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中,誰是擁有大智慧的好漢?
孝義黑三郎宋江,一介書生,卻號令百餘號江湖人嘯聚山林,打痛了朝廷,得到了招安的機會。
從宋江出場到最後被毒死,他的每一步都很險,但也都化險為夷,靠的是頭腦,靠的是他那過人的權謀。
最後的死,他早已料到,只是改變不了,只能順其自然。
智多星吳用,綽號已經完美的詮釋了他這個人,他的智謀當屬《水滸傳》第一,是否是原著里大宋朝「第一大腦」不敢肯定,但在梁山水泊,他絕對是「第一大腦」。
家長里短、教書育人、江湖恩怨、兒女情長、勾心鬥角、排兵布陣、鬥智斗勇、攻城略地、拉攏駕馭等,都是吳用的拿手好戲。
假如托塔天王晁蓋沒死,梁山泊好漢沒有招安,那吳用定會是完美的一個人物。
手段毒辣,一直是他被罵的焦點,可沒有他的那些手段,梁山泊也不可能壯大,即便吳用不做,也會有另一個「吳用」去做。
一個權謀,一個智謀,二人配合的天衣無縫。
當然,還有厚黑,在《水滸傳》里少了這個也很難成事。
大智慧,這是我們對一些人的評價,宋江和吳用是智慧的,但二人稱不上大智慧。
真要大智慧,也不會一個迷戀官場,一個因失敗自盡收場。
那麼,誰是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中擁有大智慧的人呢?
入雲龍公孫勝。
《新水滸傳》
公孫勝,江湖聞名的道士,這在當時的大宋朝,他的身份和能力完全可以到皇帝身邊混個差事,可他沒去,因為他是真正的修道者,早已淡泊名利。
古代明君身邊,會有真本事的道士或者僧人,但在昏君身邊,有的只是打著道佛名義混吃混喝的騙子。
所以,公孫勝這樣的道士是不會為昏君宋徽宗效力的。
淡泊名利,不是與世隔絕,而是看透了一切。
公孫勝參與劫取生辰綱,並非為了錢財,而是恨透了貪官污吏,想劫了生辰綱救濟窮苦百姓。
這一念想,讓他成為了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
梁山泊上,公孫勝表現出了他的大智慧。
1、嘯聚山林,潔身自好
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赤發鬼劉唐、阮氏三兄弟先前不是江湖草寇,更不是純粹的江湖人,只是喜歡結交江湖人,但他們身上也都有江湖人的習氣,比如嗜酒如命、好賭成性等等。
上了梁山,他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山賊草寇,也成為了真正的江湖人。
入雲龍公孫勝在其中,喝酒的事他喜歡,但賭博、好色、嗜殺、視財如命等的惡習沒有。
梁山泊上能做到潔身自好的好漢並不多,他公孫勝是一個,還是做的最好的一個。
《新水滸傳》
2、面對錢權,不改初心
宋江領導下的梁山泊一百單八將,謀求的無非是金錢和權力。
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這些事,公孫勝也參與其中,但都有他自己的度,他是個有底線且能死守底線的人。
權力,公孫勝早已看淡了,不用上梁山,不用招安都能憑藉道法混個官,沒必要跟著宋江去爭取個官。
他的初心是什麼?劫富濟貧,只要是類似的事情,他都會參與,所以他留在了梁山泊。
當劫富濟貧的梁山泊好漢目的變成到官場中劫富濟貧的時候,他選擇了離開,也就是破遼之後的離開。
性質變了,他也沒必要留在陣中了。
3、看透宋江,卻不點破
公孫勝是最早看透宋江的梁山好漢,宋江初投梁山,他就選擇了離開,理由是回家盡孝。
公孫勝的孝心無需置疑,但用孝心脫身也是事實。
這樣做,不是背棄兄弟,而是看透了宋江在的梁山泊將走上一條非劫富濟貧的路。
看透,但他沒有點破,因為他清楚此時的梁山好漢都沉浸在宋大哥上山的喜悅中,點破也沒人信,還會遭到一片罵聲,甚至讓梁山泊分裂。
點破,於己於人都沒有益處。
4、看透朝廷,卻不多言
公孫勝雖然潔身自好,但他在梁山泊也有好兄弟。
《新水滸傳》
當他清楚招安,當他幫宋江搞出了「石碣受天文」排了座次,當他助宋江破了大遼之後,他自己離開了。
此時的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好兄弟帶走,但他沒有。
為何?人各有志,想走的誰都擋不住,不想走的誰都勸不走。
以上四點,便是入雲龍公孫勝的大智慧。
晁蓋和公孫勝的目的其實一樣,都是真心想著劫富濟貧,但他沒有大智慧,沒能及時脫身或者帶領眾兄弟走上另一條不同的路,最後還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西遊記》孫悟空被陷害純屬活該,沒他那樣當師兄的
※《西遊記》吳承恩唯一一次提到唐僧動情,女兒國國王也不如她們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