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勤儉是美德,但如果這樣做,那就變成無德了!

勤儉是美德,但如果這樣做,那就變成無德了!

安貧樂道,勤勞儉樸,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也是古代有學之士追求的最高修養境界。

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一直是主張勤奮學習,淡泊物慾,恥於貪圖物質享受的。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 《論語·里仁》里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尤其是孔子對顏回的讚歎: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都充分說明,孔子非常希望學生以學習為樂,生活上得過且過就好了,衣服飲食好壞,那都不重要。

諸葛亮有名的《誡子書》裡面也說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只有清心寡欲,簡樸節約,才能明確人生要努力的方向,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如果每天為物質享受所牽累,就不能明確自己的人生志向,而成為慾望的奴隸。

但是凡事不能過分,過猶不及,如果勤勞儉樸是為了謀取私利,那就不是美德,而是無德了。《菜根譚》里有一段話說的非常好:

勤者敏於德義,而世人借勤以濟其貧;儉者淡於貨利,而世人假儉以飾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為小人營私之具矣,惜哉!

勤奮本來是為了提高自己道義和品德的修養,而世人卻把勤奮 用作解決貧困的辦法;儉樸節約的人淡泊物質享受,也是為明確自己的志向,但是世人卻以儉樸作為掩飾自己吝嗇的借口。這些君子修身立德的標準,卻都成了小人謀取私利的工具,實在可惜呀!

小時候,只知道勤儉節約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但不明白其中真實的含義,原來勤儉節約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避免利慾的騷擾。經常看到很多人特別勤奮的工作,沒日沒夜,不辭辛勞,就是為了多賺錢,賺多少都沒夠,簡直要錢不要命;有的人就儉樸的過頭,最後變成吝嗇鬼,到這時候美德其實就變成無德了,這樣的人已經淪為物質和金錢的奴隸。

所以,君子勤儉節約,強調的是德行,而不是私利。能見利先思義,在利益誘惑面前不為所動。如果勤儉節約只是為了謀取私利,見利忘義,為了金錢可以拋棄仁義道德,那就是令人不齒的小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語雜談 的精彩文章:

作為一個學生,特別講究吃、穿,他的學習成績能好嗎?
子路結纓而死——令人敬佩的君子精神!

TAG:論語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