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仍是有價值的研究嗎?不!

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仍是有價值的研究嗎?不!

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仍是有價值的研究嗎?不!

浙江省人民醫院急診科EICU 沈曄譯 張美齊校

重症行者翻譯組

事實是頑固的,但統計數據是可變通的—馬克.吐溫

前言

無論何種臨床試驗或公共健康問題通常有既往試驗已經進行研究過。因此,為了制定新的試驗目的、計劃、設計並論證研究結果,預先理解和分析預先知識是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不幸的是,既往研究的異質性導致實驗的設置、團隊、及患者特質都不可靠,關聯和影響現有知識和遠期實驗研究的正確性、可靠性及重要性。此外,由於論證和經濟傾向性,學術的偏移也加重證據結果的失真。

面對這種不可靠性,早在1904年Karl Pearson就提出使用規範方法結合不同研究數據來檢測血清接種對傷寒的療效。至那時起,系統評估既往研究變得更加重要。特別是現每年全球有超過兩萬份期刊,200萬篇文章輸出,經常出現模稜兩可和自相矛盾的研究結果。然而,無論從理論上來說多麼重要,這項任務是極具挑戰性的。特別是現代研究的質量、設計、患者特質、診斷和結果都存在異質性。此外一些小樣本的數據研究易出現高風險的I型II型錯誤,且不是雙盲試驗。因此,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SRMAs)被臨床醫生、醫療衛生官員和調查者認為是評價療效和干預措施的「科學救星」,儘管研究數據來自低質量,非雙盲和異質性的研究結果。此外,即使系統性評價不一定包含定量的統計匯總(Meta-分析),它也被認為整合了先前知識,填補研究空缺(和預先未注意的假設)。因此,SRMAs在這循證醫學時代變得非常流行。

循證醫學和SRMAs進展

SRMAs不是有價值的研究有很多理由。首先,它根本不是研究方法,它對現有未經驗證的假設性研究的簡單總結和統計轉換。這種解析過程通常由SRMA專家完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專家從學術上或多或少得益於調查者或臨床試驗研究團隊數年的研究。第二,SRMAs不考慮且無法評估其生物學可信性、結果重現性及外在有效性。第三,其隨機對照試驗(RCT)的結果預測能力有限,經常導致誤導性的評估結果。第四,就像所有科學一樣系統性可重複性的理解先導知識,會產生可重複性的研究結果。SRMAs通常無法產生這種可靠的結果,SRMAs通常會發表相同來源但完全不同的結果。第五,SRMAS最常見的結論是毫無意義的,他們經常包含這樣的句子,比如「需要更好的研究」,「證據不足」(表1)。這種研究結論通常報道在無確證性RCTs研究下,由於證據級別低SRMAs通常予以剔除。這種既往知識的評估通常會導致同樣的結論。在這點上,SRMAS的關注點類似於低質量研究。不幸的是,SRMAs是乎是放大這種研究而不是代表修正他們的不足。

為什麼SRMAs不是有價值的研究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循證醫學和醫療衛生典範的出現為SRMAs的流行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使其位於證據等級金字塔頂層,特別是1993年Cochrane合作組織成立後對加速了SRMAs的發展和傳播。至此,SRMA專家開始嘗試開發SRMAs發表規範及文獻質量評估及偏儀風險評估工具。雖然這種瘋狂的校正統計法制意味著同樣缺陷的SRMAs及其數據激增。因此兩個或兩個以上來源SRMAs綜合數據的概念在醫學研究中得到發展-出自SRMAs的SRMAs,也被命名為「概述」或「傘狀思維」。同主題領域發表的多源SRMAs及其數據處理概論已衍生出了新的處理方法。此外,網狀Meta-分析允許同時包含直接或不直接證據的個體研究來描述干預措施的相對益處(害處)甚至缺乏「頭對頭」臨床試驗。最後,連續性或實驗序貫分析(TSA)數據更新也為SRMAs及網狀Meta-分析及時提出決策建議。很多人認為這種方法會導致SRMAs質量的提升,干預評估質量更可靠。

不管SRMAs技術如何,以上所有的發展將導致海嘯式的SRMAs淹沒了臨床醫生、醫療衛生官員和調查者。確實,他們的產品已經達到「流行病式發展」。因此,我們是否和幾世紀前的鍊金術士一樣處於意識形態中承諾從泥土中提煉金子。面對這種衝擊,關於SRMAs仍是否有價值的質疑是合理的。

結論

整合既往知識評估其質量是科學進步的關鍵。SRMAs是一種類似整合評估但非實用性研究的手段(通常是有缺陷的),因為他不提供新型的知識或傳遞實驗數據。SRMAs往往基於拙劣的研究和低質量的證據,因此無法傳遞有效或穩健的信息或見解(無用輸入=無用輸出)。SRMAs經常給予那些需要被剔除的結論一點點合理性,並作為支持特定研究結果的工具。最後,SRMAs通過展示20名患者單中心,非雙盲的研究,其來自與2000名患者多中心,非雙盲研究同一森林圖,因此在讀者間傳播錯誤的觀點。總之任何對這種方法理性的考慮都不可避免產生以下邏輯結論:SRMAs不是有價值的研究,他永遠無法代替對文獻理性和仔細的評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症醫學 的精彩文章:

ICU麴黴菌及其他呼吸道真菌感染:診斷及防治

TAG:重症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