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跨時空行走詩意世界

跨時空行走詩意世界

當代藝術的新型思維模式,擁有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巨大能量,讓人們重新睜開眼睛,打起精神,從藝術的角度深入理解和體驗當下的社會與文化。

馬塞爾·杜尚獎由法國國際藝術傳播委員聯合會於2000年設立,致力於向世界推介法國當代藝術,如今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家級藝術獎項之一。近二十年來,這個獎項每年頒發給一位在法國工作或居住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卓越成就的當代藝術家。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作為中國百年名校的博物館,自2016年9月開館以來,陸續舉辦了多場國內外高品質和高水準的展覽,既研究和呈現了中國經典傳統藝術,又引介和策划了國外經典藝術流派及藝術家大展。5月15日至6月17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融—法國杜尚獎提名藝術家作品展」,聚焦國際當代藝術領域,展現國際當下藝術的潮流和趨勢,為觀者帶來一個完全與眾不同的藝術世界。

展覽展示了10位獲得馬塞爾·杜尚獎提名或已獲獎的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完全超出了當代藝術的現有分類,將內省的情感經驗和外部的豐富環境相融合,構建了一個對碎片化隱喻的世界。整個展覽如同一部短篇小說集,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發現東西方之間的二元對立,感受當下藝術創作的多元化趨勢。

不管是一件作品中兼具的普世性、獨特性,還是各位藝術家間的文化交鋒,都無聲地傳遞出一種理念:人們可以用多樣化的視角審視藝術的廣闊範圍,藝術可以在世界各大洲之間遊走和流動。

探索獨特

藝術家關懷世界,同時以批判性、顛覆性和烏托邦精神介入這個世界。展覽中,10位藝術家的作品分別位於專屬的「環境」中,展示與世界的種種聯繫。

羅馬尼亞藝術家米爾西亞·坎托爾的作品體現著對普世和諧的追求,他的作品激進微妙,將神秘主義、倫理學和美學交織在一起。據說作品的靈感來源於不同的知識領域、傳統習俗和社會文化。

展廳伊始處,就展示著他的作品《雙彩虹》。顧名思義,《雙彩虹》描繪了兩條交織的彩虹,彩虹的線條中有米爾西亞·坎托爾本人的指紋。創作時,他將食指浸染不同顏色的油墨,用手指按壓出帶刺鐵絲圖案,以此象徵性的藝術手法將對立的主題聯結在一起:彩虹象徵天與地的和平與結合,籬笆象徵著禁地。統一性、特殊性在一幅作品中相遇。

雕塑裝置作品《環理論》

米爾西亞·坎托爾的作品借鑒了傳統技法。在多彩的全景作品《雙彩虹》對面,三面牆體上懸鋪著他的織物作品《人類染色體線條》。這幾件手工作品通過類似刺繡繩索的圖案,將不同的羅馬尼亞傳統織物連接起來。他用這種方式審視著手工藝形式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的生存力量,展示著集體無意識的持久性。

藝術家卡德爾·阿提亞出生於法國,目前在巴黎和柏林工作和生活。

創作時,他大量採用轉移和回收的方法,揭示社會中的問題,通過裝置、視頻、文字和攝影,構建起豐富多樣的系列作品。他從人類學的視角研究邊緣性、無根性和他者性,在無盡的往複中,引領參觀者踏上一段連接私密與普世的旅程。

展覽中的作品《環理論》就是他參考了宇宙環理論而創作出的大型雕塑裝置。作品由數千塊破碎的鏡面組成,用別針作為它們相互連接的線,從碎鏡的縫隙中可以窺看到雕塑的內部。鏡子碎片朝向作品的內部,背面進行塗繪,形成一次次反射。卡德爾·阿提亞以此暗喻人類修補破碎物品和受傷肉體的本能。

