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無晶圓廠商增長強勁 新興科技 再促半導體產業升級

無晶圓廠商增長強勁 新興科技 再促半導體產業升級

近日,科技產業調研機構Technavio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受新興前沿科技需求推動,全球無晶圓(fabless)IC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速,2018至2022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7.9%。

上世紀80年代早期,典型的半導體廠商均需要自己完成包括研發IC設計程序、設計和製造相關設備、進行封裝和測試在內的全部工作。

「那時,產業還未達到1微米製程的節點。隨著產業的發展,工藝尺寸持續縮小,集成也愈發複雜,IDM模式的成本在呈指數型增長。」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 RF和無線組件研究服務總監Chris Taylor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半導體製造業規模經濟性的特徵因此愈發明顯,高昂的投資成本已使得眾多廠商無力擴張。在此背景下,只進行硬體晶元的電路設計,設計之後再交由晶圓代工廠製造為成品,並負責銷售產品的無晶圓運營模式開始興起,垂直分工模式走向繁榮。

無晶圓模式增勢延續

在Taylor看來,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TSMC)在1987年的成立是無晶圓模式發展的重要里程碑。Taylor認為:「如今,對於一個半導體廠商來說,自己完成全部流程已變得不可能。即便是英特爾這樣的巨頭,也需部分委託於一些代工廠,且設計軟體和製造設備均依賴於第三方。」

輕裝上陣的優勢促成了無晶圓廠商的繁榮。半導體行業分析機構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6年間,全球無晶圓廠商增速低於IDM廠商的情況只在2010年和2015年出現過兩次。

2003年,高通(Qualcomm)憑藉當年24億美元的營收,成為了第一家進入全球半導體廠商20強的純IC設計公司,無晶圓廠商正式開始在半導體產業佔據重要地位。而到2018年第一季度,業界已有博通、高通、英偉達、蘋果等4家無晶圓廠商營收排名進入前15,此外,從事代工的台積電更是位列第三。

營收在2017年位列無晶圓廠商之首的高通是該模式的代表廠商之一,這一模式的成功在其身上已被證明。

在成立之初的1985年,高通公司正聚焦於蜂窩系統的發展,以及與之相應的核心標準制定。「那時,公司有基礎設施部門、晶元業務部門、研發部門和手機業務部門,確實曾是一個垂直一體化的企業,這有助於我們對產業科技標準的制定。」高通公司一位發言人在採訪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不過隨著該領域標準的發展,我們意識到垂直一體化已並非必要。所以,我們出售了其餘部門,成為了一家更聚焦的半導體公司,同時也成為了該產業的核心基礎研發引擎。」他說。

東亞在晶圓代工領域佔據著重要地位,這也顯示出了代工模式下的全球分工。據集邦諮詢(TrendForce)5月24日更新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廠商中,中國台灣、中國大陸、韓國三地的廠商合計佔據7席,市佔率高達83.6%。

「重要的是我們所設計的產品能滿足客戶未來的需求,這也取決於代工廠商能夠提供何種程度的幫助,保證我們的出貨量,並平衡各業務部門的產能。」上述高通發言人表示,「全球化的分工已是我們戰略的一部分,目前來看這十分有效。」

不過在2017年,無晶圓廠商增長又一次落後於了IDM廠商,儘管這一年前者營收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但IC Insights指出,這實際上更多源於近年存儲市場的這波漲價潮——存儲廠商多採用IDM模式。以DRAM為例:2017年全球IC市場增速達25%,不計DRAM的增速則僅為16%。

集邦諮詢拓墣產業研究院研究經理林建宏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IDM和無晶圓模式的取捨往往與廠商自身產品及規模有關,若產品的銷售規模仍在高速增長,IDM模式也能有良好的增長動能,如今的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均是例證。

前沿科技帶動產業增長

Technavio認為,隨著物聯網設備對互通性的需求的增加和聯網設備的興起,IC廠商需要合作對開源平台進行開發,以設置相應的IoT設備之間的互通標準和要求。此外,該報告還強調了汽車工業對無晶圓廠商增長的驅動。

「汽車市場預計將在預測時間段內持續增長。受此影響,能夠支持部分或高度自動化,直至全自動駕駛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的需求將顯著增長。」一位Technavio分析師表示。

而仍以高通為例,其崛起同樣與技術革新有著分不開的聯繫。伴隨著蜂窩網路技術在90年代初的發展,移動通話開始普及,且通話質量也正在提升。但彼時,高通已開始著手於移動數據網路的應用。

「大概是自1993年起,我們開始將PC領域的一些IP應用到蜂窩網路中,並將部分互聯網協議引入蜂窩網路的標準中。」上述高通發言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儘管當時互聯網的發展進程明顯快於移動網路,但我們在那時就已完成了基礎設計布局。我們看好移動網路的未來,所有人都會擁有手機,並通過手機接入移動網路,這會成為一個趨勢。」

引領了多次「G」升級的高通,自2008年首次進入全球10大半導體廠商之列後便再未缺席。2017年,高通營收在全球半導體廠商(不含晶圓代工)中位列第6,而仍在等待審批,以完成來自高通的收購的恩智浦(NXP)排名則為第10。

不過,在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所領跑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高通公司的新「遠景」正在向其賴以成功的「手機」之外拓展。

「我們認為,未來幾乎所有終端都會具有連接性、智能化,而這很大一部分將脫胎於智能手機行業。我們在該領域的經驗和核心技術已使得我們處於一個有利位置。」高通方面表示。

這在高通對待5G、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態度上都得到了體現。高通方面介紹稱,在物聯網趨勢下,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趨向智能化、聯網化,應用場景也會愈發具體化,因此也會出現面向不同垂直領域的定製化晶元。

此外,高通方面認為,4G向5G 的升級已不再局限於手機通訊和數據傳輸的提升。工業物聯網、消費電子、醫療保健等產業都將是5G的應用場景,這也就需要除手機廠商、網路運營商、基礎設施廠商和半導體廠商外,有更多的產業參與其定義。5G將成為一個不只局限於滿足手機行業的更加靈活的網路架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產品世界 的精彩文章:

Melexis新款汽車級風扇驅動器IC US168KLD和US169KLD,世強備貨充足

TAG:電子產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