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怎樣建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怎樣建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生存形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紙質圖書不再唯一,傳統式圖書館與現代虛擬式電子圖書館鼎立,有限的地理服務空間與無限的互聯網服務空間相映。

高職院校圖書館職能如何發揮、服務質量如何保障等問題,在高職教育改革創新的進程中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無疑是缺憾。高職圖書館每年投入的人力、財力不少,但現實中,很多新書上架就處於「休眠」狀態。藏書量每年在遞增,而紙質圖書流通量逐年在下降,高職圖書館建設究竟該怎麼辦?筆者結合所承擔的浙江省教育廳課題《基於供給側結構的高職圖書館改革研究》,對此進行了深入調研分析。

高職圖書館建設面臨困境

我國高職圖書館的發展變遷,順應著圖書館發展的主流趨勢。高職圖書館是高職教育的組成部分,從服務主體對象出發,高職教育的特質使得圖書館的功能定位與公共圖書館和其他教育類型的圖書館有所不同。然而,在現實中,高職圖書館建設的理念、路徑方法存在著許多與時代、與高職教育內涵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

高職圖書館大一統、小而全較普遍。無論是在校生千人或是萬人的高職院校、辦學歷史悠久或是新建的高職院校,其圖書館格局都大同小異,從行業建設與管理標準的角度看,這無可非議。但從辦學的差異性和讀者服務的差異性分析,則值得思考:高職圖書館一定要五臟俱全嗎?培養方向屬於工科類或文科類的專門學校,圖書館配購書籍能否個性化定製?合格辦學條件中生均紙質藏書標準是否適宜?對此,筆者曾對在校生近萬人的某高職圖書館連續4年的圖書流通情況作了統計分析,22個大類文獻藏書流通率超過10%的僅有藝術、工學、電子等3種,而人均年度借閱不足1冊的高達18類,這18類圖書所佔經費為53.9%。看來,如何將錢花在「刀刃」上,處理好服務與收藏之間的關係很重要。

高職圖書館樓大人少。高職圖書館是高職院校的文化集成高地,是學校最重要的文化名片,樓館大多具有地標性。但與此不相宜的是,高職生進館人數日漸減少。筆者曾就高職生每周去圖書館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偶爾去佔46.4%、1—2次的佔27.6%、3—4次的佔12.2%、每天都去的佔6.1%、基本不去的佔7.7%;74.3%的學生每天都會結合當天的課程進電子圖書館或資料庫查閱資料,其中使用手機進庫的居多。在隨機訪談調查中,100%的被訪談者都直言,「手機是輔助學習不可缺的工具」。調查表明,傳統圖書館日漸「淡出」,使用便捷而又無處不在的虛擬圖書館熱度在提升。看來,高職圖書館如何由「物化型」向技能智慧型轉身已經迫在眉睫。

高職圖書館功能單一。圖書館的發展,長期以來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以書為媒」的管理和服務體系。隨著電子圖書的崛起、虛擬圖書館的普及、讀者需求的個性化、文化訴求的多元化,傳統圖書館的服務範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筆者曾對高職生進圖書館做什麼進行了調查:45.8%的學生感覺圖書館看書學習的環境優越利於自習;31.0%的學生認為紙質圖書比電子圖書閱讀感更強;11.1%的學生是被相關活動所吸引;其他的原由較為分散,其中非為看書借書進館的約佔9%。這組數據顯示,圖書館的「書緣」開始嬗變為「文化情結」,功能內涵有了根本性變化。

高職圖書館期待改革創新

由「圖書庫」到創建「文化超市」。如果圖書館沒有讀者,就會變成圖書館藏庫,其意義和價值則大打折扣。怎樣才能把讀者吸引到圖書館,放大和優化圖書館整體的文化功能,打造新型的文化超市十分重要。

現在的高職生主體是00後,他們是在互聯網上「泡」大的一代,文化訴求多樣,獵奇心強,要引導這樣的群體關注和走進圖書館,館文化、書文化、人文文化等要協同發力。館文化側重於圖書館的生態環境、制度建設和管理水平等,學生對圖書館有敬畏才會有敬重、有親近;書文化的關鍵是要讓「書」能「說話」,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功能,由原來的靜待,變為可視可看可聽,讓書「動」起來,用文化「發聲」;人文文化,就是挖掘文化化人的功能,力求使讀者在館裡能樂心養智、學習興趣能在館裡得到激發。從傳統的圖書館到現代的文化館,從單一的書籍閱讀到整體的文化溢出,高職圖書館建設需要亮麗轉身。

在「知識基因」里注入「職業基因」。和公共圖書館不同,高職圖書館的圖書購配,主體應當與學校專業相對應,為專業教育提供豐富的專業「養分」。根據調查結果,22個大類圖書流通排進前3的工學、電子類圖書,專業性較強,是「難讀」的圖書種類。數據背後,調查學校是工科屬性,電子專業是「鎮校」專業之一,「書緣」和「學緣」有著因然的關聯。由此反思,學校其他重點專業的圖書卻為何不被關注?從教本「開出」圖書館裡相關的「讀本」,將課堂教學的觸角延伸到課外,有彈性拓展知識的指向,才能讓學生在不自覺中走進圖書館。

服務變靜態「存借還」為動態「全智得」。目前,很多高職圖書館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存借還」,顯然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服務需求。按調研的信息分析,高職生對圖書館的服務期望較高,要「全智得」。「全」是「全天候」,圖書館資源是開放的,線上線下交互,學生「進館」不受時空限制;「智」是「智慧」,智慧型圖書館是高職生的期盼,智慧型服務更是高職生所求,調研表明,雖然紙質圖書流通量減小,但電子圖書流通量不斷提速,且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服務支持更看重;「得」是「所得」,即收穫與效果,讓服務效能和學習效果最大化。

「全智得」考驗著高職圖書館的服務方法、服務手段、服務效果,更深層次地反映了高職生對新型圖書館的期望。當然,「全智得」需要必要的條件保障,如智慧圖書館的現代信息技術支持、圖書館服務工作者整體素質的提升、校風學風建設的加強等,標本兼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問題。

(作者單位: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05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專項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科
高職「雙高」和普惠性建設要並舉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