達維徳·巴律拉擁有多重身份,他是造型藝術家、製作人,也是音樂家、作曲家。出於多重身份的影響,他常融合視覺、造型、音響和電子裝置,將各種藝術類別融為一體。這種碰撞自然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展覽中,他的作品以實驗的形式呈現,保留了許多偶然性因素,如《被燒焦的繪畫(中間被燒焦)》,一部分由燒焦的木頭碎塊拼接而成,另一部分則體現了用焚燒過的木頭在布面上摩擦產生的痕迹。《被埋葬的繪畫》則是四年前在都靈卡烏宮舉辦展覽時開始「創作」的。當時達維徳·巴律拉將五張全新的油畫布埋進了泥土裡,在上面放置了木製基台供觀眾行走。五張《被埋葬的繪畫》就是在那兩個月期間所發生的的生物腐蝕作用的結果,隱喻中的詩意世界,出現在人們眼前。

關聯融合

不管是創作材質方面的融合,還是個人經驗的融入,展覽中的作品時刻讓人感受到「融」的主題。

融合了雕塑和繪畫的裝置作品《2010-C》

法國籍藝術家尼爾·貝盧法是一位擅於做「融合」的藝術家,他以融合視頻、雕塑和繪畫的裝置作品著稱。他的作品看上去沒有邏輯,但卻能夠撼動這個由圖像構成的世界。展覽中的作品《身體,身體》《2010-C》等等,採用模塊化形式,將文獻、圖像、人工製品和實物複製品進行組合,在明黃色的展廳背景下,構建出顏色炫目、亦真亦幻的場景。尼爾·貝盧法正是通過這種視覺和觀念的衝突,對關聯、觀點和內涵提出自己的質疑。透過他的這種批判眼光,展覽中的「低科技」「手工製作」的作品完成了對複雜概念的解析。

拉蒂法·埃沙克赫是一位出生於摩洛哥的法國藝術家。她的作品堅定而精巧,通過質疑歷史的概念和進程,探索政治與社會文化現實之間的聯繫。拉蒂法·埃沙克赫善於創作裝置或進行空間布局,並將個人的、文化的、歷史的和社會的東西與空間融合在一起。

她的作品《Tkaf》是一個由磚塊和血色顏料組成的裝置,重現了藝術家對一次摩洛哥之旅的記憶。在那次旅行中,拉蒂法·埃沙克赫發現了傑迪代附近的一座聖殿,紅土手印布滿聖殿牆壁。她把這種富有表現力的手法引入展覽。那些暗紅色的手印,讓人看到掙扎、渴望與絕望,張力十足。

洛朗·格拉索生於法國,在巴黎生活工作。其作品的核心主題同樣是現實與虛構、夢境與幻念之間的界限。他的創作結合了大量敘事手法、幻象和時間錯位,用來質疑我們與歷史、疑慮和不確定性之間的關係。他對「看」這個行為的意義非常感興趣,眼睛這個圖案貫穿于格拉索的創作中。展覽中,洛朗·格拉索的作品《無題》呈現了一隻幽靈般藍色光暈的霓虹燈眼睛,它佔領了整個空間,照亮了這個空間。眼睛圖案貫穿於洛朗·格拉索的創作中,因他對於看的行為,他極為感興趣。

《密涅瓦的貓頭鷹》以抽象的方式表現了一隻貓頭鷹,它來自於巴黎法蘭西學院製作的一組綠色瑪瑙雕塑。這所學院受女神密涅瓦庇護,致力於科學和藝術研究,貓頭鷹是這位女神的標誌,代表知識、洞察力、博學和智慧。這一點和民間對貓頭鷹的看法很像。

此外,影片《衛星》、畫作《對過去的研究》、青銅雕塑《無題》,洛朗·格拉索用多種形式表達著他的看法,引人進入深刻的思考。

巴爾德萊米·托果是一位在素描、雕塑、視頻、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之間切換自如的藝術家,他在作品中呈現出不同性質的材料之間的聯繫,其靈感源於自身經歷、旅行和偶遇,探索人類情感和生、死、苦、樂等普世主題。

《瘋狂城市》就呈現了異想天開的「城市」景象,參觀者的想像力和身體遊走在棋盤狀排布的非洲地毯上以及十件大型木雕像中,令人聯想到藝術家的祖國喀麥隆。特別是那些裝飾著花紋的地毯,色彩明麗,紋路精妙,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巴爾德萊米·托果想利用它們,為人們提供一種對全球化進行批判的視角,因為生產它們時,通常以非洲大陸的資源和眾多民眾為代價。

