據說薛濤8歲那年,她的父親吟了一首詩道:「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結果薛濤頭都沒抬,張口就接上了父親的詩:「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可惜,好景不長,在她14歲的時候,父親去世,父親去世後,家道中落。16歲的薛濤入了樂籍。雖然薛濤入了樂籍,但她才華橫溢,善於詩詞,結果才情美貌名動蜀中,結交了大批文人墨客,包括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詩壇領袖。甚至傳聞薛濤和韋皋、元稹有過戀情。

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專門寫情詩給愛的男子。結果後人仿製,稱「薛濤箋」。後來薛濤脫樂籍後,終身未嫁。

據說未出嫁的原因是薛濤對元稹,幾乎耗盡了自己一輩子的真愛,就是沒有結果。從此,薛濤換上了灰袍——紅裙再愛,至死不穿。

唐朝最具才情的3大女詩人,她們的共同點是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

古代多情女子,似乎命運一樣。

以上就是唐朝最具才情的三大女詩人,他們最後的結局,都當了道士。這可真是有意思,或許這與當時的風俗有關。女冠者,道姑也。唐代尊崇道教,大量女子出家,甚至有一堆公主也趕時髦去當女冠。加上唐朝風氣開放,就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女冠現象。

朋友,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顏威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關心、體恤士兵的4大名將,第1位直接用口為士兵吸膿包
史上最邋遢的2個人,第1位一頓能吃12斤米飯,吃完後好幾天不再吃

TAG:顏威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