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迷失的生命
看最X的電影,飆最野的車
Ps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最近,導演馬莉的紀錄片《囚》在國內部分城市陸陸續續有了放映機會。這部紀錄片在去年拿下了西寧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競賽評審團併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單元。
導演馬莉
這部作品是馬莉「人的困境」系列作品第三部,聚焦東北某精神病院封閉療區。馬莉在作品闡述時說道:「我想描述一部生命的窒息史。他們孤獨的被囚禁在以知識為名建立的大囚籠里。無法根治的精神重疾不斷製造出荒誕不經的虛幻世界,他們委身夢魘般的世界無力辨識也無從摧毀。藥物會讓他們短暫清醒,回到現實。在這個所謂的理性的世界,看似脈脈溫情掩蓋著真實的冷漠,他們強制接受訓誡,要求臣服於理性的秩序。他們還將在巨大無邊的社會和家庭生活雙重擠壓下自我折磨和自我懺悔。清醒很短暫,不久,他們又將陷入混沌的幻覺的城堡,周而復始。」
導演: 馬莉
類型: 紀錄片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東北方言
片長: 287分鐘
劇情簡介:
中國東北某精神病院封閉療區。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性衝動,酒癮患者……包括他,都將在這裡接受強制性封閉治療。從清醒的瞬間,他們就開始試圖掙脫這座囚室,但在這裡,掙扎毫無意義。此後,他們將在藥物的控制下和不容置疑的規訓之下,開始自我反思,它觸及靈魂,意志,欲求,思想……
本片另一張海報
檸檬炸彈
不僅自己寫稿,還會騙人寫稿
《囚》終於來了。
出於可以猜想的原因,《囚》在大陸的放映非常困難,能看到影院級別的《囚》更是難上加難——據工作人員說,無錫這場是2018年第一次在大陸放映院線版。除此之外,《囚》287分鐘的片長也對觀眾提出了挑戰。
無錫場座無虛席,部分觀眾坐在樓梯上或是站著看完了五個小時
不過看到紀錄片結束的時候,我認為導演馬莉還是為提高影片觀賞性做了很多工作的——幾位病人的鏡頭交叉推進,不讓觀眾對同一個人物連續關注太長的時間,以免感到厭倦,這讓5個小時的觀影過程顯得不那麼漫長。
片中病人的癥狀都不是非常激烈,很多病人甚至不太符合普通人對「精神病」的定義,這就牽涉到對精神病人界定標準問題。
導演人為地將影片分為三段,但是在我看來這三部分的區分並不十分明確,而這種人為的劃分方式顯然是想強調一種變化——病人從抗拒到接受的轉變過程。病人一開始不能接受自己的精神病人身份,很多人到第三幕其實也沒有接受,只是表現的妥協和麻木了。影片中一些角色邏輯清晰,性情溫和,和其他具有典型精神病癥狀——幻聽、抑鬱——的人相比,幾乎看不出「有病」的跡象。
精神病的界定標準是一個科學問題,不是普通觀眾能辯得清的。病人們失去的自由,更多是現實情境下的無奈,將之引申至常人生活視角去解讀,我覺得是不太恰當的。馬莉導演並沒有刻意放大某一話題,而是通過諸多人物構建了精神病人複雜的人生背景和豐富的精神世界,以摘掉「精神病人」這一符號化標籤,換之以對血肉之軀的立體呈現。儘管影片中反映了精神病人對封閉管理的抗拒和對自由的強烈嚮往,但這和常人世界中的自由需求是不可一概而論的。如果自由是一個絕對概念,那世上不存在自由的人;如果自由是一個相對概念,那必然是利弊妥協的結果。對精神病人所付出的極大自由代價,我們報以強烈同情,但質疑和解決,都是科學問題。
相比精神病界定標準和自由限制,我更關心這些病人的身世背景。雖然有一些遺傳因素,但顯然個人經歷對發病影響重大。精神病的發生雖然不應與人身地位和財富相關,但顯然有極多的精神病人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有的人是因為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接受了太多陰暗面而產生疾病,有些是因為長期疾病導致生活貧困,碌碌無為。就像病人傅明剛所言,一旦進了精神病院,人就被打上了標籤。從此以後即使康復出院,還是會受到社會歧視。正是出於種種恐懼,病人對自身疾病的抗拒心理也十分嚴重。
由於社會的歧視、偏見、對精神衛生問題的忽視,導致精神病院成了一個被世人遺忘的角落。除自由以外,病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孤獨。作為精神病人,時刻受著來自疾病和環境的雙重精神壓力,再加上治療中有限的自由和近乎無限的時間,孤獨成了在精神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困境。病人最需要的人是家人,但普通家庭幾乎沒有能力負擔起這樣的陪伴責任,更何況許多精神病人本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有兩個角色對孤獨反應最多。一個是年幼喪父,進過少管所的年輕按摩師,短短31載的人生令人唏噓不已。家庭缺失導致的個性叛逆,犯下過錯後進少管所又飽受欺凌,出獄後通過職業培訓當上按摩師,卻因此職業接觸了太多社會陰暗面,現在又進了精神病院。很難說對其悲劇的前半生社會、家庭要承擔多少責任,而如今這些苦澀和坎坷,又不知該向何人傾訴。其和迷茫超越了疾病帶來的痛楚,且無葯可解。
另一位是在抽煙時對著攝像機傾訴的大叔。時代悲劇導致的個體悲劇,在政治運動中受衝擊而留下創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的困擾,自然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沒有事業,沒有家庭。他對自己的責備,自然就是這蹉跎的一生白白浪費。與疾病相比,這樣荒廢的一生更難接受,也沒有挽救的可能,悲涼和失望就足以概括這位花甲老人的一生。
對不同個體給予充分的關注和塑造,是我喜歡這部影片的原因。有些同類影片只是進行簡單的記錄,而《囚》做到了和角色溝通。這種溝通不是靠導演的言語做到的,而是通過與角色建立情感聯繫而使角色主動發聲,進而使得觀眾可以真正走入這些病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去消費疾病的痛楚建立虛偽的同情。
影片採用了極冷色調,對精神病院內的悲劇和灰暗是很好的映襯,我一直覺得醫院尤其是國內的醫院色調太過冷淡了,嚴重缺乏積極信號。儘管導演刻意把色調調的更冷,可我並不覺得和我印象中的醫院有多大區別。在冷色調環境外,導演也讓我們看到了這世上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愛和溫暖。病人之間會聊天,傾訴,互相開導疏解,乃至給病友看起了病。似乎病人最懂病人,他們之間有一種其妙的溝通方式,而且真的有奇效。在這被遺忘的角落裡,病友們之間的溫暖,就像是世界上最後一抹彩色。
從《囚》中,我們認識到一個個病人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有自己的需求和對生命的獨特理解。尊重病患首先要把籠統而偏見的「精神病」標籤撕掉,待之以獨立的生命個體。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精神病人的生活現狀,可期的未來,乃至疾病的成因都與社會環境關係重大。而將精神病人關進精神病院,在缺乏社會積極干預和幫助的情況下,實質是一種遺棄行為。
感謝馬莉導演拍攝了這樣一部關注邊緣群體的優秀影片,就拿影片最後一句總結來結束這篇文章吧:
我們不是生活在被毀壞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錯亂的世界。我們就像被遺棄的孩子,迷失在森林裡。
——卡夫卡
五個小時從未出去上廁所的敬業撰稿 檸檬炸彈
本周日就能在廈門看到《囚》的興奮編輯 老鵝
Read More
院線之外
第21放映室
經典回顧
近期上映
TAG:21世紀賽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