與作品《瘋狂都市》呼應,巴爾德萊米·托果在《你叫什麼名字》《在頭腦中》系列作品中,通過描繪無名者的肖像對人類進行心理研究。斑斕的色彩、濃重的水墨賦予這些面孔不同的情緒,讓人們直面那些日常生活中熟悉且常被忽略的情感。

藝術家王度出生於中國,20世紀80年代自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後,他成為一名建築學教授,並決定投身於行為藝術、即興演出等藝術創作工作中,目前在巴黎生活和工作。

王度的創作包括富有趣味性的巨大雕塑和裝置,以批判的目光看待媒體系統和消費社會。他的雕塑由各式各樣拾來的或特別製作的物件構成,探索了操縱現代媒體系統的可能性。王度認為,媒體源源不斷提供給人們的信息流將日常生活塑造成了「後現實」:混合了真實的世界和媒體製造的世界。他採用隱喻式的醫學術語來反應當代世界,如《內科》就改變了貓和老鼠的權力關係,《泌尿科》是由銅管組成的一張巨大的可摺疊屏風,內部鋪著一塊類似地圖的木地板。這兩件作品都出自題為「世界診所」的展覽,此展意在診斷當代世界各種弊病所在。

構建新奇

一些完全出自藝術家本人構想的展示空間,成為他們的創作或所構建的世界的延伸,以獨特的方式呈現出他們藝術探索的成果。這般作品常常激發參觀者生出更多的思考,也增添了體驗的環節。

萊安德羅·埃利希出生於阿根廷,目前在巴黎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生活和工作。此次展覽中,最具遊戲性的作品《精神分析學家的辦公室》就出於他手。

由非洲地毯、木雕像組成的作品《瘋狂城市》

《精神分析學家的辦公室》精細地再現了一位精神分析學家的辦公環境,書桌、沙發、衣架……參觀者透過玻璃板可以從外部空間看進「辦公室」,所處的位置正映像在辦公室內。雙重幻影下,人們好像進入了另一「時空」,參觀者走動、坐下或是躺下,都成為組成這件作品的一部分,錯視效果改變了人們對現實的感知。萊安德羅·埃利希正是運用這些平凡元素吸引著路過者,影響著公眾的潛意識。

黎巴嫩藝術家喬安娜·哈吉托馬斯和哈利爾·喬雷吉二人的創作遊走於紀實和虛構之間,在攝影、視頻裝置、行為藝術、虛構影片及紀錄片,組合出種種藝術作品,在主題、概念和形式上,常有不同凡響的想法、

展覽中的作品《彌散圈》極具參與性。《彌散圈》是一件貝魯特城市的巨幅航拍攝影作品,由3000塊碎片組成。參觀者可以自由取下其中的任何一塊。每塊碎片背面都寫著「布魯特不存在」。當碎片被一一撕下散去,這座城市的影像便一塊塊消失,巨大的鏡面背景上將留下空白,照出參觀者的模樣。而撕下一張碎片後,都是一幅新作品的誕生。兩位藝術家喬安娜·哈吉托馬斯和哈利爾·喬雷吉用這種方式,將「場所因個體願望被塑造,重建城市的願望未曾因此而消失」的思考傾訴給他人。

展出的另外一件作品是由兩部分視頻組成的,名叫《記住這光芒》。影像向觀眾們展開了一段五人潛行的情節。他們飄忽不定的動作,在大海深處出現的被戰爭淹沒的城市、軍用車輛和其他奇怪的廢墟,令人聯想到人們不確定的命運。在平行的另一塊屏幕上,彩色圍巾沉入水中。

人們對這些畫面必定各有感知,或許這就是喬安娜·哈吉托馬斯和哈利爾·喬雷吉想要達到的目的,也是參與整個展覽的藝術家們不謀而合之處吧。

攝影/ 修雨辰 圖片提供/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周刊是北京唯一官方的外宣刊物,

每周出版中、英文版各一期。

秉承「以新聞的立場挖掘和詮釋北京文化,

以文化的視角聚焦和解讀北京新聞」的理念,

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劃選題,

並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融通中外的中國表述,

傳遞北京聲音,講述北京故事,塑造北京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國航空博物館 鋼鐵之翼鑄就藍天長城
滄桑浮沉 道不盡千古風雲

TAG:北京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