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人先要感受氣質:從幾個故事裡學習智慧

看人先要感受氣質:從幾個故事裡學習智慧

曾經有一次,美國第16任總統阿伯拉罕·林肯的一個朋友,向林肯推薦一個人。林肯見了一面以後,就拒絕了這人。朋友問他為什麼?林肯說,我不喜歡他的長相。朋友說你這不是以貌取人么?林肯說,不,一個人過了30歲,就應該為自己的面貌負責,而我不喜歡他現在的長相。

林肯的這則典故,說明了在看人中,十分重要的一點:感受氣質。需要注意的是,感受氣質並不是以貌取人、以衣冠取人,而是冷靜客觀的感受一個人的內在氣質。

這種氣質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不斷經歷各種事情、做出各種思考和行動,因而反應出來的,是極難偽裝和擺脫的。這和一個人可以換一件衣服、換一輛車、靠錢就立馬弄出點兒排場,是完全不同的。

據《世說新語》記載,三國時期,魏王曹操接見匈奴使者。曹操認為自己長相一般,不足以威震遠方的匈奴,就讓崔季桂假扮魏王坐在床上,自己帶刀站在床邊,冒充侍衛。

見完使者以後,曹操讓人問匈奴使者,「魏王何如?」使者說,魏王曹操(其實是假曹操)長得確實蠻帥,「雅望非常」,然而,「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這個典故,反應出來的就是典型的通過觀察氣質,判斷出一個人的真實水平。

無獨有偶,戰國時代,趙國的趙武靈王在通過胡服騎射改革,使得趙國強大起來以後,決定自己到西方最強大的敵人、秦國那裡,探一探秦國的虛實,也看看秦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於是,趙武靈王假扮趙國使臣,覲見秦王。秦昭王與假使者、真趙王見面後,怎麼想怎麼不對,於是派人查看,結果發現是趙武靈王,而趙武靈王此時早已遠遁。秦昭王與人見一面,就能看出對方非使者之才、有王者之氣,這也是靠著對氣質的細緻體察。

當我們仔細觀察每個人的氣質以後,特別在年級稍大一些的人身上,就可以感受到各種氣質。這些氣質里,有市井之氣、貧賤之氣、計較之氣、愚鈍之氣、暗昧之氣、貪婪之氣、懶惰之氣、兇狠之氣、殘酷之氣、漠然之氣、縱慾之氣、欺騙之氣,也有華貴之氣、剛毅之氣、智慧之氣、聰明之氣、仁慈之氣、堅韌之氣、洒脫之氣、宏大之氣、領袖之氣、信義之氣,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而且,每個人身上往往還不止有一種氣質,有時候兩三種、三四種氣質會混雜在一起。不過,有些相反的氣質,就不容易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比如仁慈之氣與殘酷之氣、計較之氣與宏大之氣,就幾乎不會同時出現。

那麼,這些氣質到底如何判斷?這種感覺,其實就有一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這就好比如果一個女孩子對男生有意思,你問這個男生要看到怎樣具體的事情,才能感覺出來?這就很難回答。說到頭來,看人本來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一定要條條框框寫下來、一條條對照打鉤,才能搞明白,這領悟力也就實在是差了一點兒。

我的母親也是非常會感受氣質的一個人,但她從來沒搞清楚到底是怎麼感受的。有一次我陪她爬山,前面走來十幾個人,母親說這些人看著氣質不一般,不是本地的。一問,果然是中科院考古方面的工作人員,來山上查看古迹的。

還有一次母親在散步,看到前面三四個人,都穿著便裝。母親說,這些人不是地方上的,應該是部隊的。結果,跟著人家一走,最後果然走到海軍大院去。但是,我問母親到底怎麼感受氣質,她卻從來說不清:「反正是一種感覺就對啦。」

當然,感受氣質這事兒,也不是所有時候都說不清楚,曾國藩曾經就有一次把這個問題講的比較明白。

有一次李鴻章帶了三個人,請曾國藩派遣任命,曾國藩正好在散步,就讓三個人跟著。散完步以後,李鴻章說,您現在要接見那三個人嗎?曾國藩說不用,我看完了。在我散步的時候,第一個人一直低頭不敢看我,是個忠厚之人,可以給一些踏實的工作。第二個人在我面前表現得十分恭敬,但我一不看他,他便左顧右盼,是個心術不正、陽奉陰違之人,斷不可用。第三個人氣宇軒昂、目光坦蕩,我看他也無畏懼之色,我不看他也無漂移之神,將來必成大才。而這第三個人,就是後來的晚清名臣,劉銘傳。

散個步的時間,一句話不說,就憑氣質感受發掘出大清朝一代名臣,曾國藩的氣質辨查之術,可謂精妙細緻、神乎其技矣。

~~~~~~

本文為「在內忘外」公眾號的【觀人】系列原創文章,歡迎媒體聯絡轉載,也希望建立長期的專欄性質寫作關係。

【觀人】系列致力於在結合文化、歷史、社會現實的基礎上,研究如何看懂人,兼顧研究如何用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內忘外 的精彩文章:

TAG:在內忘外 |