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乾隆興建「京城第一門樓」的「香妃」是來自民間哪裡的女子?
體生異香、集乾隆的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香妃」究竟是何方女子?
這幾年,隨著清宮的一些影視劇的不到斷地熱播,乾隆的寵妃---香妃,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神秘女子,已經被很多人熟知,她不但長得美麗,而且她的身體能產生奇異的香味,使一些蝴蝶與鳥兒都尋香而來。是乾隆一見傾心,再見傾城,寵愛有加,從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那麼這個香妃到底是誰呢?其實,歷史上還真這個人,不過名字不叫香妃,而是叫做容妃。可以說,民間圍繞著香妃產生的故事,多年來一直,盛傳不衰。
傳說,乾隆的容妃,不到人長得如花似玉,而且玉容未近,芳香襲人;而且她身上的異香,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卻是別有一種奇芳異馥,沁人心脾的氣味。因為這種異常的香味,私下裡,很多人就不管他叫做容妃了,而是叫做香妃。
那麼這個體生異香的是容妃--「香妃」,究竟是何方的女子呢?
香妃來自於新疆維吾爾族
據大清皇宮的史料記載,在乾隆所有的妃子中,只有容妃一人來自新疆。並且,無論從清宮檔案,還是在官家文書上,都記載證明了這一點。
民間傳說中的香妃和容妃,二人都是維吾爾族,封號都是妃,家鄉籍貫、民族信仰都一樣。並且,香妃和容妃的五叔、六叔、哥哥的名字,亦是相同。由此看來,香妃和容妃皆是一人。在民間傳說中體生異香的香妃,即是乾隆的容妃無疑。
「京城第一門樓」原是為香妃所建
被稱為「京城第一門樓」普寧清真寺,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七年,與中南海的寶月樓--今新華門,隔街相望。
其實,清真寺的建立和乾隆有著極大的關係。據說他在乾隆的心中,它是為香妃解思鄉之苦的「望兒樓。」
據說當年清真寺,由於是乾隆皇帝降旨御批、動用國庫內帑,並由專人督工建造的「敕建」項目,我們就可以想像出,當年這座清真寺的規模和奢華。
當時,附近的維吾爾族和回族同胞均在此清真寺禮拜,曾經的盛況,正像如今保存在歷代帝王廟中,乾隆皇帝親筆撰文的那方滿漢蒙回四體碑文中,所記述的一樣。可以說,清代在求同存異、尊重習俗、包容信仰方面的大度胸襟,在碑記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香妃的家族,十分擁護乾隆
原來,新疆的和卓家族,分為阿帕克和卓與額賴瑪特和卓。而乾隆的香妃一家,所屬的額賴瑪特和卓,十分擁護朝廷,堅決反對分裂,於是就遭到了大小和卓的欺辱。
在乾隆二十二年時,乾隆派兵再次進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這時香妃的叔叔、哥哥們都積極配合清軍,於是在乾隆二十四年時,叛亂被平息了。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時,香妃的胞兄、五叔、六叔和其他五位首領等人,被乾隆一應召入京中,並且被封官晉爵,史稱「八爵進京」。
八爵進京,受到了乾隆的非常重視
當時,乾隆皇帝十分重視,這支由八位維族首領和回教領袖,帶領的少數民族部眾,將其編入八旗並下詔封居,之後又安置在寶月樓南側今東安福衚衕一帶,史稱「回回營」,又稱紅帽子回回。
當時隨著叔叔,哥哥奉旨進京的容妃,被召入宮,乾隆皇帝將她冊封為和貴人。由此看來,這顯然是乾隆皇帝統一新疆後,實行因俗而治的政治聯姻,以便達到長久穩固邊陲的目的。
此後,乾隆皇帝又下旨在回回營中,大力興建了普寧清真寺,供營中回人禮拜之用。
在民間傳說,這座清真寺為「香妃寺」。說乾隆皇帝建寶月樓的目的,就是為讓香妃登樓與隔街對面邦克樓內的父母家人們,進行謀面,互訴衷腸,以解香妃思鄉之苦所用嗯,故民俗稱寶月樓為「望家樓」。
其實,當時的情形:香妃的父母思女來京,不能入宮,只好藉登邦克樓,與寶月樓中的香妃隔街相望,了卻雙方相思之情。
如果我們一定要查史溯源,那麼清真寺雖不稱「香妃寺」,但回回營、寶月樓確與香妃有千絲萬聯的關係關。雖然說寶月樓,是建於香妃入宮的前兩年,但香妃進京後,鑒於特殊的宗教信仰、與不同的生活習俗,她沒有被安排住進大清的皇宮,而是住在「寶月樓」。
據史料記載,香妃在京城共生活了二十八個年頭,乾隆每每下江南、巡泰山等到時候,都是要香妃隨駕伴行。
據說在香妃去世,香消玉殞的三年之後,年已八旬的乾隆,還常常在寶月樓前,感慨萬千、暗自神傷:「卅載畫圖朝夕似,新正吟詠夕今同。」由此可見,也就難怪民間,會演繹出那麼一段關於香妃的神奇而美麗的傳說來!
※她是乾隆第一位皇貴妃,僅當2天便去世,死後的封號令人皇后羨慕
※66歲的乾隆想讓18歲的妃子生孩子,妃子生不出,18年都未得到晉封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