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有10%的人知道,歷史上讓中華楊威天下的民族英雄!

只有10%的人知道,歷史上讓中華楊威天下的民族英雄!

GIF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 ,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精心準備後,調集十萬騎兵分別由衛青、霍去病各領五萬鐵騎,分東西兩路進擊漠北,一舉尋殲伊稚斜單于主力。霍去病率大軍出代郡後,穿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北進兩千餘里,雖然沒找到伊稚斜單于的主力,卻鬼使神差地與左賢王部相遇。這些年由於左賢王部由於偏居漠北,沒怎麼和漢軍交戰,實力保存得比較完整,人數也遠遠比霍去病的五萬人要多得多。雖然是以寡敵眾,但霍去病卻絲毫沒有膽怯之意,於是兩軍碰撞在一起,毫不含糊就殺了個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戰至最後霍去病一部殺敵七萬餘,左賢王戰死,俘獲匈奴屯頭王、韓王,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共計八十餘人。

消滅左賢王部後,霍去病繼續率軍趁勝追擊,來到狼居胥山。略作休整之後,其間霍去病祭天封禮,以示消滅匈奴的決心。封禮完畢,又跨上戰馬,一路向西追擊,如摧枯拉朽一般連戰連捷,一直打到了瀚海,也就是今天的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率軍凱旋而歸。霍去病擅長的是長途奔襲閃電戰,長途奔襲2000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以說己達人類作戰的極限。他率大軍在匈奴腹地橫衝直撞,嚇得匈奴人對霍去病是聞名色變,有如煞神降臨。霍去病驚天地泣鬼神漠北一戰,奠定了大漢帝國的赫赫威名威,迫使匈奴近百年不敢再踏入漢朝的邊界。

陳湯(?-約前6年),字子公,漢族,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經假託聖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在長安去世。王莽掌權後,追謚陳湯為破胡壯侯。

建昭(公元三年前36年),陳湯和甘延壽出使西域。陳湯為人沉著勇敢有大謀,有很多策略,喜好建功。陳湯獨自假託朝廷命令調發有城鎮的各國軍隊以及車師國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部署行軍的陣式,增設揚威、白虎、合騎三校,漢兵、胡兵合起來共四萬多人。

漢軍向前抵達郅支城的都賴水上游,離城有三里,用計謀燒毀木牆、斬殺郅支單于。這一次戰爭,漢朝軍隊大勝而歸,進一步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權威,確保了在絲路貿易中的主導地位,也開創了西域的新紀元。並在給漢元帝的奏疏中寫到:「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逼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至此給後人留下了一句蕩氣迴腸、流傳千古的話:「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隨同奏疏一同遞往長安的,還有北匈奴郅支單于的首級。

王玄策,生卒年不詳,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唐朝官員、外交家。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年―661年)間四次(另一說三次)出使印度的使節。 曾任融州黃水縣令,後升任朝散大夫。當唐朝使節到達帝那伏——摩伽陀國(又作瑪卡達國)時,此國發生政變。與唐朝通好的天竺國王——即大名鼎鼎的戒日王西拉迪提亞被大臣阿羅那順殺死並篡奪了王位。

使團中的多數人被殺害,只留下王玄策、蔣師仁二人被關進牢獄。後來,在不幸死去的國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二人得以逃脫困厄。王玄策發誓為捍衛大唐尊嚴復仇。於是策馬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逃到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爾。在尼泊爾,王玄策以唐朝盟友吐蕃王松贊干布的名義,向尼泊爾(古泥婆羅)國王阿姆修瓦爾曼王借得7000騎兵。同時以唐使臣名義傳檄西域的唐藩屬國求援。於是,吐蕃王松贊干布也派來了1200名騎兵,總計匯聚人馬總數近一萬人。

王玄策遂自命行軍總管,以蔣師仁為先鋒,進軍攻擊到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作戰三天,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敵人被溺死的約1萬人。阿羅那順逃走,收攏散兵再次交戰,蔣師仁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餘眾跟隨國王的妻子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擊敗他們,俘獲其妃、王子,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東天竺王尸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還送來了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獻異物,並送上地圖,請求得到老子像。

天竺震驚、害怕。貞觀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送到長安獻俘,印度首次臣服於大唐帝國。至此,歷史上流傳下來了「一人一國」的傳奇典故。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掌故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掌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