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瞭望|土以關係走向何方

瞭望|土以關係走向何方

原標題:瞭望|土以關係走向何方



▲ 5月18日,土耳其舉行集會抗議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民眾的暴力行徑,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集會上講話 賀燦鈴攝

土以關係是依附或者說是從屬於土、美、以三邊關係的,眼下土以「鬧彆扭」也與最近土美關係齷齟不斷有關


另一方面,土耳其敲打以色列、擺出為巴勒斯坦「請命」的姿態,也是響應國內選情和壓制庫爾德勢力的需要


美以中東戰略部署的調整與土耳其地緣角色的轉變節奏愈發不搭調、不合拍,導致土以之間的利益交集持續縮小,戰略合作動力日益減弱,誘發土耳其與以色列雙邊關係麻煩不止、糾葛不斷


未來土以關係或會有所緩和,但中期看,兩國冰釋前嫌實現雙邊關係大幅轉圜的概率不大

文/丁工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特約研究員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5月20日表示,將於6月大選後全面評估同以色列的經貿關係,考慮對以採取制裁措施的問題。在此之前的5月15日,土耳其宣布舉國哀悼三天,為當日巴以衝突中的巴方死難者降半旗誌哀。


在首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等大城市,群眾走上街頭,抗議5月15日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暴行,執政黨還組織多場大型集會聲援巴解組織,土政府還召回駐以、駐美大使並驅逐以色列駐土耳其大使來表達強烈不滿。


土耳其政府還召集了一次伊斯蘭合作組織緊急會議,會上埃爾多安敦促聯合國向加沙地帶派遣、部署維和部隊,同時呼籲國際社會應當就以色列暴行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

人們注意到,土耳其同西方國家的關係近段時間以來出現一系列矛盾,美國「遷館」引發巴以流血衝突後,與以色列關係更是急轉直下,甚至近乎兵戎相見。曾是中東地區兩個傳統友好國家的土耳其和以色列,雙邊關係為何會出現倒退破裂的情況?未來土以關係將何去何從,又會對中東局勢產生何種影響,值得關注。


從友好夥伴到「亞健康」狀態


二戰後,由於均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又都推行親美、親西方外交政策,身為伊斯蘭國家的土耳其與猶太教背景的以色列長期維持「准同盟」關係,一同構成美國中東安全戰略基石的「左膀右臂」。


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土耳其同以色列簽署軍事和情報交流共享協定,土、美、以三角關係成為土耳其外交與安全政策的組成部分。但在2002年正義與發展黨執政後,土耳其和以色列的關係開始「遇冷」下滑

  • 2006年以色列將哈馬斯定義為「恐怖組織」,土耳其卻公開承認哈馬斯的合法地位並邀請其高級領導人訪問;
  • 2008年底以色列發動空襲和封鎖加沙的「鑄鉛」行動後,土耳其2009年取消了雙方例行軍演;
  • 2010年5月,以色列海軍在公海攔截一支開往加沙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土耳其船隊,並開槍射殺了10名土耳其籍人員,土以關係陷入谷底,甚至瀕臨斷交的絕境。

與以色列漸行漸遠的同時,土耳其大步靠近伊朗和阿拉伯國家,對伊朗核危機、巴勒斯坦哈馬斯-法塔赫爭端問題投入更大的調解力度和關注熱情,在推動伊拉克戰後重建中也承擔起勸和促談作用。土耳其甚至還同伊朗、敘利亞、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等被以色列和美歐國家敵視的國家和組織「打得火熱」。

比如,2004年1月,土耳其邀請同以色列實際處於「交戰」狀態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對安卡拉進行訪問。此訪不僅是兩國建交以來敘利亞國家元首首次出訪土耳其,埃爾多安還與巴沙爾建立起良好的私人交情,並親切地互稱對方為「兄弟」。


關係曾經頗為融洽的土以心生罅隙,兩國從友好夥伴「變身」為水火不容,直到2016年12月在美國的撮合下,土以才重新把已降格的外交關係調回到正常水平,但雙邊關係仍維持著不溫不火、不冷不熱的「亞健康」狀態。


對以「示強」的兩個考量


當前土以關係如此緊張雖令外界略感意外,但細加推敲也屬情理之中。

事實上,自巴以之間新一輪衝突以來,各方對此反應不一。儘管包括歐洲在內的國際社會普遍譴責美國不負責任的「遷館」再次引發巴以衝突,抨擊以色列針對抗議活動過度使用武力,但這其中表現最激烈的是土耳其,甚至不惜以「犧牲」土以關係為代價替巴勒斯坦「出頭」。


