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生兒常見疾病及預防

新生兒常見疾病及預防

我們祝願所有的新生寶寶都健康成長,這個新生兒疾病的專題目的是要使媽媽們對新生兒生理病理特徵和疾病的防治有更清晰的認識,知道怎樣去養育護理自己的寶寶,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本專題里這些疾病有的是新生兒常見的,並且是可以通過預防避免或減輕的,然而有的卻是需要馬上就醫不能耽誤的。


病理性黃疸

重症黃疸多見於低體重兒、低體溫、窒息缺氧和嚴重感染的新生兒。

它的表現和顱內出血、窒息、新生兒敗血症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嗜睡、拒哺、肌張力減低,兩 眼凝視、尖叫、驚厥及呼吸衰竭,突出之處是黃疸又深又重。

核黃疸是嚴重疾病,病死率高,後遺症多,往往終身殘疾,比如共濟失調、手足 徐動、聾、盲,以及智能低下。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切勿當成生理性黃疸,延誤 治療。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

(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

(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

(4)小兒體溫正常,食慾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新生兒黃疸如果有以下特點之一,則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

1.黃疸出現過早:足月兒在生後24小時以內,早產兒在48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3.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以上,早產兒超過3周)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

5.黃疸伴有其它臨床癥狀,或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25.7μmol/L(1.5mg/dl)。

新生兒肺炎

分為吸入性肺炎(羊水、胎糞、乳汁)和感染性肺炎(宮內感染和出生後感染)。

新生兒得肺炎不象嬰幼兒肺炎有明顯的咳嗽及呼吸困難,尤其早產兒得肺炎後 很少有咳嗽,除了氣急、萎靡、少哭、拒哺之外,還有口吐白色泡沫,口周三角發青、 呻吟及點頭呼吸。


判斷是否患了肺炎最簡單的辦法有兩種:

·數呼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規劃(ARI)方案所定:當小於兩個月的嬰兒,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大於或等於60次,可視為呼吸增快;如果數兩個1分鐘均大於(或等於)60次可確定此患兒呼吸增快;

·觀察胸凹陷

小於兩個月的嬰兒吸氣時可見到胸壁下端明顯向內凹陷。稱之為胸凹陷。是由於患肺炎時,孩子需要比平時更用力吸氣,才可完成氣體交換所致。如新生兒既有呼吸增快又有明顯胸凹陷,就可診斷為重度肺炎,必須住院治療。

國際上介紹最簡單的方法是數呼吸的次數,當新生兒每分 鍾呼吸超過60次時就有可能得了肺炎(也可能比肺炎還嚴重),應馬上送醫院診治。 胎糞吸入性肺炎與宮內感染性肺炎比一般肺炎更嚴重,治療更棘手。凡新生兒肺炎均需住院治療。


新生兒臍炎

臍部是開放的門戶,護理不當可以引起敗血症或膿毒血症,甚至引起腹膜炎,千萬不能麻痹。

當臍部有膿性分泌物或臍輪皮膚髮紅現象時就應引起重視。早期可用3 %雙氧水 或75%酒精清洗擦乾後塗2%龍膽紫。出現有發熱、嗜睡、拒奶、嘔吐等現象時, 要馬上送醫院治療。


預防新生兒臍炎,關鍵是做到:孕婦在產前要防治感染性疾病,加強圍產期保健;普及新法接生,分娩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斷臍後的一周內要護理好臍部,保持局部乾燥和清潔衛生。勤給孩子換消過毒的尿布,並防止糞便尿液污染,不要讓尿布覆蓋住臍部,以免厭氧菌生長繁殖。為母嬰卧室創造一個潔凈的環境,所用的床上物品、內褲、毛巾及嬰兒尿布等,以抗菌織物製成的為好。

寶寶得了臍炎後,炎症輕者可用3%雙氧水沖洗局部,洗凈後塗絡合碘;或用增效聯磺片研成細末,撒在肚臍上,並注意保持局部乾燥。如果形成膿腫者,需及時切開引流換藥。若變為慢性肉芽腫者,使用10%硝酸銀,或硝酸銀棒給予局部燒灼,肉芽較大應手術切除。一旦孩子發生菌血症或敗血症,則需儘快住院治療,選准抗生素,足程足量,以控制病情發展,及早治癒。


新生兒淚囊炎

很多寶寶眼周動不動就有眼屎出現。有些粗心的父母不以為然,以為小孩剛出生都這樣,過陣子自己就好了。兒童眼科專家提醒:如果寶寶持續出現眼屎,有可能患上了小兒淚囊炎。

小兒淚囊炎是一種先天性眼病,多見於剛出生一個月左右的嬰兒,出生4-5個月是癥狀出現的高發期。


近年來新生兒淚囊炎的發病率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這可能與剖腹產分娩比率居高不下有關。剖腹產嬰兒沒經過產道積壓,鼻淚管末端的瓣膜更容易保持完好無損的狀態,從理論上來說,也就更容易導致新生兒淚囊炎的出現。

對於新生兒淚囊炎,就是在小孩剛發病的時候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如果孩子眼淚汪汪或是眼屎多,家長應每天在孩子患眼的鼻樑側按由上向下的順序進行適度的淚囊區按摩,按摩時用拇指緊貼寶寶皮膚,輕柔用力於淚囊區,由上而下滑動與按摩,這樣的按摩每天可進行2次~4次。如按摩不見效,可以到醫院讓眼科醫生為孩子反覆進行淚管沖洗,結果仍未奏效,則應儘早行淚管探通術,否則有可能引起淚囊周圍組織發炎,或形成淚囊瘺,這是一種極不容易徹底治癒的瘺管,還會影響以後容貌的美觀。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最主要的預防方法就是早產兒出生四至六星期之後一定要接受有經驗的眼科醫師做詳盡的眼底檢查。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診斷、預防與治療需完全靠有經驗的小兒科及眼科醫師來把關,父母親無法自行檢查。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已成為高收入國家兒童致盲的首位原因。

主要原因是早產兒出生時的視網膜尚未發育完全,正常的情況下視網膜的血管是在懷孕的第16周開始發育,在懷孕的第8個月才由中心的視神經盤達到鼻側的最周邊,而在1~2個月後才能生長到顳側(外側)的最周邊。所以早產兒本身就會觸發此病變的產生,因為它會造成此血管發育生長上的改變,從而造成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變化的過程可以在任何期間自己停止下來,或倒轉回來而消失,也可能往纖維化增生而造成牽扯性視網膜剝離而失明。

愛儂家政,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濱州愛儂家政 的精彩文章:

TAG:濱州愛儂家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