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北方言:「馬蔑」與「抹砉」

晉北方言:「馬蔑」與「抹砉」

原標題:晉北方言:「馬蔑」與「抹砉」


晉北方言:「馬蔑」與「抹砉」


宋旭

方言里有「馬蔑」一詞。就是為達到貶損對方的目的,捏造事實,損害別人聲譽。


如說某人善於說人壞話:卡(「可」字唐音)會馬蔑人哩。


說某人被誣陷:卡讓馬蔑壞了。


在方言里,也有將「馬蔑」當做玩笑、揶揄之辭的。但更多的時候,其「貶損」之義是明顯的。

「馬蔑」,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泱泱五千年,「馬蔑」之辭不絕於史。


周公,成王在位時,很多人嫉妒其權位,「馬蔑」說他要篡位。待成王年長,讓權於成王,得以自證清白。


歷史上的曹操,治軍嚴整,重賢愛才,重視農業,獎勵農桑,提倡廉潔。在其統治下,當時的黃河流域,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社會風氣有所好轉。一部《三國演義》,被馬蔑成了「花臉奸相」。


袁崇煥,獨守孤城,奮力殺敵,卻遭朝臣「馬蔑」通敵,慘烈而死,堪為曠世悲劇。

少奇同志,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被「馬蔑」為「叛徒」、「內奸」、「工賊」……。



社會多嘈雜,歷史多沉重……


單從音韻學角度考察,方言里的「馬蔑」,對應普通話里的「誣衊」。


還是從漢語語音的演變說起。

我們說中國歷史傳承連綿不絕。但「五胡亂夏」以及其後北族的一次次南侵,導致了漢語發音的連續性被打破,到了宋代的時候,讀《詩經》已經很不押韻了。於是,就臨時改念另一個音以求押韻,當時被稱作「叶音」。隨後的遼、金、元、清勢力侵入並統治中原,又改變了唐宋時期的中古語音。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普通話。


清雍嘉時期,出生於嘉定(今上海)的巨儒錢大昕從上古語音材料及詞義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在中古時,輕唇重唇有別的字,在上古秦漢時期有密切關係。於是在其所著的《潛研堂文集》中指出:「凡今人所謂輕唇者,漢魏以前,皆讀重唇,知輕唇之非古矣。」其後,錢氏又在其所著的《十駕齋養新錄·古無輕唇音》中強調:「凡輕唇之音古讀皆為重唇」。


錢氏的觀點是,上古時期的唇音聲母只有「幫」組「重唇音」,沒有「非」組「輕唇音」,就是只有雙唇音聲母「b」、「p」、「ph」、「m」,沒有唇齒音聲母「f」、「v」、「w」。唇齒音聲母「f」來源於上古之「b」、「p」,而「w」則多源於上古之「m」。也就是說,從上古音到中古音,漢語語音發生過由「m」到「w」的演變。


為了證明這一觀點,錢氏在其所著的《十駕齋養新錄?古無輕唇音》中列舉了大量例證。如:


古音「勿」如「沒」:《爾雅》「蠠沒」即《詩》「密勿」也。《詩》「黽勉從事」,《劉向傳》引作「密勿從事」。《禮記·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註:「勿勿,猶勉勉。」……《顏氏家訓》云:「《戰國策》音刎為免。」古音刎、免皆重唇,六朝人轉刎為輕唇,故以為異。


「娓」即「美」字。《詩》「誰侜予美」,韓詩作「娓」。《說文》:「娓,順也。讀若媚。」


古音「晚」重唇。今吳音猶然。《說文》:「晚,莫(暮)也。」《詩》毛傳:「莫,晚也。」莫、晚聲相近。


錢氏的這一觀點,為學界普遍接受,並成為定論。


我們都知道「大器晚成」這一成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但在近年出土的帛書《老子》中,卻寫作「大器免成」。亦說明「晚」,上古讀「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云:「文水即門水也。」說明「文」古讀「門」。許慎《說文解字》釋「鸚鵡」為「鸚母」。說明在許慎年代,「鵡」讀「母」音,故可通假。而詩經《採薇》中的「靡室靡家」,箋雲「靡,無也」。更揭示出m―w的音變。


最典型的例證是作為姓氏「万俟」,因為是姓氏,與地名一樣,發音具有超強的穩定性,故保留了古音「mo-qi」。而「萬」今音讀「wan」。



懷仁人常說「某某人抹得挺花」,「某某人抹圪膩膩的」。前者所言之「抹」,為「妄」(狂亂,無約束)之方言古音。後者所言之「抹」,為「頑」(淘氣、胡鬧)字的方言古音。「妄」與「頑」古音分別為「mang」、「man」。在《八吊》一文中,筆者曾經講過,晉語部分方言區內,陽聲韻尾的「n」與「ng」,有時以入聲「-t」、「-k」替代。如「逛達」(guang-da),方言里有時也說成「刮達」(guak-da)。「往」,懷仁話常讀為入聲「wuk」,如「你wuk哪走呀?」彺,疾走。今音wang,古音「mang」,方言「mak」,如「一會兒工夫,mak得沒影兒了」。「抹得花」之「抹」,就是「妄」之古音「mang」在方言區入聲化,轉為「mak」。而「抹圪膩膩」之「抹」,則是「頑」之古音「man」入聲化後,轉為「mat」。


回頭再看「馬蔑」。本字是「誣衊」。


「誣」,上古音ma,中古mio(李榮)、mue(蒲立本)。「蔑」,上古音「me:d」,中古「miet」(王力)。而方言里的「馬蔑」,「馬」為上古音,非入聲。「蔑」則為中古音,入聲。與「馬蔑」詞義相近的,方言里還有一個詞:「抹砉」。當為「誣毀」之古音。其中的「抹」,所發的卻是「誣」之中古音,而「砉」則是「毀」(上古音「hmralk」,中古音「hjwie」)之上古音。


從中亦可看出漢語語音的演變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不是一時一地突然發生、整齊劃一的「突變」。


如果從更長的歷史時期考察,漢語語音有重唇b→m互轉再變為輕唇「w」的音轉的現象。現代漢語中的「w」的最初來源,很大一部分也可能來源於「b」。從「b」到「m」的音變就發生於上古時期,屬於同音位互轉現象。比如現在普通話里的「綰袖子」,方言里說「mian袖子」,也說「bian袖子」,體現得就是這一音變規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門文叢 的精彩文章:

朔州方言里的萬能助詞「哩」
晉北方言:丟盹

TAG:雁門文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