出現這種情形,與土耳其在土美以三邊關係中的考慮有關。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土以關係雖然是一組獨立的主權國家之間的雙邊外交關係,但某種程度上土以關係是依附或者說是從屬於土、美、以三邊關係的。實際上,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美國一直都在極力推動土以兩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無論是當年土耳其與以色列結成互幫互助、有實無名的軍事盟友,還是2016年12月土以解決「馬爾馬拉」號救援船事件的羈絆後重新恢復外交關係,其間一系列的調度和運作無不飽含著美國的「辛勞」。


眼下土與以「鬧彆扭」自然也與最近土美關係齷齟不斷有關。自2016年7月土耳其發生未遂「兵變」起,土美關係便進入到深度「冰凍」期,兩國因打擊「伊斯蘭國」、對待庫爾德武裝、引渡居倫受審和購買俄軍S400防禦系統等問題口角不斷,分歧日深。今年1月,土美關係更是由於美國準備以「敘利亞民主軍」為骨幹訓練和部署一支3萬人的「邊境守衛部隊」,土耳其卻完全不顧美國「臉面」赫然兵發敘利亞阿夫林地區清剿庫爾德武裝而跌入谷底。具體到此次為巴勒斯坦「背書站台」,土耳其的用意實為「敲山震虎」,「醉翁之意」在以色列背後的美國。


另一方面,土耳其敲打以色列、擺出為巴勒斯坦「請命」的姿態,也是響應國內選情和壓制庫爾德勢力的需要。


就在5月15日巴以衝突前夕,埃爾多安突然宣布將原定於2019年舉行的總統和議會選舉提前到今年6月。作為具有濃鬱伊斯蘭主義背景的政黨組織,埃爾多安非常清楚,運用民粹主義的手法來拉票造勢應對選戰,才是正義與發展黨長久執政的妙招。向以色列「發重拳」「下狠手」「出猛招」「飆硬話」,無疑是迎合國內選民輿情、贏取大選最終勝利的良策。


此外,庫爾德人一直以來都是土耳其國家安全的「肘腋之患」,以色列卻始終與其「眉來眼去」、暗通款曲。特別是隨著庫爾德武裝在抗擊「伊斯蘭國」的戰鬥中持續坐大,引起土耳其的極度警覺和嚴重不安。但以色列仍舊不加收斂,甚至變本加厲強化與庫爾德人的聯絡合作,令土耳其大為惱火併心生怨恨。


2017年9月,當中東地區主要國家和政治集團全都明確表示反對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的獨立公投,就連長期支持庫爾德「獨立運動」的歐美夥伴國家都持保留意見時,唯獨以色列「附應唱和」伊庫區的獨立公投活動。所以土耳其此番借巴制以的舉措,也是對以色列支持庫爾德勢力的報復和回應。


土以關係短時間內難「回溫」


綜合來看,未來土以關係或許會有所緩和,但中期看兩國冰釋前嫌、和好如初,實現雙邊關係大幅轉圜的概率不大。


土耳其和以色列近年之所以爭吵不休、波折不斷,與中東力量組合和地緣格局變動緊密相關。奧巴馬政府曾力推「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對巴以問題的關注大幅縮水,自冷戰時起便在中東舞台「唱大戲」的阿以矛盾不再是媒體聚焦點,以色列地緣角色呈矮化趨勢。與此同時,正義與發展黨主政以來土耳其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加之中東局勢朝有利於抬升土耳其實力對比的方向發展,提振了土耳其處置國際問題的政治信心。土耳其的強勢崛起使得中東地緣時空的坐標點面臨重構再造,土以之間一起一落某種程度上呈現此消彼長的運勢交替狀態。


另外,土耳其發現對以色列的強硬外交舉動能夠贏得伊斯蘭世界的好感,這有助於擴大土耳其在中東地域的迴旋餘地和戰略縱深。


顯然,美以中東戰略部署的調整與土耳其地緣角色的轉變節奏愈發不搭調、不合拍,導致土以之間的利益交集持續縮小,戰略合作動力日益減弱,誘發土耳其與以色列雙邊關係麻煩不止、糾葛不斷。因此,土以缺乏必要的戰略合作基礎,國家利益從互利兼容向矛盾相斥的轉變等,是兩國難以和好如初的決定因素。


不可否認,在土耳其與以色列「互懟」「嗆聲」的背後,兩國依然存在著各有所圖、各取所需的利益交織關係。未來土以關係可能仍延續斗而不破的基本面,只是急速回暖的可能性大減。L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 的精彩文章:

改革潮動海之南
韓朝首腦會晤倒計時,能談到什麼程度這一步很關鍵

TAG: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